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拆迁办 > 


  第一章 女房管员衣锦还乡

  1.老街上的宝马车

  这年的夏天,天气格外地燥热,雨很少,每天太阳都是火辣辣地灼人。尤其是中午,燕都市像罩在一个透明的大蒸笼里,凡是裸露的地方都被阳光烤得发烫。马路上的沥青变得软塌塌的,一脚下去五个脚趾都能印上。街上的男人开始赤膊,女人则穿起不能再短的短裙,露出白嫩的肌肤。街上的车辆明显减少,一些机关单位放了高温假,人们不在家里呆着,有钱的跑到海边去避暑,没钱的跑到有空调的商场里乘凉。天空中没有一丝风声,也看不见一只飞鸟,狗在背阴处张着大嘴喘气,连苍蝇都不乱飞了,趴在一个地方赶都赶不走。

  偏偏有一辆灰色的宝马车,在燕都市环路旁一条名叫太仓巷的老街上来回转悠。这条老街元代就有了,是元大都的漕运码头。明、清两朝延续了老街的规模和用途,直至民国诞生,漕运终止,老街才渐渐变成了民居。

  这条老街的南北两侧是大片灰色的瓦房,十几条纵横交叉的胡同,将这些古色古调的老房子格成几十个方块。这些房子多数都是清朝遗留下来的,古老的台阶、门墩到处可见,有的人家大门前还有上马石、下马石。

  宝马车沿着这些灰色的方块不停地兜圈子,车子掀起的气浪卷起一团团尘埃。车子里坐着一个身着大花旗袍的女人,乍看像三十几岁的模样,戴着一副几乎遮住了半张脸的太阳镜。她时不时地摇开车窗,向外面凝视。有时候车子也停下来,女人从车子里探出头来,朝几个方向观看,并用纤细的手指摆弄一个精巧的数码相机,似乎在拍照。

  宝马车的举动引起一个在树荫下乘凉的老警察的注意。老警察高高的个子,黑黑的脸膛,敞着风纪扣,手里拿着帽子不停地对着脖子和后背呼扇,仿佛那顶有着大檐的帽子是一只可以戴在脑袋上的蒲扇。老警察是这条老街的片警,名叫铁江,姓铁名江。在中国姓铁的人不多,所以常有人以为铁江两个字里不含姓氏,问他你姓什么。弄得铁江既好笑又无奈,他真希望中央领导里有一个姓铁的大官,那样他就再也不用解释了。

  铁江的家就在老街上一条名叫太仓岔的胡同里,这条胡同清朝时是两排皇家粮仓间的通道,很窄很窄一辆马车都过不去,所以得名太仓岔。清朝时太仓岔周边都是皇家仓库,每座仓库有一个标志方位的名字,像什么“后太仓”、“前太仓”、“东太仓”、“西太仓”、“左太仓”、右门仓……从南方各省漕运过来的粮食、木材、丝绸、布匹、海货都在这里卸货入仓。后来清朝垮了,但仓库保留了下来,变成了民居。

  由于这边的民房都是原来的仓库改造而成,所以跟燕都城里其他地方的民居不太一样,主要特点就是屋子大窗户小。屋子大是因为要多装粮食,窗户小是因为屋里不住人无需考虑采光。还有,这边民房的外墙都特厚,比一般民房的墙要厚两倍,这多半是为了防潮,过去砌墙没有水泥,都使白灰,如果墙薄了连雨天水汽就会洇进来。

  铁江的家在一个大杂院的最里头,这是一个两进四合院,外院比较小,没有天井,窄窄的一条。里院比较大,天井方方正正,满地铺着老砖,还有一排老竹竿搭成的架子,据说是清代流传下来的,常年爬满了青藤。这院的房子都是清代粮仓,屋子极其舒适,冬暖夏凉还特别隔音,两口子屋里打架,无论吵得多凶,外面人是听不到的。铁江在这个院子里出生,在这个院子里长大,上完小学上中学。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派出所到太仓巷中学挑人,他便稀里糊涂地进了公安队伍。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他还在这条老街上当民警,用妻子的话讲,没一点出息。刚参加工作时他是年龄最小官阶也最小的民警,现在是所里年龄最大官阶仍最小的民警。除了年龄发生了变化,工作岗位工作内容都还跟原来没什么区别。不过铁江很知足,在这个岗位上他觉得自己惬意得很,首先是人熟地熟,闭着眼睛他都能在这条老街上走几个来回,老街上的每一座房屋、每一个人他都心知肚明。

  人熟了就好办事,上面交待下来任务,比如查一个嫌疑人,找几个巡逻志愿者,说着笑着就布置下去了。工作起来一点不费劲,还有很多乐趣。居民们都爱跟他开玩笑,管他叫“铁匠”。铁江开始还纠正,说“铁江”不是“铁匠”!居民们仍然不改,铁江也就不管了,反正“铁匠”也不是什么贬义词,愿意怎么叫就怎么叫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