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时尚阅读 > 1号别墅区 > |
七十四 |
|
油建公司坐落在汤山脚下一处狭长的地带里,现在的金州市,几乎三分之二的地盘都是油建公司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里只是汤县的一个镇子。一个其貌不扬的镇子,它的地下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油。所以国家投资在这里建起了油建公司。由于油建公司的存在,这里的繁华程度比起汤县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是油建公司的职工及家属约有十万人,再加上围绕油建公司为其服务的建设、金融、市政等单位又有近十万人。再加上这里的工资水平高,所以其消费水平远在汤县之上。衣环球正是瞅准了这一点,他要让这些有钱人为吕九庄做点贡献。 以大队长吕黄永为首的饮食服务队,在油建公司中心的大什字一角扎下了营盘。他们就地取材,依托油建公司一个厂矿的一面围墙,搭起了一排简易的平房。已经入冬了,为了御寒,他们把蒸酿皮子的炉子修在了住房的地上。这样二十四小时炉火不熄,既能取暖又能蒸面,两全其美。叫它小平房,是因为远看外表的样子跟小平房差不多。可近看就没看相了。长柴泥巴抹的墙,乡里拆来的牛圈门、“牛勒巴”窗安在了这墙上,像地道的农家牛圈。平房里头更是寒碜得不像样子。房子的东半边是土块搭起铺上麦草的大炕(通铺),西半边是用土块码起的一个硕大的土炉子。炉子的一边是做酿皮用的大缸、大盆,还有洗酿皮用的大案板等东西。 晚上,是女人们的世界。她们叽叽喳喳,洗的洗、蒸的蒸,到天亮时,她们就把白天要卖的酿皮子全准备好了。白天,女人们睡觉,男人们挑着酿皮子到各个厂矿、集市去卖。上夜班的女人们烟熏火燎、吃苦受累,很自然就挺过来了。可上白班的男人们的确经历了一番由农民向商人转变的极其艰难的过程。好在有大队长的带头,开始几天还有点不好意思,过了几天也就少了几分羞涩。油建公司的工人们有的是钱,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呢。他们三三两两来到酿皮担跟前吃了还不算,走时还要给家里带上不少。有时三五个人就把一担子酿皮全包了。 吕九庄的农民们第一次感到了钱是如此容易赚,第一次有了自豪感。钱容易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这之前禁止自由市场、自由买卖,没有人敢在大工厂里摆摊设点。现在,改革的春风刚刚吹到这里,吕九庄的农民们率先到这里来做小生意,且又是地方特产酿皮子。你想想,他们的生意能不火吗?这种自豪感来自城市人对他们的那份尊敬。过去,他们到城里,人家对你是不屑一顾的样子。可今天,因为你要靠诚实、凭手艺吃饭了,况且他们也爱吃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你说,他们能不高看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吗? 有了这种赚钱容易和自豪的感觉后,他们很卖力,按大队的规定,他们每人每天卖掉一担子酿皮子就算完成任务。一担酿皮是三十斤面,就是九十碗面皮子。一碗卖三毛钱,就是二十七块钱。百分之九十归集体,百分之十归个人。完成任务,一个人净赚两块七毛钱。两块七毛钱,这是多么诱人的一个数字啊!没有等大队长发话,他们自发地把一担的任务增加到了两担、三担,甚至更多担。任务增加了,可卖得也是越发快了,赶到中午工人们上下班,男人们都早回来了。回到窝棚里,炕上一躺,悠然自得地抽上一支喇叭烟,再美美地睡上一觉,感觉比神仙还要快活。 转眼之间,二十多天过去了。天虽然冷了,可大家的干劲是越来越足了。就在这个时候衣环球来了。大家嘻嘻哈哈地说笑着,围在了一起。 “黄永,”衣环球问大队长,“情况怎么样,最多的挣多少?最少的是多少?” “最多的一天能挣四十块左右,最少的也就是二十块左右。” 吕黄永给衣书记详细地汇报了饮食服务队的情况,队上每天的收入情况是非常可观的,比原来想象的要好得多。服务队共三十二个人,平均每人每天给队上上缴二百一十元,已经干了二十五天,总收入是十六万八千元。扣除面和油、醋等调料的钱,纯收入是十六万元。 “好!好!黄永,你们干得好呀。”衣环球点燃了纸喇叭烟,狠狠地抽了一口说:“建筑维修队也干得不错,赶到过年干干地挣它二十万块。照你们这种干法,到过年挣的肯定比他们要多……唉!黄永呀,挣得最少的是谁呀?真是个‘白肋巴’,一天才卖五担面。” 吕黄永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个白肋巴就是我呀。” “你?”衣环球吃惊地问,“你也亲自去卖?” “大队长会招呼人,卖得比谁的都快。可他事儿也不少呢,要采购、要收钱、要记账的。”有人接上了话茬。 “你的不算,黄永,你给我悠着点。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哪!” “钢丝厂的事怎么样?”吕黄永着急的是办工厂的事。 “产品还是不合格。快了,快了。我今天一来看看你们,把你们的钱收回去。二来吗,到油建公司去缠磨那个老师傅。” “还是那个老师傅?” “是呀。” “你不是去八九次了呢?不成就算了,另想别的办法。诸葛亮才被刘玄德请了三次,可他倒好,去了九次了还请不动。” “可这方面的技术全县再找不出第二个人呀。黄永,这事儿,你就别管了。这是我分内的工作,别说十次,一百次,我也得去!”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