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4期

魏延遭谄生“反骨”

作者:费 墙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进行最后一次北伐,却命殒五丈原,后人在此修庙来纪念他。未登五丈原,先过高店镇,因为魏延曾经在此扎营,所以此镇又名“魏延镇”。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的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他为蜀汉的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刘备的信任。但可惜的是,一代名将,最后竟以“反叛”罪名被诛。
  
  魏延何以生“反骨”
  
  据《三国演义》说,魏延后脑长有一块“反骨”。所谓“反骨”之“反”,究竟作何解释,很难说清。“反”,可作投敌叛国讲,也可作弃暗投明讲。那么魏延所反何人、何事?究竟反了没有呢?
  魏延在荆州一战中,弃暗投明,转入刘备麾下。他不大会讲话,但作战勇猛,办事负责,颇得刘备赞赏。《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说,刘备决定建都成都时,先委派关羽镇守荆州以防东吴,又准备选拔大将镇守汉中以防曹魏。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刘备没有选择张飞,而是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为此“一军尽惊”。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受命之际,豪言壮语,气壮山河:“如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大王吞之!”
  魏延确实没有吹牛。他治军严谨,善待士卒;作为汉中太守,他勤政抚民。关羽大意失荆州之时,魏延镇守的汉中固若金汤,可谓不辱使命。
  诸葛亮在北伐之前,曾在汉中举行军事会议。魏延在会上提出自己的军事方案:他带领1000奇兵经子午谷奇袭长安,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可惜的是,诸葛亮否定了他的计划。从日后诸葛亮进军过于谨慎、以致劳师无功的结局来看,魏延的主张确有可取之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魏延请从子午谷直捣长安,正兵也;诸葛亮绕山而西出祁山,趋秦陇,奇兵也。”他认为仅从军事的角度来看,魏延的意见是正确的。但诸葛亮的内心是有苦衷韵,因为敌强我弱,暂时只能,以攻为守,拖延时间,以待局势发展变化。魏延未能猜透诸葛亮内心,自然会因为献计不被采用而发发牢骚,但这并不影响工作。诸葛亮深知魏延的才识和胆识,北伐多以他为先锋。魏延也坚持服从军令,双方相安无事。
  诸葛亮的青少年时期在襄阳度过,蜀汉建国,不少襄阳人如马良、马谡、尚朗、廖化、董恢、杨仪等都受到重用。显然,这既有诸葛亮对他们的了解,也有偏爱。杨仪是文官,能说会道,被诸葛亮逐步提拔为幕僚长,就不免常以诸葛亮的名义向诸位将领发号施令。魏延自恃功高,从来不买杨仪的账,两人多次发生冲突,积怨颇深。
  魏延自认为是蜀汉的老臣宿将,对后辈盛气凌人,忽视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成了他的致命伤。在魏延身处前线、一心抗敌之际,留在诸葛亮身边的杨仪利用魏延与诸葛亮在军事战略上的分歧,屡进谗言。诸葛亮虽常勉励双方以大局为重,但日久年深,不免受谗言的影响,渐渐疏远魏延。而杨仪渐渐取得诸葛亮的信任后,便有计划地上下拉拢关系,大建关系网,作好了与魏延争权的充分准备。
  
  诸葛亮遗命真相难明
  诸葛亮临终之前,身边只有杨仪姜维等接受遗命。这就有两种可能:一是诸葛亮在杨、魏之争中,有偏向杨仪的倾向,故意只让杨仪接受遗命;二是病情恶化太快,来不及从前线召回魏延。据杨仪传达,当时的遗命只有两条:一、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全军曲杨仪统率,徐徐向汉中撤退;二、命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全军仍按时行动。
  杨仪派人去向魏延传达遗命,有意激起魏延,只要魏延抗命,他就可以用“抗命”、“谋反”的罪名陷害魏延,以泄私愤譬耿直的魏延果然上当,他完全不相信通过杨仪传达的诸葛亮遗命,认为那是杨仪伪造的。魏延抗命“遗命”,当然让杨仪抓住把柄。退兵的命令既然是以诸葛亮名义发布的,魏延抗命,就是反叛。杨仪一天数次以羽书飞报成都,说魏延谋反。魏延也派人飞报成都,说杨仪谋反。蜀汉君臣只好凭关系和印象,采取了保杨仪疑魏延的态度。杨仪正是利用人际关系要了魏延的命。
  魏延对国尽心竭力,问心无愧。他认为自己只是不买杨仪的账,并非反叛蜀汉,于是他命令部下抢在杨仪之前,先到汉中。当时敌人在北,汉中在南。如果魏延真的谋反投敌,为何他不北上,反而南下呢?这正说明他内心坦荡。而杨仪已经下定了整死魏延的决心,他传达魏延“谋反”的军令,使军心涣散,最后利用魏延信任的马岱伺机杀死了魏延。魏延冤沉海底,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反或不反,自有公论
  
  魏延是不是谋反,陈寿在《三国志》中说了句公道话:“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司马光也肯定了这一点,他说:“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仪己代诸葛亮辅政,故不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魏延是不是谋反,我们从魏延死后杨仪的表现也可以窥探真相。《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说,当马岱把魏延的人头交给杨仪之时,“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就算魏延真的谋反,杨仪奉命诛延,也应该哀矜不喜。因为大敌当前,诸葛亮刚刚去世,又杀大将,毕竟不是欣喜的事。而杨仪竟然面对魏延的人头,还要踏上几脚,大骂一番,并且还诛灭三族,表现出小人报仇的快意,实在是暴露了他卑劣的本性。
  
  真正意图谋反之人
  
  真正意图谋反的人,不是魏延,而是杨仪。当杨仪领军回到成都,自以为功劳很大,应该接替诸葛亮职务,不料这一职位竟为蒋琬所得。他大失所望,满腹牢骚,公开发了不少怨言。费神去安慰他,他口吐实言:“往者丞相之殁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就充分说明,杨仪内心有过投降曹魏的打算,只是犹豫不决,没有付诸行动,事后追悔不已。
  看到杨仪愤恨不平,听到他满腔怒气,费祎不敢隐瞒,表奏朝廷。后主遂废杨仪为庶人,徙汉嘉郡(治所在今四川名山北)。但到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杨仪害人害己,死有余辜。只可惜魏延冤死,从此“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实在令人叹息。
  那么,所谓“反骨”,不过是魏延孤高自傲的“傲骨”而已。对于国家,他本着一片忠心,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议。但他不懂“关系学”,不知“关系网”的厉害——一旦遭小人暗算,转眼之间就会死于非命。
  当然,在魏延身上,也存在毛病。如摆老资格、盛气凌人、言行粗暴等。《三国志·蜀书·费祎传》中说:“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诸位看,公开讨论,仅意见不同,魏延就要拔出佩剑,做出一副恶狠狠要杀人的样子,这未免有失体统。为人处事方面,魏延胸无城府,对人诚恳,属于“君子坦荡荡”类型。而杨仪能说会道,办事周到,颇有心机手段,但心胸狭隘,对已不合或得罪自己的人,耿耿于怀,伺机报复,属于“小人常成戚”类型。
  在君子与小人的较量中,君子做事顾大局,识大体,不为已甚,所以小人才有机会钻空子,每每得逞。杨、魏之争正是如此,杨仪费尽心机,除掉魏延,又自取灭亡。自毁长城,谁之过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