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4期

天骄末路

作者:孙钥洋



怀觊觎,西有花剌子模、西辽每欲鲸吞。朕如不励精图治,秣马厉兵,蒙古则如同那呼伦贝尔草原上任人宰割的羔羊,断不会有生存之机。蒙古建立之初,金国欺我甚深,逼朕纳贡称臣,长期臣服其淫威之下忍辱度日。其他诸国也皆是虎狼之邦,虽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对蒙古虎视眈眈。”
  成吉思汗缓了口气,继续说道:“世间万物皆是弱肉强食,我不杀人,人必杀我。草原上的羊儿,只满足于野草果腹,然而,最终却成为食肉动物口中的美味。狼行天下可以畅通无阻,雄鹰展翅可以翱翔于无尽的天际。弱肉强食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不二法则,所以,朕带领蒙古健儿征战数十载,血流万里,灭国四十有余。如今我蒙古帝国从南到北,由东至西,版图之大,旷古绝今。”
  说到此处,成吉思汗握紧着拳头,猛地举起来,在胸前一挥,他仿佛又回到了厮杀的战场,正在跃马挥刀。
  接着成吉思汗长叹一声道:“然岁月沧桑,转眼皆成往事,金戈铁马已是过眼云烟。天地无情,宿命难违。朕之寿数将尽矣!”
  成吉思汗话音未落,周围已是一片哽咽之声。众人含着眼泪看着这位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统帅憔悴的面容,相互泪眼相望,欲言却已泣不成声。
  成吉思汗脸上闪过了一丝无可奈何的苦笑,他以眷恋的目光注视着众人和即将告别的这个世界,但眼里却没有丝毫的泪光。他继续道:“朕一生坎坷,命运多舛。正当一统中原、帝国如日中天之时,却又身逢劫难,不久于人世。然帝国之事业切不可因朕一人之生死而停顿,民族之兴衰亦不可由朕之存亡而改变!”
  “朕百年之后,希望尔等戮力同心,继续朕未竟之事业,将帝国之边界拓展至无边。”成吉思汗充满忧伤感怀地说,“朕之子孙后代将衣金衣,就美食,跨宝马,佩雕鞍,拥绝色美妇。然彼等将不复记忆,此等荣华富贵所赖何人而有之也……”
  成吉思汗对自己戏剧般的一生作完总结之后,稍停顿了片刻开始立遗嘱:“你们要想过富足满意的生活,享受掌大权的快乐,必须齐心协力抵御敌人,尊崇朋友!你们需要有人保卫国威和帝位,支持这根基坚实的宝座。如果你们个个都想称汗,想当帝王,不相互谦让,只能上演一头蛇和多头蛇的故事。”
  为了启发儿子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成吉思汗曾反复对他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夜晚,天气酷寒,多头蛇的几个头为了御寒,都想爬进洞去,结果你争我夺,最终它们都没有爬进洞里,并且全冻死了。而那条只有一个头的蛇,却爬进洞里,抵抗住了严寒。成吉思汗接着说:“若你们想过安乐和幸福的生活,享受权利和富贵的果实,那么,就按我让你们知道的那样:窝阔台继我登位,因为他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在你们当中尤为出众。我意欲让他出谋划策,统帅军队和百姓,保卫帝国的疆域,因此我立他当我的继承人,把帝国的权柄交给他。”
  成吉思汗立下的第二条遗嘱是关于灭金的战略方针。他对拖雷等人说:“金精兵在潼关(潼关是河南、陕西两省交界的门户),南据华山,北依黄河,难以遽破。从此进兵,势难取胜。应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可由宋道下兵河南南部,由河南南部直取开封。届时金急,必征屯集于潼关之精兵。然以数万之众,于里赴援,为时已晚。即使彼潼关援兵赶到,必定人马疲惫而不能战。如此,则破开封易矣。”
  第三条遗嘱是对诸子和诸将讲的,提出了如何彻底灭亡西夏的意见。他说:“我死后,你们不要为我发丧、举哀,这样敌一人就不知我已死去。当西夏国王和居民从城里出来时,你们可将他们一下子全部消灭掉。”
  成吉思汗立下最后一条遗嘱之后,已是疲惫之极。本应倒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永久安息,但他舍不得自己通过屠杀和掠夺得来的一切,舍不得娇妻美妾,舍不得豪华的宫殿,合不得蒙古帝国无穷的疆域,但他最终注定将一无所有地离开这个世界。
  想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对他来说即将化为泡影,成吉思汗痛苦地挣扎了几下身体。然而,死神的旨意是无法抗拒的,所有人都要服从它的安排,最终被它的无形之手粉碎、熔化,然后如同烟尘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强大的帝王也无一例外。成吉思汗终于在极度痛苦之下,伴着诸子与群臣的恸哭之声,结束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