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为何古代名人会相继遭到玷污?
作者:李善举
在日前出版的《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梅朝荣品诸葛亮》一书中,诸葛亮被描绘成了一个很有心计和野心、并且极度虚伪的人,他辅佐刘备不但不是忠义之举,而且还是一场阴谋。图书经理人梅朝荣的叙述表明,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
相信所有看到或听到这一新观点的人都会感到震惊,因为诸葛亮在世人的心目中一直是军事家、谋略家,是智慧的化身。今天却有人以书的形式言之凿凿地把诸葛亮定义成“中国最虚伪的男人”。也许很多人震惊的程度已经不是很强烈,因为在这之前,司马相如已成为劫财抢色的大流氓,孔子也成了丧家狗,李白更是吃软饭爱打架斗殴的混混。在诸葛亮没成为“中国最虚伪的男人”之前,在司马相如没成为劫财抢色的流氓之前,在孔子没成为丧家狗之前,在李白没成为吃软饭的混混之前,有多少人知道梅朝荣、王立群、李零、檀作文等人的大名呢?至少我不知道他们,世人“十年寒窗无人问”,这些人“一番胡说天下知”。
玷污古代名人在今天已经不是个案,而古代名人被相继玷污的理由是什么呢?
有人说,理由很简单,玷污古代名人是成名获利的捷径。这话极有道理,他们一夜成名的效果有目共睹,他们卖书获利的回报也可以推测。现在的出版社都是市场机制,一切围着经济利益转,如果没有丰厚的回报,他们难道会前赴后继地为这些“胡说”出书?也许,第一个人胡说的时候,内心深处还有些惴惴不安。然而这些不安,很快就被“盛名”和经济回报给淡化了。他们由不安到淡定从容,是因为名利比良心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前面的人因为“胡说”得到了丰厚回报,于是开始有更多的人出来著书胡说。因此诸葛亮、司马相如、孔子、李白等人相继倒了霉。
有人说了,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年代,人家的这些行为只不过是经济时代的产物,有需要就会有人把它化成商品的形式给予,旁人有什么权力和资格来说三道四?是不是看人家出名挣钱了眼红,有本事自己也试试!我相信,持有这一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大家都知道,贩毒获利最快也最丰厚。毒品对人的危害显而易见,不仅让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还扰乱社会秩序。对古人进行玷污的本质也是一种毒,一种精神之毒。然而这种毒罩着“学术新发现”、“个人见解”的外衣,并且由一些所谓的“文化人”说出来,其危害性被隐蔽得很深。贩卖毒品会受到公安的严打,贩卖这种隐性的文化毒品,危害很深,却让普通民众难以察觉。“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应该是每个文字工作者最基本的良心,因为“唯精神永存”。当一种不良的思想见解被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其危害之深难以用言语来估量。为了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每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应站出来对这些不良文人给予严厉的批评。
一个人追逐名利没有错,但为了出名获利,就任意玷污古代名人却是一种耻辱。古代名人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他们催人上进让人引以自豪,对他们不但不加倍珍惜还肆意玷污,是不是有失厚道?在言论自由的今天,也许没有人或部门出面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和制裁,但决不能因为没有干预和制裁就让这种不良倾向泛滥成灾。因此,在目前玷污古代名人成风的社会背景下,全国高校有必要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辩论:学者该具备什么样的学术良心和名利观。也许唯有如此,才能让一些人下笔时有所顾忌,从而避免下一位古代名人遭到玷污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