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傻瓜皇帝司马衷和黑皮丑后贾南风

作者:王 强



还贿赂朝中的大臣,鼓噪自己的女儿如何贤惠,如何有才,如何有德。在郭槐的努力下,晋武帝终于在一次御会上谈及娶太子妃的事,早就受了贿赂的大臣们便说:“太子娶妃应该尚德不尚色,将来好辅佐太子。贾家的女儿非常合适,望陛下圣裁!”
  晋武帝见众臣如是说,觉得也有道理,便发了话:“既然大家这么说,那么就聘贾氏三女,人配太子吧。”就这样,相貌黑丑、悍妒无比的贾南风被纳入后宫。从此这位“黑旋风”便把后宫搅得天翻地覆,没有片刻安宁。而且,由于她的推波助澜,酿成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使刚刚归于统一的王朝重又陷于分裂混乱的局面,西晋也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贾南风入宫之后渐渐发现,皇太子司马衷除明白衣食男女之事外,竟是个呆子。贾南风为此时常大发无名之火,司马衷也被她弄得莫名其妙,对这个老婆开始惧怕起来。
  工于心计的贾南风虽然对太子不满意,但绝对不允许宫中别的女人接触太子得到宠幸。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从娘家带来的嫉妒本性便暴露无遗,她越来越残暴,看见谁不顺眼,她就拿刀将谁杀死。有一次,贾南风听说司马衷的一个妃妾怀了孕,便手持画戟,猛击那个妃子的腹部,生生地打得胎儿流产坠地,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晋武帝得晓此事,十分恼怒,准备废了她,后来在大臣们的再三劝阻下才没有深究。
  
  三
  
  太熙元年(290年)四月,武帝司马炎病死。太子司马衷登基继位,贾南风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后,杨芷被立为皇太后。
  晋惠帝即位之初,贾南风虽然很想参与朝政,但朝廷大权被皇太后杨芷的父亲、太傅杨骏一手垄断,杨骏畏惮贾南风的妒狠难制,对她严加防范,贾南风并没能掌握实权。
  杨骏的专权,引起了公室怨愤,朝野沸沸扬扬。贾南风觉得时机已到,便开始对杨骏进行反攻。经过多方策划,她找到楚王司马玮,请他发兵讨伐杨骏。司马玮是武帝之子、惠帝司马衷的弟弟,年轻气盛,性情暴戾,有勇无谋,慨然答应兴兵入朝。
  永平元年(291年)三月八日夜间,贾南风骗得惠帝下了一道诏书,说杨骏谋反,派楚王司马玮等率兵包围了杨府,从此,拉开了西晋历史上“八王之乱”——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同、长沙王义、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等宗室诸王相继叛乱的序幕。杨骏被围于府内,犹如瓮中之鳖,无法抵抗。结果,楚王司马玮等率兵冲人府内,将杨府上下洗劫一空,杨骏被乱军杀死。贾南风又授意孟观,把杨府老少一律处斩,杨骏亲属及亲信党羽无一幸免,死者数千人,府第亦被焚烧。
  事变之初,太后杨芷听到父亲遭难,心急如焚,无奈内外隔绝,难通信息,她在绢帛上手书“救太傅者有赏”的大字,用弓箭射向城外。贾南风以此事为借口,宣称太后与杨骏同谋作乱,将她囚禁到永宁宫。后来,贾南风又授意朝廷官员上奏惠帝,将太后废为庶人,并要求将杨骏的夫人庞氏处斩。庞氏临刑这天,太后杨芷抱着母亲号啕悲哭,痛不欲生。她上表给贾南风,以皇太后之尊自称为“妾”,请求保全母亲性命,贾南风根本不予理睬。杀了庞氏以后,皇太后杨芷身边的十几位侍者又被贾南风撤走,杨芷最终饿死在金墉城中。十分迷信的贾南风,怕杨芷到阴间向先帝告她的状,在下葬时,令面朝下,并在其背上放了一些据说能防止人说话的符咒和药物。
  紧接着,贾南风又施连环毒计,除去权臣。她一石数鸟,先以楚王司马玮除掉太傅杨骏,又借刀杀人除去汝南王亮,接着嫁祸于人,将楚王玮送上了断头台。一波三折,几番巧妙施展手段,招招暗藏杀机,把呆痴的丈夫牢牢掌握在股掌之中,开始了她的“专朝”时期。
  大权在握的贾南风,专制天下,发号施令,连国家颁布的诏令都要经由她的手,可谓威震天下。她扶植私党,培植自己的势力,同族兄长贾模、堂舅郭彰、姨表兄裴、父亲贾充的嗣孙贾谧一并被委以政事。
  贾南风的政治冲刺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了进一步巩固胜利果实,她还放手让亲族扩张势力。在贾南风的支持和扶植下,很快形成了西晋有名的“二十四友”,如吴国的陆机、陆云,荥阳的潘岳,中山的刘琨,南皮的石崇等等,都名噪一时。
  石崇(249—500),字季伦,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为西晋开国功臣石苞的第六子。石崇从小聪慧,勇而有谋。石苞临死前,分财物给诸子,惟独不给石崇。其母询问缘由,石苞说:“我不是忘了他,我看得出来,他以后能挣大家业。”知子莫如父,石崇长大后,果然成为西晋的首富。
  在贾南风的支持下,石崇与贵族王恺斗富,其奢侈程度,被后人作为奢侈的典型。大家对此均耳熟能详。王恺不用水面用糖饴洗锅,石崇就用石蜡代替薪柴,烧火做饭;王恺用紫丝布做成40里长的步障,石崇就用十分珍贵的锦缎做成50里长的步障。有一次,王恺拿出了晋武帝赐给他的高二尺左右的珊瑚树,以为能比赢石崇,而石崇却用铁如意将其击碎。王恺十分气愤,但石崇却命人搬出许多高三四尺的珊瑚树,让王恺随便挑选。王恺看得目瞪口呆,一副惘然若失的样子。
  
  四
  
  对于丑陋的人,人们往往寄希望于他(她)的心灵,像《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一样,但这仅仅是良好的愿望而已。这位贾皇后,偏偏表里如一,她的行为与外貌一样丑陋。这个黑胖娘们不但好权善妒,而且风流成性。傻瓜皇帝司马衷满足不了她的需求,她便千方百计寻欢作乐。
  贾南风先是和太医令程据搞在一起,后来又开始让部下到处抓“帅哥”。抓人时,她派出的人编了这么一段话:“俺们家里有人得了病,去找巫婆,巫婆说,要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小伙子到俺们家来,方能化解。如你能前往,定有重谢。”小伙子一听,这是成人之美,那就去呗,结果,小伙子被领入皇宫后,和贾南风一番云雨,便被杀人灭口,有去无回,可怜一个个青年的性命,就葬送在黑皮皇后贾南风手里。
  有人说,一个女人,如果不性感,就要漂亮,如果不漂亮,就要有气质;如果没有气质,就要很可爱;如果不可爱,就要很温柔;如果不温柔,那就要年轻;如果不年轻了,那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其实,这话不全对,贾南风这个短、黑、横、奇丑无比、残暴无比的女人,偏偏勾上了中国第一才子、中国第一美男潘安。
  潘安,原名潘岳(247—300),西晋著名文学家,今河南中牟人。他少时即以才颖见称乡里,12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在西晋,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可见其文采彰显到何等渊博的地步。他善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特点,今存他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情著称,尤其是《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潘安十分漂亮,人们常用“玉树临风”来比喻他。史书上直接说他“姿仪美”,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世说新语》中有记载说,潘安每次乘车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一大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抛掷水果,因而每每归来,总是满载而归,这就是成语“掷果盈车”的由来。虽然潘安有这么多的美女追求,但他不为所动,对老婆痴情如始。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才子美男,最终却与黑皮丑后贾南风搅在一起,颠鸾倒凤。这是因为潘安的前半生仕途坎坷,为了光宗耀祖,他不得不“趋势利”。贾南风与世上大多数女子一样“爱美男”,潘安像世上大多数男人一样“趋势利”,因而,两愿相遂,也就不足为奇了。 潘安因参与党争,最终被“诛三族”。他的悲剧,在西晋不是个特例。西晋是“政失准的”与“士无特操”的乱世,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异常尖锐复杂,当时文人若要求仕途上的发展和文学上的凭籍,就不得不卷入贵族、豪门、权臣、悍将争斗的漩涡中。士人群体为求自保,“在名教与自然之间,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到一条既出世又入世,既实用而又便捷的通道”,他们就这样走向大喜大悲的人生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贾南风的下场也十分狼狈。史书上这样记载: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在晋都洛阳金墉城的一个院落里,一个身材矮小、面目青黑的中年妇女,如同一只被困的母狮子,焦躁不安地在庭院里打着转,不时地发出哀叹声、怒吼声。自从她被囚禁在这里,只要一闭上眼睛,那些冤死的鬼魂折磨着她,向她索命,使她难以入眠。她只好在庭院里转来转去,本来就青黑的脸,就更没有人色了。
  忽然,封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了,走进来一个官员,后面跟着捧有食盒的太监和护卫。那个为首的官员说:“这是陛下赐给你的洒食,吃了它,上路走吧。”
  这位中年妇女脸色变得铁灰,她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便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酒,仰对苍天,悲哀地喊道:“天啊,这真是报应啊!陛下,我的夫君,你怎么不救救我啊!为妻只好先走了。”
  说罢,她将酒一饮而尽,片刻后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位妇女不是别人,正是以悍妒凶狠著称于历史的贾南风。
  丑陋无比的贾南风,嫁给了傻瓜皇帝司马衷,却拥有过天下第一美男潘安,演绎了一场滑稽的人间闹剧。后人有诗曰:“休说美女会误国,南风吹来乱社社稷。剐看潘安佳恣意,丑后依然怀中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