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一生忠心高力士
作者:江湖夜雨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感巫州荠菜》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唐朝有名的大太监高力士。唐玄宗以前,并没有知名度很高的太监。高公公在大唐太监中应该算年代最早的了。当然,到了中唐晚唐时,权势熏天甚至挟持暗害皇帝的太监如仇士良等辈就多得很了。这些太监虽然比高公公更牛,但借助唐玄宗、杨贵妃这些大牌人物,民间知道高公公的要多得多。
中国历史上,太监多是阴损奸邪之辈。比如秦朝赵高、汉代十常侍、唐代的仇士良、明代的刘瑾、魏忠贤等等。所以一提起太监,那就是奸人的代称。在人们的印象中,高力士形象和魏忠贤之类的差不多。有个叫《大唐歌飞》的电视剧中,更是把高力士描绘得像个妖魔一样阴森可怕。其实,历史上也有一些好太监,比如像下西洋的郑和也是太监。说起历史上真实的高力士,虽然比不上郑和那样功劳大大的,却也不是五毒俱全,烂得透气的坏太监。
高力士本姓冯,据说因家族获罪,成年男子都被杀,高力士当时还是未成年人,于是被阉后送入宫中。说来这唐朝制度是很奇怪的,罪人的家属(尤其是女人)一般都“没入掖庭”——送到宫中干粗活,像上官婉儿也是这样进宫的。不过,皇宫作为“神圣庄严”的至尊之地,就算是扫地倒便桶,也是为皇上服务的“光荣”差事。后宫弄这么多罪人家属、女流氓(有妇人犯奸罪也没入掖庭)在里面,就不怕她们报仇?或者把公主、后妃们教坏了?然而,唐朝宫中却一次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高力士和唐玄宗差不多的年纪,两人从小就在一块儿玩,类似《鹿鼎记》中康熙和韦小宝一样的关系。在玄宗诛杀韦后、太平公主等历次凶险又关键的大事中,高力士都是坚决站在玄宗这边,忠心不贰。所以,在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后,高力士因有功,被封为右监门将军。玄宗首开了宦官当权的坏例子,以后流毒无穷。自玄宗以后,太监当政成为像脑栓塞一样的顽症,将大唐弄得半死不活。然而,高力安士本人一生中,还并不算是那种祸国殃民的大奸大恶。相反,高力士对玄宗颇多讽谏。
天宝三年,唐玄宗“潜行”于当时道号太真的杨玉环住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近六十岁的玄宗精力不济,加之天下太平已久,玄宗于是厌倦了朝政,对高力士说:“我十多年不出长安城了,现在天下太平无事,我想把政事都交给李林甫处理,怎么样?”高力士远比玄宗清醒得多,说:“天子到地方四处巡视,是古制,而且君王的大权不可以给别人(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如果权力都给了李林甫,他的羽翼威势一成,谁还能再动他!”高力士这句话说得很在理,但心思全在丰肌玉肤的杨玉环身上的李隆基,却怒容满面。高力士一看玄宗很生气,知道后果很严重,于是便自称:“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可见,安史之乱的责任,全在玄宗身上,什么杨贵妃红颜祸水,什么高力士奸邪乱国,都是替罪羊而已。
当然,高力士在玄宗一朝权势极大,对于朝中大臣们送来的奏章,如果是小事,高力士就有权自行处理。玄宗夸奖他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有高力士值班,我就能睡踏实了。所以,当时巴结高公公的人相当多,诸王、公主都称高力士为阿翁。据说高力士信佛,在宝寿寺铸了一口大钟,朝中大臣纷纷前去祝贺。当时击一下钟,就要交十万钱,名义上是布施斋佛,实际上却成了高力士的收入。朝中大臣争先恐后,谁也不敢吝啬,少的也要敲十多下,多的甚至二十多下。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子一朝太监。马嵬之变,实际上就是太子李亨导演的一出夺权大戏。自此,唐玄宗不但失去了如花似玉的杨贵妃,也失去了做为唐朝天子的大权。玄宗不得不让李亨在灵武继位,自己称太上皇。然而,在唐肃宗李亨的身边,也有自己亲信的太监——李辅国。李辅国撺掇唐肃宗,将自己的爹——玄宗——迁到别宫中,变相地软禁起来。说来唐朝宫廷之中,不要说兄弟之间,纵是父子、母子之间斗争也是异常残酷,比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情节有过之而无不及。高力士作为玄宗的亲信,也被流放巫州。高力士被贬途中,见到此地荠菜非常多,但却没有人吃——这荠菜是一种野菜,京城中的人大鱼大肉吃得腻了,才有胃口吃这种野菜。但山野百姓,除了饥荒年,没有人去吃这个的。高力士见了,联系到自己的沧桑荣辱,不禁吟了这样一首诗。
细看一下高公公这首诗,倒也相当不错。这首诗字句浅白,并无高深的典故,像是不通文墨的老粗所写的大白话。但是高公公毕竟是给诗仙脱过靴子的人,这首诗决非一般的打油诗可比。正像《红楼梦》中,自称不懂诗的凤姐随口说的那句“一夜北风紧”,也决非刘姥姥等辈能为。高公公这首诗以荠菜作比喻,说明自己虽然荣枯之境有变,但忠心之情不改,正像荠菜一样,在京城论斤卖钱也好,在山野无人采摘也罢,但其气味都是一样的,没有改变。说来高公公此诗,“赋比兴”的手法全用上了,而且运用得还相当不错。
后来,唐代宗继位时,大赦天下。高力士北上还京,路上听说唐玄宗已经病死了,他痛哭呕血道:“我没能亲手替皇上扶棺,就是死了也有余恨啊!”高力士当时也是7 9岁的老人了,这样痛哭不已,不饮不食,很快就死了。他死后,陪葬在玄宗的墓旁。据说玄宗遗诏中惟一想要陪葬在他身边的人,就是这位高公公。
所以,从高力士的这首诗和他一生的事迹来看,他倒也并非十足的恶人,历史上的忠奸善恶有时候模糊,有时候颠倒,很难完全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