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童年掘金 成就大家

作者:金惠良



是男孩子们都向往的赚钱美差。
  天热如火,沃伦扛着那筒越来越重的球杆,热得汗流浃背,真恨不得像小狗一样吐出舌头来散散热气。但想到每天3美元的报酬,便又满心欢喜地跟着高尔夫车跑来跑去了。
  突然,沃伦面露喜色地蹲下去,从草地上捡起一个高尔夫球。他又有了一个赚钱的好主意!
  沃伦告诉伙伴们,他们可以在当地的高尔夫球场草地上寻找那些用过的但还可以出售的高尔夫球,然后再低价出售。这个行动毫无例外地又得到了热烈的响应,很快,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沃伦的高尔夫球大军。
  沃伦把收集来的高尔夫球按牌子和价格整理得规规矩矩,然后放进高尔夫球筐里。他发给每人一打高尔夫球去卖,所得钱款自己先提成一部分,然后按每人上交的球数和出售的球数来平均分配利润,所有人都感觉很满意。
  他知道真正有钱的人是不会买这种二手球的,于是决定把中下层人士定为推销对象,并与一个伙伴合伙在埃尔姆伍德公园建起了一个高尔夫球亭,专门销售这种高尔夫球,生意真是红火得不得了。
  沃伦就这样一步步、一点点地积攒着自己的“第一桶金”,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他已经赚了多少钱。
  沃伦除了如饥似渴地赚钱之外,对数字更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热情。他往往能够毫不费力地记住一连串复杂、枯燥的数据,全然不顾它们对他根本就毫无意义。这种对数字的渴望以及非凡的理解力与记忆力贯穿了沃伦的一生。
  沃伦和他的伙伴们经常整个下午坐在自家的前廊里俯瞰门前车水马龙的繁忙街道,在纸上记录下来来往往的车辆的牌照号码,这样做没有任何明确的日的,只是为了那种单纯的乐趣。
  暮色降临以后,他们就回到屋里,展开他们的另一项活动——一个在大人眼中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他们打开《奥马哈世界先驱报》,计算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他们埋头、忘我地计算着,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变化的数字,仿佛他们找到了什么解决世界级数学难题的答案。
  沃伦和好友拉塞尔也常常拿出年鉴,由拉塞尔读出一大堆城市的名字,而沃伦则背出每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即使拉塞尔念出了10个城市,沃伦也会说对每一个数目。
  每当周日,妈妈带沃伦去做礼拜,他坐在邓迪长老会教堂的靠背长椅上时,总是用计算宗教作曲家们的生死年限来打发枯燥的时间。如果你问他在干什么,他会说:“我在数钱呢,数我将来赚的那些钱!”
  
  初尝证券投资的“大喜大悲”
  
  也许因为父亲是证券经纪商的缘故,沃伦很早就被股票深深地吸引住了,就像其他孩子迷上新型飞机一样。他常常跑到父亲日益兴隆的股票交易所去,在父亲的办公室里,沃伦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收藏在印着烫金字专柜里的股票和债券单据。在沃伦眼里,它们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
  沃伦也常常跑到哈里斯·厄珀姆证券交易所去,这家交易所和霍华德的交易所同在一栋楼。因为这里是股票报价的源地,奥马哈的金融界人士在此频繁出入,因此比霍华德的交易所更具刺激性。在往来穿梭的人群中,这个长着一对大耳朵的小男孩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一切。时间一久,经纪商们也和他很熟了,就放心地让他把股价填在黑板上,交易商们也半是好奇半是欣赏地将订单交给他去填写。
  沃伦10岁生目的那天,霍华德带他去了纽约的华尔街,参观了那里的股票交易所。大厅里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巨大的黑板上写满了一行行一列列的数字。不同年龄、不同口音的经纪商们神情亢奋地挥动着手中一叠叠的报单,声嘶力竭地吼叫着不同的数据……整个场景犹如一场激烈的战斗。每个人都无比紧张、全力以赴,一切都显得杂乱、狂热而喧嚣,但却又透出压抑不住的热情和活力。
  沃伦心醉神迷地沉浸在这热烈的氛围之中,他似乎知道了自己的方向。
  纽约之行让沃伦有了新的动力和目标,他开始自己动手画股价图,观察它的涨跌态势,并且萌生了想解释这些态势的念头。他还密切关注着自己的存款的增长速度,加快了他的赚钱活动。
  沃伦在11岁这年,终于成为了美国金融史上也许是最年轻的股票投资者,一位有自觉意识并完全实行自我实际操作的小股票交易商。
  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位买进了三股城市设施优先股股票,还给姐姐多丽丝也买了二股。母亲利拉听到这个消息,深吸了一口气:每股38美元,6股要200多美元,他的儿子什么时候攒了这么一大笔钱,就是靠那些高尔夫球和瓶盖?
  多丽丝后来说:“我认为他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这孩子简直生活在数字之中。”然而,自从沃伦买进后,城市设施股的股价就跌到了27美元,沃伦变得严肃紧张起来,那可是他一美分一美分攒来的钱呀!在发行商们奋力挽救下,股价又渐渐回升了,甚至攀升到了40美元,似乎没有再次上扬的潜力了。沃伦把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与机遇以及目前的利益做了一番对比后,抛出了股票。扣除佣金,沃伦第一次就在股市上获得5美元的纯利,这可比他卖饮料卖高尔夫球赚钱快多了。结果他的股票出手不久,城市设施优先股就一路狂飙,升到了200美元。沃伦看着股价的狂升,心中的悔恨真是难以言传,如果那6股股票仍在手,他现在就能赢得900多美元的巨款呀!哎!自己作出的决定与判断,就必须自己来承担后果。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诱惑,却失去了远处的巨额回报。
  霍华德知道儿子内心在遭受着煎熬,晚饭后,他把孩子们叫到他身边,给他们背诵了爱默生的一段名言:
  最伟大的人,是在嘈杂人群中完美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
  他向有些迷惑不解的孩子们解释道:“无论付出了多大代价,做人都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超级报童”送报60万份
  
  沃化随父及全家来到了华盛顿。他开始替《华盛顿邮报》送报纸,沃伦在华盛顿的生活就是围着他在《华盛顿邮报》的这份工作转的,由于他的苦心经营,很快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超级报童”。
  送报是很多美国男孩赚钱的捷径之一,但是很少有人像沃伦那样把送报当成一桩严肃的生意来运作,他干得认真、出色。
  起初,沃伦在《华盛顿邮报》只有一条送报路线,但由于他工作卖力,订户们反映很好,报社就把他的线路扩大为三条。在送报过程中,他发现《邮报》的竞争对手是《时代先驱》,《时代先驱》所覆盖的区域与《邮报》的完全一样,可不可以一个人同时送两家报纸呢?沃伦又动起了脑筋。他跑到《时代先驱》报发行处又申请了一份送报工作。这两家斗争激烈的大报当然无暇顾及一个小报童的所作所为,可沃伦却将这两份工作干得满心欢喜。他后来说:“如果一个订阅者取消了一种报纸而订阅另一种报纸,第二天我就会容光焕发。”
  不久,沃伦就拥有了五条送报路线,每天早上有500份报纸要送。利拉早上起床给他准备早餐,沃伦5点20分以前就出了家门,去赶开往马萨诸塞大街的公共汽车,报社的总发行点设在那里,取完报纸后就开始他的派发工作。这是一项辛苦的、需要毅力的工作,刚开始时沃伦还要妈妈叫上数次才睡眼惺忪地爬起床,逐渐地他就能自己主动起床了。偶尔当他病倒的时候,他才麻烦妈妈帮他去送报,但是妈妈从不走近他挣来的钱。沃伦在房间里特设了一个装钱的抽屉,他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存放在那里。母亲利拉说:“他的积蓄是他的一切,你根本不敢去碰他装钱的那个抽屉,每一美分都必须好好地待在那里。”这每一美分就成为了他将来放飞理想的通天阶梯。
  从卖报的第一天起,一直到17岁上大学,沃伦共计分发了近60万份报纸。
  但是,除了他的送报工作以外,周围的一切都不能令沃伦开心。沃伦在读初中时,年龄在班上是最小的,后来他又跳过一级。但他对学习心不在焉。他一贯带着他的大眼镜置身于社会主流之外,还给老师招来了不少麻烦。他总是不修边幅,一年到头穿着运动鞋,腰带上拴着他那模样蠢笨的钱包。连校长都提醒利拉该好好给沃伦休整一番了。
  在第一个不快乐年头的六月份,沃伦逃走了——这是他青春期的反叛,他和他的好友托尼,还有父亲同样是国会议员的罗杰·贝尔,搭上了开往宾州赫希的长途大货车。
  “快看,快看,看那座小山啊!”一路上,罗杰·贝尔已经不知道这样兴奋地喊过多少回。
  “你能不能稳当点儿,好像没见过什么世面似的。”托尼故作成熟地制止贝尔。
  “沃伦,赫希的高尔夫球场有多大?我们做球童能赚多少钱?能养活自己吗?”贝尔转移了目标,和托尼一起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沃伦的回答。
  “我们的目的不是做球童赚钱,我们关键是要换换环境、见见世面!”沃伦的脸上露出了平时很少见的轻松笑意。
  这是沃伦自懂事以来,第一次不以经济为动机去做什么事。成天和家人待在一起,待在华盛顿那个鬼地方简直让他烦透了,他快要发疯了!于是他和两个好朋友一拍即合,策划了一次逃离,一次真正的反叛。
  孩子们在夜幕降临时到达了目的地,甚至连牙刷都没带一把,就在新区旅馆的一个房间住下了。第二天清晨,他们还没来得及出门就被警察截住了,并被带到了警察局。
  “别害怕,你和他们是什么关系?”警察和颜悦色地开始向罗杰·贝尔提问,而另一边的警官却正严厉地盘问着沃伦和托尼:“你们要把那个男孩带到哪儿去?”原来,三个男孩中,贝尔的个子不高,从远处看上去显得年龄很小,而沃伦和托尼却身高近六英尺,警察担心贝尔是个被绑架的受害者,才抓住三人进行了一番盘问。
  他们互相补充说明真相后,警察又开始追问另一个问题:“你们还未成年,为什么独自来赫希?父母知道吗?”
  沃伦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开始了他的长篇申辩:“你们既然知道我们还未成年,为什么还要把我们带到警察局进行讯问!我们是无辜的,难道未成年人就没有行动自由,不受法律保护吗?”他滔滔不绝,理直气壮,却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只字未提。
  “好,好,好,你们可以走了。不过千万不要让父母担心。”警官无奈地说道。
  走出警察局的大门,另外两个人都看着沃伦:“现在怎么办呀?”
  “我看,还是回家吧!”沃伦垂头丧气地答道。
  三个孩子再没有昨天的兴高采烈,像泄了气的皮球,当天就搭车回了华盛顿。
  霍华德和利拉热泪盈眶地拥抱了返家归来的儿子,霍华德知道要及早阻止儿子的这种反抗行为。他说:“沃伦,我们绝不能容许你继续这样下去,而且,你必须提高你的学习成绩,否则就放弃你的送报工作。你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这句话像是给沃伦打了一剂补药,他突然用功起来,行为也驯服了许多,学习成绩很快就上来了。
  沃伦的青春期反叛以失败告终,他又成为充满理性与自控能力的沃伦了。
  
  威尔森角子机公司的诞生
  
  沃伦继续操劳着他的送报生意,考虑到可以靠增加产品来提高利益,沃伦同时也在他的线路内兜售杂志。他每个月可以挣到175美元——这可是许多全天工作的年轻人的收入——而且积蓄起每一毛钱。
  1945年,沃伦15岁了。他从他的积蓄中取出了1200美元,把它投资到了内布拉斯加的一块40英亩的农场上,他成了一块40英亩农场的主人,有佃户定期向他交租。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