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我给的哥当“保姆”

作者:睛 莎




  我国的士司机已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一些大城市从业人数多达数万人。由于流动性大,工作劳累,的士司机就餐的地点常常打游击,停在哪儿就吃到哪儿。饮食和休息的无规律性,已经成了令他们普遍头疼的大问题。广州有一位名叫蒋红艳的打工妹,在同情的哥们之余,为解的哥之难,先开了一家专门的“的哥餐厅”,继而又从家政市场招来一群“保姆”,开设了“的哥保姆公司”。没想到这一善念,竟给她带来了月收入4万元的大商机!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的哥餐厅”一炮打响
  
  今年26岁的蒋红艳是甘肃渭源县人。1998年高中毕业后,她和两位同学来到广州打工。两位同学进了一家商场做促销员,而蒋红艳则应聘到中信广场旁边的一家餐馆做服务员。餐馆里卖的大都是10~30元的白领快餐,天天爆满,即使这样,许多白领仍不惜花20分钟来排队就餐。
  2000年8月的一个晚上,蒋红艳被两位同学拉着去东峻广场跳舞。她们玩得忘了时间,出来已是凌晨l点了。由于没公交车,她们决定走回去。走到天河立交桥底下时,她们突然看见前边横七竖八地停了几十辆的士!一位女同学天生胆小,停住脚步不敢前行说:“他们不会是在打群架吧?”蒋红艳也好奇地拉着同学走近一看,只见这里热闹非凡,原来此时正是的士司机们吃夜宵的“黄金时段”。十几个流动夜宵小摊忙得不亦乐乎。一个盛饭的桶和几个小板凳,桶里分别装了辣椒泥鳅、青椒炒蛋和辣椒炒豆腐干等普通的菜。许多的哥们就这样吃着盒饭。
  一天,蒋红艳在餐馆里翻阅报纸时,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报上说,每天晚上11点至凌晨4点左右,广州的天河立交桥、中山一路立交桥和火车站周围等处的立交桥底下,就变成了的士司机们吃夜宵的“露天餐馆”。平均每晚都要卖出上千个盒饭,而次日环卫工人清扫的白色塑料饭盒要堆满好几个垃圾车,油腻的地面像打了蜡一样滑溜溜的,这一现象给城市交通、卫生和治安等都带来一定的影响。
  看完报道后,蒋红艳心想,没人到立交桥底下卖夜宵了,那的士司机们到哪儿去吃饭呢?她很清楚,一般的快餐店、小吃店都不会24小时营业;那些通宵开放的大酒楼,的士司机们又吃不起。这时,她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如果自己开一个专门供的士司机们就餐的小店,生意一定不错!
  有了这个主意后,蒋红艳为了详细了解开“的哥餐厅”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她和同学专门从林和东路拦了辆的士前往火车站。得知的士司机是甘肃兰州人后,蒋红艳高兴地说:“呵,没想到我们还是同乡哪!哎,问你一个问题,你们一向在哪里吃夜宵啊?”司机回答说:“那要看司机是哪里人。以前到处可以吃,我们西北人喜欢吃辣的,大都在火车站那边吃。唉,现在很麻烦啊。”随后,健谈的蒋红艳还打听了不少其他有用的信息。
  那个司机说自从各个立交桥底下的流动夜宵小摊被禁止后,大家有的跑到偏远一些的流动夜宵小摊上吃,有的就只有带着家人准备好的夜宵。蒋红艳试着问:“我们想开家专门供你们吃夜宵的小店,你看行不行啊?”司机忙说:“那太好了!经济实惠又符合我们口味的餐馆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你们开店的话,我保证天天来,还会带着那些老乡来!”
  蒋红艳也由此坚定了创业信心,她取出打工攒下的2万元积蓄,租了店铺,办齐手续,买好用具,再向家里和两位同学借钱凑齐了1万元作为流动资金。然后,她招了一名能炒一手正宗川菜的小伙子,再到家政市场招了两名服务员。2001年12月,广州第一家打着“的哥餐厅”牌子的小店,在天河瘦狗岭正式开张了。
  蒋红艳没想到通过向火车站、汽车站等的士多的地方散发宣传单揽客,餐厅开张后的第一个月,平均每天的就餐人数便达到了100人次,日营业额也高达500元!虽然每套10元小炒的利润仅有4元左右,每份5元盒饭的利润只有1元,但扣除房租水电费、人员开支和原料费等,第一个月的纯利润竟然就有5000元!此后,由于小餐厅定位准确,以广受欢迎的川味家常菜为主,而且荤素搭配得当,又干净卫生,价格从3元至10元不等,分量充足,还有热汤、热茶水免费供应,“的哥餐厅”备受的哥们欢迎。一传十、十传百,顾客越来越多,蒋红艳的生意很快就红火起来。
  
  “的哥保姆公司”风靡羊城
  
   为了尽心尽力服务的士司机,蒋红艳规定“的哥餐厅”在的哥们集中就餐的时间,概不接待其他顾客。餐厅的具体营业时间,她作了这样的安排:早上8点到10点半睡觉,中午11点到1点半开门迎客;下午2点到4点半睡觉,5点到7点开门迎客。她作出这样的安排,除了想开成最有特点的“的士餐厅”外,还因为当时店里只有4个人,如果24小时营业,谁受得了?没想到这样一来,她餐厅的营业时间,在当时竟成了全广州最奇怪的!
   怎样才能把生意做到最好呢?蒋红艳在心里盘算开了:的士司机每天流动性很大,工作也很劳累,他们就餐的地点常常打游击,停到哪儿算哪儿。吃饭虽然图的是快捷、省时,但也不能不讲卫生,所以给他们做的饭菜一定要价格低廉、速度快捷、分量足和干净卫生。同时还要抓住司机们的职业特点,热情待客,关怀备至,让他们一到这里就餐便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尽力使每一位顾客都成为回头客,并借助他们的口碑扩大餐厅的名气。
  在厨师和服务员的努力下,“的哥餐厅”的顾客越来越多,而餐馆门前却停不了太多的车。蒋红艳见状,便又招了两名服务员,在门口摆上一张大桌子。上面堆着事先装好了的盒饭,让服务员专门站在路边“送餐”。只要的士开过来,服务员就将盒饭递过去。这样,司机不用下车,只需停留一两分钟,付完钱便可带着盒饭随便到哪儿僻静的地方去吃。
  几个月后,蒋红艳又开始寻思:既然想让的哥们一到这里就餐便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是不是可以帮他们做点什么呢?在与几位的哥聊天后,蒋红艳琢磨着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1、给的哥提供兑换零钱、打茶水、小憩、上厕所、“寄存”孩子和获得各种路况和买卖信息等细节服务;2、为的哥洗衣、洗鞋、洗被子和换洗汽车坐套,甚至可以上门打扫卫生;3、为的哥提供简单的美容保健服务,比如理发、刮胡子、按摩、足疗、刮痧、祛痘等;4、给的士冲洗、打蜡;5、在店里零售饮料、报纸、杂志及日用品……蒋红艳心想,这些服务肯定大受的哥们欢迎,“的哥餐厅”的生意自然会更加红火。于是,她开始琢磨更好的经营场所,并且决定在增加了配套服务项目后,将“的哥餐厅”更名为“的哥保姆公司”。
  2003年春节后,已经赚了近10万元的她选准了一栋两层的旧厂房开设“的哥保姆公司”,室外用作停车洗车,室内作为餐厅和零售日常用品之地:二楼用作看报、休憩和美容保健等服务;宽敞的天台则用作替的哥洗衣、洗鞋和洗被的晾晒场地。在人员雇用上,她也大多是从家政市场招来的保姆,因为用保姆比较吻合“的哥保姆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