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用手语构织创富事业

作者:刘福民




  (一)
  
  中专毕业的袁晓芸原在郑州市一家广告公司搞策划。2001年7月的一天,她在报上看到一则启事:郑州一家旅游公司要招聘手语翻译。袁晓芸从小喜爱外语,曾梦想当一名翻译。可手语翻译她还是第一次听说,那是干啥的?她觉得挺新鲜,也意识到这可能是一项挑战性极强的工作。带着好奇心,她赶到旅游公司,探询究竟。
  原来,手语翻译是用手势给聋哑人做语言交流工作。旅游公司即将接待一个来自美国的旅游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全部由聋哑人组成,公司临时招聘人员就是专门为这些特殊客人提供导游服务的。在招聘现场,袁晓芸看到,不少应聘的人一听说要和聋哑人打交道便扭头而去。
  袁晓芸动心了。有这样随团旅游的机会,既能遍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能过一把当翻译的瘾,何乐而不为呢?经过一个星期的强化训练,她上岗了。十多天后,她不仅跟着旅行团游览了她以前没有去过的许多地方,还得到了1500元报酬。
  旅行归来,袁晓芸有了做专职手语翻译的念头。她了解到:我国目前共有各类残疾人6000多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聋哑人;仅河南省,每年新增加的聋哑病患者就超过一万人。这些人要生存、要出行、要打工……时时刻刻要和正常人打交道,这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需求市场呀,她不顾家人和男友的反对,决定放弃广告策划的工作,今后就做手语翻译这一行。
  
  (二)
  
  要做手语翻译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虽然此前曾受过一个星期的强化训练,可袁晓芸知道,要做一个称职的手语翻译,还得加强学习。袁晓芸找到了聋哑学校,可学校说他们不对健康人提供这种教育。袁晓芸继续四处打听能够提供手语教育的地方,可一点结果也没有。
  2001年11月的一天,袁晓芸听说北京师大有一个特教师资班,专门向健康人提供手语教育,便连夜坐火车赶到北京。没成想,她却被学校拒之门外。她心中备感委屈,又不甘心就此放弃,便将几个月来发自内心的感受和苦恼倾诸笔端,连夜写下了长达20余页的信,送到师大的老师手中,恳请对方给自己一个机会。老师们被她的一片诚心感动了,破例收下了她这个“编外生”。在北京苦读两个月后,袁晓芸终于能像聋哑人一样;熟练地应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学会手语是用来赚钱的,可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哪里?袁晓芸来到曾经做过这项业务的旅游公司。公司的人笑笑说:“你这个想法是不错,可我们接待这类客人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类似的业务今后可能还会有,但现在没有。”袁晓芸又跑了很多地方,也都是扫兴而归。这时曾竭力反对她做这一行的男友找上门来,请她无论如何也要帮自己一个忙。原来,前些日子,男友有个表弟因为生意上的纠纷,和别人打起了官司。对方是个聋哑人,指控表弟骗了他。在法庭上,因语言不通,法官无法进行法庭调查,也就闹不明白双方的是非曲直。
  法庭上,对方依仗着没人能听懂他的语言,仍然哇哇大叫着,强调着自己的理由。袁晓芸立即通过手语告诉对方:法庭是个庄严的地方,有理说理,不得无理取闹。看到法庭上来了手语翻译,对方收敛了许多,庭审也得以顺利进行。事后,男友的表弟按约定,付给了袁晓芸报酬,法官也对她表示赞赏,并说以后碰到这种情况时,还要请她来充当翻译。此后,男友改变了观念,开始支持她的工作了。
  
  (三)
  
  为了尽快把业务做开,袁晓芸决定挨门挨户地去推销自己。可当人们明白了袁晓芸的来意后,往往都是冷冷地说:“谢谢,我们家没有聋哑人。”一天,袁晓芸敲开了一位聋哑人家的门,这家的老太太笑着对她说:“俺孩子不会说话,可他会写字,能通过递纸条和别人交流。唉,你这生意难做哩。”
  不断的冷遇使袁晓芸有点灰心,但一次偶遇又给她带来了希望。2002年5月的一天,袁晓芸在一个公交站发现一位聋哑人一脸焦急地走来走去,他一会儿抬头看看站牌,一会儿双手比划着,向别人询问着什么。袁晓芸意识到机会来了,她赶紧走上前去,用手语向那位聋哑人询问。一番交谈后她得知,对方是个外地人,要去一家医院看病,却不知道该坐几路车,又无法与别人沟通。袁晓芸问他:为啥不写个纸条,求得他人的帮助?对方摊开手摇了摇,说自己没带纸笔。袁晓芸告诉了他乘车路线,还把到哪儿下车、找什么医院等内容写在自己的名片背面交给他,让他路遇不便时,拿出来向别人求助。对方很感激,掏出10元钱,硬是塞到她手中。
  10元钱的收入并不多,但这使她知道:即使有些聋哑人会写字,他们外出时,也总有一时不便,需要懂手语的人来帮助。她改变业务招揽方式,在街头散发名片,到学校、商场等单位去联系。每一次外出联系业务,她都会一脸真诚地告诉对方:“如果需要手语翻译,请打电话联系,我们的收费非常便宜。”2002年6月,郑州市几家报纸同时向市民征集新闻线索,袁晓芸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宣传的机会,就给报社打了个报料电话。不久,报社以《手语翻译暗藏商机》为题,报道了她专门从事手语翻译的消息。
  袁晓芸家的电话随之热闹起来,打来的电话,有读者咨询的,有聋哑人家属向她表示感谢的,更有人建议她利用自己的特长,开一家“手语吧”。有位从聋哑学校退休的教师专门找上门,提出要和她一起打拼,让更多人从这项服务中受益。
  
  (四)
  
  媒体的宣传,给袁晓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她的业务量大了起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袁晓芸发现:要把手语翻译得准确到位,并不是很容易的事。由于自己不是聋哑人,有时很难准确地反映他们的思想,甚至一不小心,还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一有时间就跑到聋哑学校请教老师们,还常常和聋哑人一起到商场购物,到公园散步,在交往中揣摸他们的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手语表达技巧。
  渐渐地,袁晓芸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找她的人也越来越多,她每天的收入都在200元以上。业务多了,袁晓芸分身乏术,她便物色了几个打工妹,对她们进行手语强化训练,然后每人配一辆电动车,组成一支小翻译队伍,她当“老板”兼领队。她对顾客承诺:接到电话30分钟内即可赶到现场服务,否则分文不取。自此,袁晓芸的知名度更大,业务也更兴旺了。
  袁晓芸的成功,使人们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2003年4月,河南同乐学院残教中心决定开设手语特教班,专门为社会培养手语翻译人才。学院领导专门找到袁晓芸,向她请教开拓市场的技巧,并聘她为学院教师。如今,深爱着手语翻译工作的袁晓芸,在教学之余,依然如往常一样,穿行在郑州的大街小巷,为聋哑人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