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营销巧策划 无名变老大

作者:佚名




  应该说,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企业,只要是产品,都凝聚了人们的心血和知识,就有它的独到之处,就应当得到市场的认可。可“认可”绝非简单的,它必须让消费者来说话,消费者一声“好”,会让最新潮的广告策划低下高昂的头。
  
  真凭实据营销——大品牌也得低头
  
  中国人有二句老话,叫作“有理不在声高”,“让人让不过理”,意思是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同理,搞营销也是如此,当然,“理”有时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毋须去争辩,人人都认知。可有的“理”,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清楚,退一步说,就是“你、我”都知道,但范围太小,不能服众,仍不能达到理想的销售效果。假如用“真凭实据营销”,大品牌,大厂家也得服你的气,并愉快使用接纳你的产品。
  贵州省兴义市桔山新区桔山路(邮编:562400)的“荣昌氧气厂”(电话:0859-3110790,3110297)。应当说是一个小厂,但小厂的产品未必就不是精品。话反过来说,精品也未必一下子能有市场。老板刘光荣犯难了。于是,刘光荣把厂里的事交给手下的人打理,自己当起了推销员。他首先来到了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兴化总厂,这家企业全部家当都是青一色的铁塔、铝罐、钢管、铜阀等“硬家伙”,每年的设备维修仅用氧花费就得在50万元以上,是一个比较大的客户。刘光荣找到主管供销的副厂长说明来意,可对方连连摆手说:“我们是化工企业,危险性比较大,你们这样的小厂生产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我们不敢用。”
  实际上,兴化总厂的这位副厂长,说的也在理,但他话中有话,话中的话才是他内心的意思,只是他不便说,只好用有理的话当遮挡罢了。但这个“遮挡”,作为刘光荣,没有“硬货”是打不开的。啥“硬货”?肯定不是用金钱。假如有金钱他也不去当这个“老板推销员”了。
  碰了一鼻子灰的刘老板并没有气馁,他就想了个“真凭实据营销法。”回厂后,他请技术部门和质检部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验,合格率达100%。紧接着,他请记者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在新闻媒体上进行了宣传,尔后,他拿着报纸和检验报告去找那位副厂长。对方看过他的检验报告后,笑着说:“刘老板你的货是好货,但我仍不能买,因为人家风华厂的货也不差,又是多年的合作伙伴,我们没有理由与人家终止合作。”
   一句话,说得刘老板哑口无言,“确实没有理由顶了人家”,他这样想着,但他也知道没有真凭实据是没法顶人家的,得想个好策略。两天后,他又来到兴化厂。这次,他没有直接去找那位副厂长,而是穿着一身工作服去了车间。当时该厂正停产搞大修,从外面请了师傅作技术指导,车间里的人见了他,都以为他是被请来的师傅,他也不作纠正。刘光荣来到一位正在用氧气割钢板的工人旁边,递上一支烟,与其交谈起来。那位工人告诉他,他们厂确实多年来一直是用风华厂的氧气,每瓶气是25元,另外每天每个气瓶还要收2角钱的租瓶费。由于风华氧气厂离他们这儿较远,每月送氧时换一次瓶子,一个月加上瓶租,每瓶氧气的价格其实是30多元。另外,由于厂里没有检验仪表,氧气装得足不足也不知道,全凭氧气厂说了算。
  刘光荣收集到这些宝贵资料后,去见那位副厂长。副厂长还是旧话重提,可刘老板则在一旁拌着手指头给他算起了成本帐:“风华厂的货确实不错,但距离你们厂太远,一个月才能送一次氧,每瓶氧仅瓶租就是6元,还得占用你们的仓库和保管员。如果用我们厂的氧,由于距离较近,当天用多少氧,一个电话打过去,我立马送来。用完的空瓶当天收回,不收瓶租,这样,每瓶氧的价格每月就少了6元。另外,因你们没有检验仪器,不能确切地知道氧气足不足,我可以送一台检验仪器。厂长,您是管理高手,经营行家,用我们的氧气一年可以节约10万多元是不是?”刘老板用真凭实据直算的那位副厂长默不作言。3天后,兴华总厂组织人员到了刘光荣的“荣昌氧气厂”进行实地考察,并签下了50万元的用氧合同。刘光荣用真凭实据营销法,小厂战胜了大厂。
  毫不隐讳地说,营销策划全在“巧”。何谓“巧”,就是抓住别人软肋,抓住别人的喜爱进行的适合自己的营销方法。可谓是:心血花对路,财运自上门,营销巧策划,无名变老大。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