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火头军三擒“斜眼狼”

作者:张跃林



里挑上一两件唐三彩带回去,或收藏或送人,因为唐三彩和牡丹是洛阳的象征,有人说到洛阳不买唐三彩算是没到洛阳。所以唐三彩专营店称得上是中外游客必到之地。这家商店每天的吞吐量大得惊人:平日近千人次,双休日可猛增到数万人次。
  近几天刘光明忽然闻讯“斜眼狼”为窃取一笔巨款,竟尾随一个来洛阳旅游观光的港商长达十余天,但迟迟未能得手。这天,刘光明得知那位港商要来唐三彩专营店看看。便乔装打扮得像普通顾客一般,始终暗暗地在外围保护着那位港商,一双不易使人察觉的神眼紧紧地盯着那港商,单等那“斜眼狼”上钩。
  可是,过了有足足多半个小时,仍然不见“斜眼狼”的影子出现。
  刘光明有些失望,腿也累了,刚要躲在暗处歇歇,蹲下观察时,只见一个奇怪的女顾客悄悄地闪进了商场,别的不说,就那个变色镜看了就很别扭——洛阳的三月早已是春暖花开,桃红柳绿了,这人怎么一反常态,戴着变色镜呢?
  再细一看,这女子眨眼间就自然而然地靠近了那商人,用一双十分狠毒的眼光向他的手提包上狠狠地扫了一眼。
  她这一眼,被刘光明盯得一清二楚:没错,肯定是个蟊贼!为防那商人的财物被盗,先跟上她。他在心里暗自叮咛自己。
  刘光明不慌不忙,一边用手绢儿擦擦上额沁出的汗珠,一边溜达着尾随在那女子身后,不让其觉察自己。今日的刘光明一改过去的便服,一身笔挺的西装,潇洒大方,乌黑的头发涂了一层闪亮的护发油,还真有几分款爷模样。
  这女人很滑头,有时紧走几步,像只老鼠,想贴近港商:有时又像条泥鳅,若无其事地徜徉。
  过了一会儿,她呼地随那商人转悠到一个柜台前,这里是唐三彩的集聚区,一家商铺挨着一家商铺,各式各样的唐三彩在柜台上异彩纷呈,既有有钱人需要的艺术精品,又有普通百姓买得起的一般货。但要想在这里买上一件称心如意的唐三彩,却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样式新颖、姿态各异的唐三彩使人们眼花缭乱,只见购买者人头攒动,你拥我挤。这工夫,忽见那女人将自己的黑色皮风衣猛地一抖,像一件展开的斗篷。借着风衣张开遮掩住周围顾客视线的当儿,她已拉开那港商黑色提包的拉链。可惜,拉锁拉开之后,里面竟空空如也,连半张钞票也没探出。这女人眉头一拧,正想再探一探,可巧两个青年在背后无意地说了句:“瞧,这位小姐的皮衣真漂亮!”话刚出口,那女人猛然一惊,像只惊弓之鸟“嗖”地窜出人群。
  那女人的花招,刘光明尽收眼底,他估计这女人不得手是不会作罢的——实际上这也是盗贼偷窃的常规。
  果然,那女人叼不着肉不死心,在转了几个圈儿后又尾随上了那位港商。她瞅准港商买货时与商店老板讨价还价的时机,再一次贴近那港商,将她的利爪伸进港商提包的又一个夹层中……
  刘光明的眼睛已经亮了!他知道,这是扒手亮招的关键时刻了,他已练就了这套眼功,这是十分过硬的本领,贼爪掠物之际,闪电般的几十秒,这当儿,他的眼球要保持着炽热的燃烧点。
  这是猎物落网的一瞬间,这是抓取人证、物证的几十秒,甚至只是几秒啊!
  天敌接近了猎物。此时,眼见那女人向港商身边一靠,一贴,而后迅疾将一柄极薄的刀片向那只鼓鼓囊囊的提包伸去,“嚓”的一下就将这位港商的提包割破。不到三秒钟,一沓子厚厚的钞票落在女人的手中,这一切简直像变魔术似的。
  马上逃离现场——女人“噌”地转过身子。
  但是,刘光明早已挡住了她的去路。她用力挤,刚刚侧过了身子,一只铁钳似的大手,早把她的手死死地钳紧了。只听手铐下落:“你被逮捕了。”
  拿下她的假发,摘掉她的变色镜,登时,现出一副男人原形,脖子上还有一颗赫然入目的豆般黑痣。是的,面前这个戴了假发的女人,正是那个臭名昭著的“斜眼狼”。
  “斜眼狼”这个曾在古城闹得满城风雨的大盗贼终于落网了。
  这之后,古城人们的口中又多了一个传奇人物,这就是咱们的火头军——刘光明。
  
  责任编辑 赵小勇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