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大槐树下的钟声
作者:张兴元
这是一棵百年巨槐,枝叶交柯,郁郁葱葱,像一把巨伞高举在村头。树上有一口铁钟,锈迹斑斑,还落满了灰尘和鸟粪,淹没在青枝绿叶间,一般人从此经过,很难发现。这口钟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用过它了,就连村民们也似乎把它遗忘了,此时突然响了起来,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大槐树下很快聚集起全村几百口人。老支书站在树下那块青石板上,向村民们发话说:“老少爷们,今天我打扰你们了。这个会本来应该由村支书和村委主任召集的,可他俩一个领着一伙年轻人到南方打工去了,一个到外边谈生意去了。现在有件急事儿,不得不把大伙儿召集来商量一下。”
老支书这几句话一下把大伙儿感动了。有人说:“看看,还是人家老支书,说话多中听啊,哪像现在的干部,动不动就发命令!”有人催促:“啥事儿,老支书?你还是咱村的当家人,你旗往哪里摆,俺就往哪里跟啊!”
老支书轻咳一声,说:“大伙儿可能知道了,喜娃子考上了大学,这可是咱村的光荣啊,咱村三十年没出过一个正牌的大学生,今年喜娃子给咱村的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他考上的是北京名牌大学!今年出了一个大学生,在他的带动下,明年后年就可能出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大学生来。咱大槐树村也许今后就能兴旺起来了。所以我说,这是咱村一千八百口人的大喜事,你们说是不是呀?”
村民们欢呼起来,把喜娃子推到老支书面前,也把爹推到大石板上,乱纷纷地说:“叫他爷儿俩介绍介绍咋考上大学的,俺也向他爷儿俩学学啊!”
老支书向村民们摆摆手,大伙儿又安静下来。老支书说:“喜娃子只是考上了大学,还没去上大学,现在还不能算是个真正的大学生。为啥呢?因为现在上学跟我那时候不一样,那时学生困难学校还给助学金哩,现在不同了,上大学要交钱,多少?八千块!喜娃子家里一时拿不出来,大伙儿说说,这事该咋办哩?难道咱村三十年出了个大学生就窝在这里了吗?”
老支书说到这儿,也激动起来。他挺了挺胸脯,提高声音,倾注出全部热情和气力大声向村民说:“老少爷们,大伙儿还没忘记毛主席他老人家那句话吧?我们要相信群众,我们要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现在咱村党的负责人不在家,就由我这个老党员出面吧!我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咱全村要是每人拿五块钱,喜娃子就能上大学了。现在五块钱算个啥?不过七八斤小麦罢了!咱不搞摊派,一切都是自愿,你拿一百不算多,你拿两角不算少,你不拿一分也不算你落后!大伙儿说说这样中不中?”
人们纷纷议论起来,一个个说:“老支书说得好,咱就这样办吧!”老支书从衣袋里掏出一大卷钱,在空中摇了摇说:“托改革开放的福,这几年我腰包里也有几个钱了,但不多,全年积蓄只有这五百块,我全拿出来给喜娃子作学费。能亲眼看到咱村出了个大学生,我打心眼里高兴啊!”
村民们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当场掏钱,有的急忙回家拿钱,有拿三十五十的,也有拿十块八块的。爹接过这沾着庄稼人的汗水和体温的钱币,对喜娃子说:“还不快跪下给乡亲们磕头,他们才真正是你的衣食父母啊!日后你若当了官,千万不能忘记庄稼人,不能忘记普通老百姓!”爹说着,先跪倒在地,双手抱拳,眼含热泪,向乡亲们连连拱手说:“谢谢,谢谢,谢谢乡亲们!”
喜娃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场合,他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他双膝跪地,看看老支书,看看乡亲们,这些普通的面孔普通的身躯多像这黄土地多像这大槐树啊!表面看来很平凡,其实,在中国真正称得上伟大的才是他们!于是,他深深弯下了腰,向他们跪拜下去,将手指抓进那片黄土,抓进那棵老槐树的根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