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世界政坛首脑沉浮之一演绎“夫妻总统”的传奇

作者:王志俊




  正值盛年的莫斯科索在政坛顽强发展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新的家庭。她跟工程师里卡多·格鲁韦尔结婚后,收养了一个男孩。
  受政治导师、前夫阿里亚斯的熏陶,米蕾娅·莫斯科索也迷上总统宝座。在她看来,夺得总统宝座既标志着自己从政的最高境界,也是为前夫还一个临终耿耿于怀的未了之愿。凭着这一强烈的信念,米蕾娅着手为总统竞选作准备。她联合其他三个小党,组成一个竞选联盟参加大选。为了改善阿努尔福党仅代表上层阶级利益的形象,以赢得更广泛的支持,她足足用了3年多时间,上山下乡,挨家挨户访贫问苦,听取选民的要求和建议,宣传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主张,深得广大选民的拥护。但她在这次大选中因缺乏经验和强大的财力支撑而以微弱劣势落选。
  第一次跻身大选虽然失败了,但米蕾娅并没有因此感到气馁和失望。相反,她从初试锋芒的失败中看到了自己的潜力,从而增添了再次竞选的勇气和信心。前夫阿里亚斯一生都追逐着总统宝座,为此历尽艰辛而终不悔,比较起来自己初次失利又算得什么呢?
  从1994年大选结束的那天起,米蕾娅便收拾行装,不顾天气高温和身体疲弱,再次踏上漫长的竞选征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米蕾娅的足迹踏遍了巴拿马的大地。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工人还是农民,无论是拥护她的人还是反对她的人,都是米蕾娅的谈话对象。她要让阿努尔福党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一起深入人心。
  在长途跋涉中,皮肤白皙的米蕾娅被太阳晒黑了,人也消瘦了。但是从所见所闻中,她深刻地认识了巴拿马社会。她了解到巴拿马财富分配不均,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广大民众强烈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米蕾娅也了解到,现政府所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虽然使国家的经济有所发展,但其负面效应也很明显;对外开放进程过快冲击了本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使大批原属于中产阶级的人破产了,生活水平下降了,他们也呼吁要求改革不适当的现行经济政策。
  为了迎战未来大选,阿努尔福党进行总统候选人初选,在党内深孚众望的米蕾娅以绝对多数当选,作为该党总统候选人参加1999年大选。基于对民情的深入了解,胸有成竹的米蕾娅果敢地提出以“改革这个时代”的口号作为竞选纲领的主导思想,并许诺把为广大贫苦大众谋福利作为竞选运动的宣传重点。
  1999年的新年钟声刚刚敲过,巴拿马各党派争夺总统府金钥匙的竞选活动便拉开了序幕。由反对党阿努尔福党等四个党组成的“为巴拿马而团结”选举联盟推举米蕾娅·莫斯科索为总统候选人,挑战由执政的民主革命党为主组成的“新国家联盟”推举的总统候选人马丁·托里霍斯。天下事竟然是如此巧合:执政党民主革命党的创始人是当年发动政变推翻阿努尔福、后来成为巴拿马军政府首脑的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参选人是他的儿子;另一方是最大的反对党阿努尔福党,该党创始人是阿努尔福,参选人是他的夫人米蕾娅。从1968年托里霍斯推翻阿努尔福到1999年刚好满30年,因此,此间舆论戏称这次大选是“两位故人30年后的继续较量”。
  这场世纪末的政坛大角逐十分激烈,双方都铆足了劲儿欲争头彩,并在最后阶段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在前几个月的多次民意测验中,“新国家联盟”总统候选人马丁·托里霍斯一直领先。但随着选举日的逼近,莫斯科索的支持率反而后来居上。细分析起来,个中道理非常明显,其基本原因是选民对执政党的经济政策不满意,民主革命党执政五年来政绩不佳,人心思变。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政治信号是1998年8月,在就是否修宪让巴利亚达雷斯总统连选连任的公民投票中,63.7%的选民投了反对票,致使民主革命党受挫,威信下降。托里霍斯见势不妙,忙看风使舵,在竞选活动的后期强调他”不是任何人和任何事的继承者“,想与民主革命党过去的政策和政绩脱离干系,可是未能消除许多选民对他的疑惑。而莫斯科索以变革为旗帜,有针对性提出发展生产、增加公共部门的就业、进行农村改革、消除贫困、减缓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和对外开放速度等主张,得到了中下层尤其是贫困选民的广泛支持。
  莫斯科索作为曾经三次担任巴拿马总统的阿努尔福·阿里亚斯的遗孀,在巴拿马社会中具有很大的感召力。阿努尔福虽然已去世11年,但他在巴拿马上层社会仍然有很大影响,他的追随者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全力支持莫斯科索,以求实现他们的愿望。而阿努尔福作为民选总统被推翻直至长期流亡海外,其坎坷际遇令人同情,这种同情又移植到他的遗孀莫斯科索身上,为她开阔了票源。莫斯科索作为巴拿马历史上第一位竞选总统的女性,也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钦佩之情,自然也得到很多妇女选民的喝彩。
  久经政坛风雨的莫斯科索此番已是第二次在大选中操练,她吸取了5年前在大选中败给民主革命党的巴利亚达雷斯的经验教训,整个竞选活动策划对路,组织严密,搞得深入扎实。她通过自己在商界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多方筹集资金,为大选注入了较多的财力和物力,广泛宣传竞选联盟的政策和主张,以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她本人也不辞辛劳,甚至带着伤病马不停蹄地游说于全国城乡。加上她出身贫苦,能体察民情,在选民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
  1999年5月2日,是巴拿马5年一度的总统大选开坛的日子。虽然早已进入雨季,几乎每天都要下大雨的巴拿马在大选这天却滴雨未降,天气格外晴朗,对米蕾娅·莫斯科索女士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因为那些上了年纪的选民步行到附近的投票站投票不会是一件难事。根据民意测验显示,在50岁以上的巴拿马选民中,支持米蕾娅的人数远远超过马丁·托里霍斯。
  据统计,75%的选民参加了投票,这在巴拿马总统大选史上是空前的。当晚投票结果显示,米蕾娅女士赢得了43%的选票而高居榜首,从而使她成为巴拿马历史上第一个女总统。
  “这是天意!”许多巴拿马选民在大选后这样评论说。
  莫斯科索在获悉大选胜利后心情异常激动。面对众多支持者的祝贺,她眼含热泪,用因连日竞选操劳而有些沙哑的嗓子,动情地说道:“他(阿努尔福·阿里亚斯)告诉我许多次,他生来就怀有使命,他不能未完成就死去。但上帝偏偏不让他如愿,早早带走了他。我想告诉在天堂的阿努尔福:我胜利了,他的愿望实现了。现在,由我来继续他未竟的使命。”
  
  当总统全身而退
  
  1999年9月1日,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53岁的米蕾娅·莫斯科索搬入巴拿马总统府苍鹭宫,作为巴拿马共和国第33届总统,她将执掌这个中美洲国家的最高权力到2004年9月。
  早在1941年,阿努尔福在执政时就曾颁布过一项关于妇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令,而他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半个世纪后第一个被选为巴拿马共和国总统的女性恰巧是他的夫人。
  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总统自然成了公众注目的焦点。呈现在世界媒体面前的米蕾娅个子矮小、貌不惊人。与巴拿马大多数妇女所不同的是,她皮肤白皙,满头金发。平时,米蕾娅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但人们并不难发现笑容背后的刚毅和不屈。由于政治浪涛的陶冶,她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口齿清晰,一点不像个50开外的人。
  新上任的女总统头顶上有着太多的光环。但最光彩的是,她代表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实现了几代巴拿马人为之坚持奋斗的理想。
  1903年,巴拿马独立后仅15天,美国便通过与其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取了修建和经营巴拿马运河的永久性权力,使运河区成了巴拿马领土上的“国中之国”。近百年来,巴拿马人民为收复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77年9月7日,当时的巴拿马政府首脑奥马尔·托里霍斯和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在1999年12月31日前美国从巴拿马撤出全部驻军并将运河归还给巴拿马。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