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一艺足供天下用——谢松岱与“一得阁”

作者:张建安




  清同治年间,安徽文人谢松岱自幼苦读经书,立志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先参加县试、乡试,获得秀才、举人名衔。紧接着参加会试。只要会试高中,一跃而为进士,谢松岱就可以出任官职,光宗耀祖了。为达到这一目标,谢松岱“头悬梁、锥刺股”,以一种无比刻苦的精神追求着自己的梦想。他从安徽赶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家境并不富裕,使他在京的日子备加艰难。然而他依然克服重重苦难,苦苦求索着。他坚信通过努力,必有好的回报。
  考试日期终于来临,各地考生云集而至,进入考场。所有的考生都是以毛笔书写,同时自带墨块,自己磨墨。谢松岱同样如此。
  考试气氛严肃紧张,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答卷,显得十分安静。然而,过一会儿,磨墨之声响起,此起彼伏。谢松岱也在答卷的过程中,突然发现砚台上已没有墨汁,只好停下笔来,开始磨墨。
  现场磨墨花费着考生宝贵的时间,有时候还打断思路,然而,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并未在意。
  数天的考试过后,便是紧张不安的等待。无数考生翘首以待,等待着命运的抉择。当然,人人都知道,科举是一座独木桥,走过去的人少,被挤下桥的人多。忧虑总是不时地侵袭着他们敏感的神经。
  漫长的等待后,揭榜之日终于来临。谢松岱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前去看榜。他仔细搜寻着,可是,榜上无名。他感到无比消沉,心情万分沉重。但他并不甘心。
  接下来是三年漫长的准备时间。因为清朝会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这就意味着谢松岱要在京城忍受更多的苦痛。等他再次进入考场时,恍然间觉得自己已苍老了许多。
  又是紧张的考试,又是安静的书写声,又是此起彼伏的磨墨声。
  谢松岱专心致志地答着卷子。墨汁又没了,他不得不重新磨墨。他有点紧张,因为收卷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他用力地磨着,突然,一不小心,有一些墨汁溅到了答卷上面,卷面出现了污点。
  时间紧迫,已不允许谢松岱更换答卷。他的脸顿时煞白,所有的希望就将伴随着这些墨点而烟消云散。因为封建科举考试中异常讲究卷面的整洁,往往许多才质兼美的文章因“脱字”(即缺字)等小毛病而被无情地淘汰。于是,谢松岱马上从这几个墨点中看到自己的悲剧。他心如死灰。
  他已分辨不出天地的颜色,只觉得周围一片灰色。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的想法悄然降临。
  经济窘迫的谢松岱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他突然想到:既然我受到研墨之苦,那么别的考生也一定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如果我出售一些磨好的墨汁,考生不争相抢购才怪呢。
  就这么一个想法,使谢松岱摆脱了科举的纠缠,他专心致志地研究起了墨汁。
  刚办起来的墨汁厂非常简陋,只有一间阁楼,所以起名为“一得阁”。谢松岱找了几个人帮忙,将做出的墨汁装入小容器里,在店中出售。每逢考试期间,谢松岱就派人带着墨汁到各省会馆考生的住地去推销,果然很受欢迎。专门生产和销售墨汁是一个创举,一得阁的生意蒸蒸日上。
  尝到了甜头后,谢松岱埋下头来下功夫研制好墨。他多方搜寻制墨的传统配方和技法,自行生产制墨的主要原料油烟和松烟。
  油烟通过燃烧油灯而成。就是将一间屋子门窗关紧,然后在里面点燃大量油灯,油灯上悬挂层层铁板。这样,过一段时间,整个屋子里便会乌烟弥漫,大量的油烟升腾,凝结在铁板上。最上层的称之为“云烟”,质地最好。中间的称之为“中烟”,最下层的被称为“落地烟”。这些烟被收集起来,便成为制墨的原料。松烟则是在院子里设置炉灶,燃烧松香而成。由于炉灶上安置的烟筒“拐脖”特多,所以烧出来的烟在烟筒内回旋盘绕,就是出不去,最后只能落在烟筒的内侧,也成为制墨的原料。
  获取原料后,一得阁又多方购置骨胶、芦盐等其他配料,与原料以一定比例混合起来,经过上百次研磨,最终制成上乘的墨汁。由于质量得到保证,一得阁墨汁很快名扬四海。
  谢松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待打开销路并积累一定资金后,他马上在著名的琉璃厂置办一座二层小楼,开设了一家“前店后厂”的企业,自产自销墨汁,很快蜚声京城,并销往各地。
  回想起自己的坎坷经历,谢松岱异常感慨。若不是那一个想法,若不是“研制墨汁”使自己摆脱科举,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
  他不无得意地总结经验,在店门上书写了一副“藏头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此联可供古今人士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