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湖畔徜徉

 

  当春水敲击着冰层,在大地上谱写春之歌时,天鹅婉转它优美的长颈,在它深情的回望中,巴音布鲁克草原春意渐浓。

  诗人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应当是“春江水暖鹅先知”,每年初春,迎着大地的第一抹绿意,旅居南亚,甚至远在黑海、红海、地中海的天鹅和雁鸥,就不远万里,来到位于巴音布鲁克的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生儿育女、繁衍栖息。
 


  “巴音布鲁克”,蒙语的意思是丰富的山泉。天鹅湖是巴音布鲁克七个湖泊之一,位于大尤尔都斯盆地中部,东西长30公里,宽10公里。海拔2400米,蜿蜒曲折的开都河,在盆地中勾画出绿水逶迤、芳草迷离的人间仙境,周围连绵的雪岭冰峰,构成了天鹅家园的天然保护屏;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天鹅栖息、繁衍地。

  在地域辽阔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宛如银练的开都河在大地上肆意盘旋,滋养出地势平坦、水草丰美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这片总面积近2.4万平方公里的高原牧场,是我国第二大草原。

  远在2600年前,巴音布鲁克就是姑师人的游牧地。一望无际碧绿的“酥油草”,喂养了被誉为“龙驹”的焉耆马,这些草原之宝桀骜不驯,生来具有自由、奔放的灵魂。

  当马蹄嗒嗒踏破草原的沉寂时,万马奔腾,卷起阵阵狂涛,那是马背民族写在天地之间的交响诗,大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自豪。
 


  每到仲夏时节,草原上绿草如海,鲜花如潮,天上的白云、地上的畜群,像朝雾一样飘荡,一座座蒙古包就像盛开的雪莲。

  巴音布鲁克的蒙古人牢记着渥巴锡汗的英名。1771年1月,渥巴锡汗和他率领的蒙古土尔扈特、和硕特等部落,不堪俄国沙皇的欺凌,从伏尔加河流域出发,踏上了东归祖国的路程。

  回归之路走得如此艰辛,让土尔扈特人饱受精神重创,他们需要一个超度亡灵、寻求灵魂慰藉的地方。1888年,渥巴锡汗的第七代玄孙巴彦盟库在位时,决定修建藏传佛教庙宇。他耗费巨资在巴仑台修建了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寺庙。土尔扈特人叫它“夏尔苏尔”,意思是“黄庙”。

  巴仑台黄庙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黄庙常年祥云缭绕,香火鼎盛,每年举办五次大型佛事活动。

  经轮常转,愿时空流转日月常新;幢幡高悬,愿高天厚土永世平安。

  丝绸之路在焉耆一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遗迹。在焉耆县城附近,有著名的锡克沁千佛洞,锡克沁又名七格星,由南、北大寺和石窟群三大部分组成。在依丘开凿的12个石窟内,残存的壁画和佛像法相庄严、姿态雍容、造型典雅,是公认的艺术珍品。

  在辽阔的新疆,不只有大漠孤烟,也还有沧海月圆。在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有一片浩瀚的水面,它就是号称“西塞明珠”的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湖面海拔1048米,面积上千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博斯腾湖是我国四大芦苇生产基地之一,曲曲折折、形如剑戟的芦苇丛,不仅为造纸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也为湖面铺设了锦绣画屏。湖面上,美丽的天鹅和各种鸥鸟翩翩起舞,遨游长空。
 


  浩大的博斯腾湖被分成若干水面,它们各有特点,风姿无限。莲花湖有西子湖的千种风情,相思湖有莫愁湖的万般柔婉。

  乘摩托艇在湖面上冲浪,会让人生出天高水阔、人生几何的痴想。

  在夏季灼热的戈壁滩上,大自然为人们预留了一块清凉世界。当人们驾船乘伞、轻巧地掠过水面的时候,当浪花亲吻着情人们的足迹的时候,当水波辉映着孩子们蓝色的梦幻的时候,我们真搞不懂,是水因人而鲜活,还是人因水而生动。这是美妙世界里一个淡蓝色的梦境,它潇洒自在,浑然天成。

  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