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金山银水

 

  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区,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坐落在这里。它毗邻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受西风带和北冰洋冷湿气流的影响,降水丰沛,水系纵横。原始林带、田园风景与草原文明,共同组成了令现代人魂牵梦绕的秘境。

  喀纳斯河谷,空气清新纯净,如歌的流水萦绕着童话般的图瓦村,村里居住的蒙古族图瓦人,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他们使用的语言属阿勒泰语系,相传其祖上曾属于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
 


  村里的额尔德什老人,能把一种长在水边的粗大芦管,制成奇特的乐器苏尔,用它吹奏出万籁和谐的清音,千年流水的神韵。

  图瓦人生活在一片上天恩赐给他们的净土里,除了风花雪月美丽的影子,他们的灵魂不染任何世俗的污迹。

  在莺飞草长的春季,马、牛、羊们都撒着欢地吃草,鼓胀的奶头就流成了小溪。图瓦人就用最原始的炊具,把发酵的奶做成奶酒和奶酪。

  对每一位光顾家门的客人,图瓦人都会献出自己的真心,他们总是捧出奶酒,端上抓肉,让你感受久别归家的自在与兴奋。

  喀纳斯的春天美得令人心颤。草原仿佛是铺开了一张巨大的花毡。
 


  在一片花海中徜徉的游人,不期然就会与转场的牧人相遇,他们总会频频举起相机,忘情于这片远离尘嚣的牧歌诗意。

  令人心醉的绿色,染绿了人们留恋它的眼眸,也染绿了行走在林间的马蹄。山林深处那一泓牛奶似的白湖之水,总是让那些渴望亲近它的人,领受到水与灵魂的某种默契。

  喀纳斯干净、透明、清新、纯正,它的存在就在于告诉人们,人类曾经有过多么美好的栖息地。

  流连在喀纳斯水边,望着水中清晰的倒影,人们会产生意识的朦胧,仿佛灵魂已脱离了世俗的羁绊,进入了天堂的胜境。

  人在景中,景在心中,心在自然之中,自然存在于天地万物的和谐之中,这就是美的情境。

  喀纳斯有中国海拔最低的山岳冰川,山坡上长满茂密的落叶松、云杉、冷杉、新疆五针松等珍稀树种,是南西伯利亚泰加林带在我国唯一的自然延伸地。

  喀纳斯湖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188米,是中国最深的高山淡水湖泊。站在海拔2000多米的观鱼亭上,人们能居高临下地窥探喀纳斯湖怪的秘密。

  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图瓦人曾见过目光如炬的湖怪,它能把一匹马当成自己的美食。有人说,在晨光微曦时,曾看见过湖怪小山一样的背脊,它搅起的水柱足有20多米。喀纳斯湖到底有没有湖怪,始终是个谜。

  额尔齐斯河像一位睿智的老者,以稳健、舒缓的步履,汇集起20多条支流,在中国境内行走了546公里,奔向了世界的北极。它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有植物1172种,野生动物39种,鸟类117种,万物竞生,浑然天成,保存了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阿尔泰地区享有“金山银水”之誉。
 


  位于市区的万亩白桦林,在秋日里披上了金色的外衣,那飘落的黄叶如音符一般,奏出了大自然轮回流转的旋律。

  在三道海子附近,有很多神秘的动物岩画:长了大角的怪羊,生着鸟嘴的神鹿等。

  阿勒泰在两汉时期是北匈奴的游牧地,唐朝时归属北庭都护府管辖。遥想当年,成吉思汗统帅蒙古大军横征欧亚,曾经6次翻越阿尔泰山,在三道海子附近,他的军队曾搭起过上千顶营帐。著名的成吉思汗石筑大道,车辚辚、马萧萧,飘掠过多少西征大军风尘仆仆的战袍?

  死于征战的成吉思汗,到底埋在哪里始终是个谜。那形似小山的石堆墓,是否为人们寻找皇家墓冢提供了的遗迹呢?
 


  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内陆河是乌伦古河,它的尾闾在福海附近形成湖泊,这就是总面积为1032平方公里的乌伦古湖。

  乌伦古湖有“准噶尔明珠”的美誉,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也是新疆重要的渔业基地。每年从湖中捕捞的鲤鱼、雅罗鱼、鲫鱼等,可达上千吨。

  阿尔泰山,蒙语的意思是“金山”,它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各国的界山,自西北向东南在中国境内绵延了500多公里。山中不仅黄金储量极大,还蕴藏着宝石、云母和各种贵重金属。冬天的白雪掩盖了阿尔泰山的华美、富贵,却赋予它一种玉洁冰清的姿容。

  阿尔泰多达26万公顷的山林,在厚厚的雪被下,安静地进入了一个幽蓝的梦境。

  源于蒙古的草原丝绸之路,沿阿尔泰山西行,在伊犁同丝绸之路北道会合,通往中亚。

  冬天,阿勒泰山区的哈萨克族人,要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环境里生活。但是这里的人们并不寂寞,因为他们从来不乏生命的欢乐。揣上奶酒,坐上雪爬犁,就信马由缰地跑吧,懂事的马儿会循着歌声,帮你找到老友新朋。

  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