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下篇)名著排行榜
社会学大纲(4 次)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3 次)
中国哲学史大纲(3 次)
訄书(2 次)
美的历程(2 次)
美学散步(2 次)
新理学(2 次)
严复集(2 次)
中国伦理学史(2 次)
中国哲学史(2 次)
首批推荐3 本
《社会学大纲》
李达(1890~1966)
上海笔耕堂书店1937 年初版。
李达,号鹤鸣,湖南零陵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后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工作。1949 年后担任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等职。著有《现代社会学》、《货币学概论》、《社会进化史》、《实践论解说》等。《社会学大纲》是李达多年研读马列哲学经典著作的成果,原计划写六篇,出版的是前五篇。第一篇阐述唯物辩证法;第二篇阐述历史唯物论;第三篇阐述社会的经济构造;第四篇阐述社会的政治结构;第五篇阐述社会的意识形态。作者是目的在于,“这一部《社会学大纲》是确能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历史观,并锻炼知识的和行动的方法的。因此,我特把这本书推荐于战士们之前。”该书在中国第一次以教科书的形式,详尽而严整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毛泽东称赞它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的哲学教科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1893~1988)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年《梁漱溟全集》第一卷。
中国第一部运用比较法研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之作。根据梁漱溟先生1921 年在济南所作两次讲演记录稿整理而成。全书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第三章,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下);第四章,西洋、印度、中国三方哲学之比较观;第五章,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作者认为,人类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有三种模式,即西洋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这三种文化是三种根本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表现了三种不同的“路向”。西洋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印度文化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这三种文化又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三步骤:第一步是西方文化,第二步是中国文化,第三步是印度文化。从西方文化的兴盛转向中国文化的复兴,从中国文化的复兴转向印度文化的再盛,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向。《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构造的文化哲学理论,在当时中国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对20 世纪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1891~1962)
商务印书馆1919 年初版。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其治学方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对学界颇有影响。《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他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编写的。原计划撰写上中下3 卷,但正式出版的只有上卷,12篇,另有附录1 篇。
该书阐明了哲学的对象和哲学史的目的,以校勘、训诂、贯通的方法,整理了中国哲学史史料上的一些问题,破除了一向以儒家为正统的旧哲学史观,平等对待各派哲学,以构建新的中国哲学史的框架,成为近代第一部用西方治学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著作,在哲学史研究领域里有拓荒之功。
二次推荐7 本
《訄书》
章太炎(1869~1936)
中华书局1958 年版。
章太炎,名炳麟,因慕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顾炎武原名绛),别号太炎,是著名的经学大师、思想家、革命家。他毕生注重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著述颇丰。
訄,是迫的意思,意即这部书是迫于严峻时局而说不得不说之话。《訄书》是一部论学论政的论文集,收文50 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章太炎在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
李泽厚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评论说:“《訄书》每一个议题大都联系历史,引古证今,它比《盛世危言》、《变法通义》之类就事论事的时论,具有更多的理论学术色彩。然而也就在这种佶屈聱牙的古文词中,又居然包含着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介绍和解说,它比《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之类有更明白的政治内容。”
《美的历程》
李泽厚(1930~)
文物出版社1981 年第一版。
中国美学史研究专著。作者李泽厚,当代美学家。《美的历程》共10章,为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全书通过对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新发现的考古实物的考察分析,描述了从艺术起源的远古时代到清代为止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展的历史行程,提出了审美心理的“积淀说”,书中多有创见,对研究中国古代美学具有启迪意义。
《美学散步》
宗白华(1897~1986)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美学论著。收入作者1920 年至1964 年所写的美学与艺术、文学论文22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美学和文艺的一般原理,第二部分为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论,第三部分为西方美学史和西方艺术论,第四部分为诗论。
本书探讨了中国古代绘画、音乐、园林建筑中的美学思想,以道、舞、空白概括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从对中国诗、画空间意识的探求,阐明中国和西方审美意识的差异。作者娓娓道来,使读者在散步似的悠闲中品味深刻的艺术哲理。
《新理学》
冯友兰(1895~1990)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冯友兰,号芝生,河南唐河人。冯氏学贯中西,思融古今,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人生哲学》、《中国哲学史》上下卷、《贞元之际所著书》、《中国哲学史新编》一至七卷等。其学术著述总集汇编为《三松堂合集》。《贞元之际所著书》六部,作于抗战初期,宗旨在于“以志艰危,且鸣盛世”。《新理学》即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冯友兰新理学哲学体系的总纲,最能代表1949 年以前著者的哲学思想。
《新理学》由绪论和理、太极;气、两极、四象;道,天道;性、心;道德、人道;势,历史;义理;艺术;鬼神;圣人等10章构成。著者以西方新实在论、逻辑实证论,对程朱理学作了改铸,建构了一个称为“新理学”的哲学体系。冯友兰著《新理学》等《贞元之际所著书》,诚如贺麟所说,“引起国内思想界许多批评,讨论,辩难,思考,使他成为抗战期间,中国影响最广、声名最大的哲学家。”
《严复集》
(清)严复(1854~1921)
中华书局 1986 年王栻主编。
严复,福建侯官(福州)人,清末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提倡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用以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翻译的《天演论》等一批西方学术名著,倡导民主与科学,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严氏译著收入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的《严译名著丛刊》。《严复集》收录了严复的生平著述,译著只收《天演论》一书和《鸦乘羊者》一文。共5册。第1、2册为诗文,第3册为书信,第4册为按语,第5册为著译、日记、附录。附录部分收录了有关严复的碑传年谱等。该集是目前收录最齐备、考订较精详的严复著作集,为研究严复思想的重要资料。
《中国伦理学史》
蔡元培(1868~1940)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年出版。
中国第一部运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观点和治学方法研究中国伦理学史的著作。蔡元培著。1910年初版时用其夫人黄世振名,署名蔡振。全书分绪论、先秦创始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4大部分,概述中国伦理思想的沿革。列叙了从孔夫子到王阳明共28位思想家的伦理学说。有附录3篇,分别叙述了戴震、黄宗羲、俞正燮3人的伦理观点。该书对推进中国伦理学研究起了很大作用。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1895~1990)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三松堂合集》第2卷,1989年《三松堂合集》第3卷。
《中国哲学史》为冯友兰30年代的力作,是中国第一部运用近代哲学观点撰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专著。当时被教育部定为大学教育用书。全书分两篇。第一篇,子学时代,叙先秦诸家至董仲舒之前的哲学,共16章。第二篇,经学时代,叙董仲舒之后至清末民初的哲学,共16章。作者还在诸论中对哲学、哲学家及哲学史、中国哲学的特点发表了重要的观点。陈寅恪评论此书“取材精审,持论正确。自刊布以来,评论赞许,以为实近年来吾国思想史之有数著作。”
三次推荐书目
大众哲学艾思奇(1910~1966)
近代唯心论简释贺麟(1902~)
科学与人生观上海东亚图书馆编论道金岳霖(1895~1984)
论道集陶希圣逻辑指要章士钊(1881~1973)
矛盾论毛泽东青年的四个大梦吴静吉十批判书郭沫若(1892~1978)
实践论毛泽东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杜维明(1940~)
新人口论马寅初新人生观罗家伦新唯识论熊十力(1884~1968)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侯外庐(1903~1987)等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1903~1987)
中国思想研究法蔡尚思(1905~)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1907~)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1895~1990);涂又光译中国哲学史通论范寿康(1895~1983)
哲学概论
陈大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