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野人先生传》 易顺鼎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曹野人先生传  清·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

中国近代诗人。字实甫,又字中硕。湖南龙阳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年少时曾有神童、才子之称。一生好游山水,作诗近万首。曾学谢灵运、谢朓、杜甫、皮曰休、李贺等人的风格、手法作诗,尤以学温庭筠、李商隐的诗最多,也最好。他写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笔法巧妙过人。古诗体中有一些可称为雄伟之作。但也有些在严肃的题材里浓染桃色,诗风浮艳。著有诗集《丁戊之间行卷》,《四魂集》等20多种,大都收入《琴志楼易氏丛书》中。

易顺鼎

(1858~1920)

近代诗人。字实甫,又字中硕,自署忏绮斋,又自号眉伽哭庵一厂居士等。湖南龙阳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议,反对割辽东与台湾,“揖盗于门内”。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历任道台。辛亥革命爆发逃居上海,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被任为代理印铸局长。袁帝制失败,易顺鼎愈益纵情于歌楼妓馆。

 易顺鼎幼有神童之目,稍长有才子之称。十五、六岁时即刻印《心室悔存稿》。与程颂万、曾广钧称“湖南三诗人”。一生作诗近万首。自言生平好游山水,所为诗,“行役游览之作居其大半,而山水诗居多”。此外也多为咏物、艳情之作。其诗学大小谢(谢灵运、谢),学杜韩,学长庆体,学皮陆(皮曰休、陆龟蒙)、李贺、卢仝,而以学晚唐温李(温庭筠、李商隐)者为最多、最好。作诗好尚巧对,认为“以对属为工,乃诗之正宗”,“无工巧浑成对仗,竟可以不作诗。”讲究属对工巧,隶事精切,设色奇丽,用意新颖。他的诗有一些小巧过人之处,但诗风浮艳,有时在最严肃的题材里也浓染桃色。如咏苏武:“汉节持来气懔然,柔乡岂意在冰天,当时若使无胡妇,苏武争经十九年。”所以柳亚子《论诗六绝句》说“易樊淫哇乱正声”,未为过论。他的古体诗则有一些恣肆之作,张之洞曾评其《万杉寺五爪樟》“雄伟恣肆”,赞为“奇作”。

 诗集有《丁戊之间行卷》、《四魂集》、《摩围阁诗》、《蜀船诗录》等20几种,大都收入《琴志楼易氏丛书》。病逝前又排比钞辑,印成《琴志楼编年诗录》12卷,《琴志楼游山诗集》8卷。

  易顺鼎,湖南汉寿人,清光绪举人,官至广东钦廉道,是近代一位著名诗人。易有一副自题寓庐的对联:三闾大夫,胡为而至此;五柳先生,不知何许人。“三闾大夫”指屈原。屈原本来任楚怀王左徒,后被罢官,只任三闾大夫。三闾大夫是管理公族谱牒、主持宗庙祭祀兼教育公族子弟的一个闲职。有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五柳先生”是陶渊明笔下的人物。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而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易顺鼎此联是以屈原、陶潜自况的。

易顺鼎(1858-1920),中国近代诗人,字实甫,又字中硕,号哭盦[an1],湖南省龙阳[今汉寿]人。光绪举人。清末官至广东钦廉道。中曰战争时属主战派,曾两度到台湾为抗战奔走。袁世凯称帝,任代理印铸局局长,诌事袁子克文。诗才绮绝,尤工裁对;博采各家,不喜用僻典。也作词及骈文。有《丁戊之间行卷》、《四魂集》等传世。

曹野人先生传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益阳县志》)。远祖官益阳,占籍焉。曾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先生诵其清芬,记睹淹博(《通源集曹氏序》)。性敏慧,下笔成文。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以为古岸奇特(《益阳志》)。入益阳县学,甫冠,即食廪饩。席先业,资甚丰,一旦叹曰:“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宗贵之场而已乎?”遂弃家资,薄举子业,避地读书,殚心濂洛,作乐饥之文以自勉。乐饥者,非以饥为乐也,乐其所乐,虽饥而乐自在也。其文云云,大抵皆言刻苦自修,淡名利,寡嗜欲,以蕲及于‘乐天知命’者之所为(《曹氏序》)。又好读仙佛家书,久之,自谓有得(《益杨志》)。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乡里目为异人。然志在用世,言事深中时弊,上邑令张际熙书数千言,穷治乱之原,具忠爱之志,蔡忠烈尤重之(《曹氏序》)。谓其理论至是,欲为下拜(《益阳志》)。盖生平知己,忠烈一人而已。事亲孝,以天下大乱,患无以其全母,每囊沙于足而行,人或以为狂(《曹氏序》)。崇祯癸末,流贼张献忠至,负母急走二百里外,得免(《湖南通志》)。色养慎终(《通源集沈求序》)。后自髡其顶(《通志》)。初先生美风度(《曹氏序》)。无须,遇髯道人,脱其须赠之,遂美髯焉(《益阳志》)。顺治甲申仲春卒。山东人许尚忠者,好道,与友,隐居鲁山之丹霞洞,以是年遇髯僧奇其语,师事之。僧深穆寡言,间姓氏里居,不答,居三年始去。以所说经为一书,授尚忠(《通源集》);复留一褐,署“楚益阳曹氏行尸”。康熙甲辰,尚忠官常德,以丈量役至鹿溪,宿曹氏,初不知即先生家,见案头有稿本,署“曹宗先野人著”,与《通源集》无异也。大惊,讯之,始知所师事者,即先生化身矣(《通源集》许尚忠序)。

  易顺鼎曰:先生书未显于世,世亦莫知先生;顺鼎尝取其书而读之,所推究性命之原,万物之理,精微奥衍,非深造自得,不能言也。旧志载先生事,自崇祯癸未负母避流贼后,遂无可考;但云晚年髡其顶而已。余考许序而知先生卒于甲申明亡之年。又考沈序而知先生之母亦必没于癸未甲申之间;先生之卒,即在母没之后。乃叹先生之髡也,其忠也;死也,其孝也;死而不死也,其仙也。盖纪载不详,其奇迹彰,而庸行反隐矣。嗟夫!古无神仙而不忠臣孝子者;而忠臣孝子又何必不神仙乎?忠孝者大节,儒墨者假名;但论忠孝,何分儒墨?旧志与其家乘,乃斤斤焉以其奇迹为讳,而又不深求其庸行大节之所存,抑何左哉?


创建时间:2006-2-1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