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班级命名:班集体建设新途

作者:成旭梅




  基础教育面临的窘境在于:学生个体意识突出,集体观念与公民观念散漫;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等候依赖的心态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淡漠。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级命名”的最大意义在于:把个人的生存意义转化为集体存在意志,这是和谐教育与价值教育的一个必要内容。
  
  《温州中学“班名命名”实施办法》(2007年11月修订)
  一、“班级命名”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班级自命名,
  第二层次为学校授名。
  凡受学校授名班级,其班名(附班主任、学生名册)、班旗可对外使用,并列入校史馆档案。
  二、班级自命名规范:
  1.召开班委会、团支委会、班会,集体决定班名。班名要体现班级特色,体现时代精神,通俗易懂,具有激励意义。
  2.制定行动纲领报年级段、政教处、校党委、校长室备案。
  3.班名向全校公布,并陈述命名理由。
  三、学校授名条件:
  1.基本条件(基本条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①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见《温州中学学生手册》),行为规范和宿舍管理的各项检查指标均达到良好水平,在授名前半年内无较大违纪行为。
  ②学习认真,学风良好,学年学业成绩优秀。
  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达100%。
  2.特殊条件:
  ①定期举行班委会和主题班会,研究总结“行动纲领”的实施情况,且至少有一次在全校公开展示的主题班队活动。
  ②班集体巩固,思想道德风貌良好,且有具体事例。
  ③具备承办学校活动的经历,且承办活动组织得力,深受学生喜欢。
  ④在学科竞赛、体育、文艺、社会实践、班级特色文化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四、授名程序:
  1.在班级自命名半年后,如条件具备,由班委会向校长室提出学校授名申请。
  申请材料有:申请报告、班委会会议和主题班会记录(或材料)。
  申请材料由班主任签署意见后有效,报年级段和政教处。
  2.由政教处组织学校班名命名评委会。评委会由德育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政教处正副主任、年级段长、团委书记、学生会代表两人、学生代表两人。各评委接到初评通知后在5天内对各申报班级进行独立考核。
  3.申请授名班级在学校初评前5天将自评报告一式十份送交评委会。评委会各成员独立审阅自评报告。
  4.评委会组织申报班级现场陈述报告会。各申报班级代表进行五分钟现场陈述。陈述内容包括常规管理、班级活动、师生风采、学风建设、特色文化等(可以由多媒体辅助),要求内容详实,突出特色。各评委会成员进行无记名投票,按赞成票数的高低决定现场陈述环节的初评结果。
  5.班名命名评委会成员综合各班级的班风学风、常规管理成绩、现场陈述评定结果,合议评定授名班级(原则上命名班级不超过申报班级总数的一半)。初评结果报校长室审核批准。
  6.校长室召开表彰大会,授予证书和锦旗。
  
  班级命名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此摭取两点简陈如下:
  班级命名活动的第一个有效刺激是主体意识与公民意识的激发。
  活动的初始阶段,可以首先举办一个班会,进行总动员,并策划活动的具体方案。作为班主任的我特意回避了这次班会,我希望学生能在一个更自主的空间里展示他们的愿望与创造力。班长很成功地主持了班会,最后达成共识,一致决定就以我的名字为班级命名——旭梅班,并洋洋洒洒写下命名缘由,总结为:以“旭梅”为名,表书生之志,直面人生,于挫折间不失朝气本心,韧若冬梅,势敌晓阳!
  他们为这样创造性的决定得意,并希望这决定能给班主任——我一个惊喜。这也是班集体优化建设与师生良好互动的开始。
  学生对这项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他们第一次察觉了“集体”概念的意义。班级与自己息息相关,个体智慧与个体行为可以提升班级的意义与价值——他们从中感受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力量。有一个孩子在讨论中以《拯救大兵瑞恩》与班级命名相类比,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意义体现出来了,一个集体的意义也体现出来了。宏观抽象的集体教育在微观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具体可感的体验。
  在和平时期,学生对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坚持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是熟悉却冷漠的,爱国主义在学生心中引起的共振单薄脆弱,传统的忆苦思甜教育基本落空,我们不可能期望学生以刘胡兰或雷锋其时的政治激情来面对当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多元形态,更不可能期望物质丰富甚至过剩时代的学生回到长征、回到我们旧时的记忆中而唤起艰苦时期的公民自觉。如果我们以旧有的一套爱国教育方式强制学生接受并转变,效果只会适得其反。追求自由、幸福与安逸是人的权利,也是大同社会目标,我们没有理由去拒绝和否认这种发展性的追求,所以,通过具体而微的公民教育方式调动公民意识,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宏伟目标,是现今基础教育阶段的较优选择。公民教育的最大好处就是把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具体联系起来。留美学者林达先生在《你很重要》一文中介绍美国的公民教育:前言里引用了一位哲学家的话:“了解你自己。”意在指出,你要做个好公民,先要了解你自己。第一章,从“你:一个人”开始,谈“一个健康的人”“你和你的个性”“和他人相处”,直到“做个好公民”。第二章是“你:一个学生”,谈“学习能力的不同”“改善你的学习”“清醒的思考”。第三章是“一个家庭成员”,谈的是“家庭是不同的”“家庭的问题”“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第四章才是“你:一个公民”,谈“你生活中的政府”“政府存在的理由”。可以看出,美国的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与具体的个人的生命及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爱国从爱自己开始,认识国家的意义从认识自己入手,爱集体与爱自己是一体的。班名命名活动正是在微观上切合了公民教育的理念,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权利、责任与义务,也意识到自己被集体认可与需要的存在意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将首先与自己的利益有关,班级的发展将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这样具体可感的教育避免了在集体的名义下,其实没有任何公共意识,没有权利意识,也没有责任意识的教育的失误。
  在后来的管理过程中,班级将自然形成和谐的氛围。尽管我们是一个高二新组建的班级,但通过此活动很快很自然地以“责任主体”意识将学生聚合在了一起。师生间的互动非常融洽。学生对学校相关制度的抵触相当少,班级的行规管理与寝室管理得分在平行班中名列前茅。
  通过班级命名活动,实现了尊重平等与纪律规范之间的协调,基本解决了因管理制度缺陷导致行为的“外控”缺乏、教育不得力导致行为的“内控”缺乏的学生行为失范问题。
  班级命名活动有利于刺激班级特色文化内涵与正确价值评判的形成。班级文化是班级物质信息、精神信息、行为信息的集合体。它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同时,班级又是一个文化场,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活动都渗透着文化气息,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正是“文化使人成为人”。
  因此,班名命名启动程序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这是我班首次班名命名班会的共识之二。
  
  《高二(14)班文化建设计划》
  一、班级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建构
  1.班训的拟定与阐释。以清华校训为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志高远,志在建树人文天下。
  2.班干部的民主选拔与培养。
  3.迎新联欢班会。
  二、读书活动
  1.宗旨:“读好书、修素心、做好人”。
  2.捐书、购书柜。
  3.晚自修前5分钟进行一日一书、一日一见闻评点。
  4.书评:阅读与写作是生活的体悟,试将读书感悟转化为思想。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