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校园偷窃事件的查处
作者:邹卫林
但校园偷窃行为具有隐蔽性,多是受害者反映,怀疑某人所为,而我们面临的是未成年人,必须特别顾及学生的尊严,就算有人亲眼看见,若当事人否认,我们也不能硬逼,何况大多时候只是怀疑。我们必须保证任何学生不受到伤害,否则极可能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如何确定嫌疑对象,如何让他主动说出实情,认识错误,是查处此类事件的重点和难点。
一、尊重理解学生,用爱心宽容学生的错误
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这句话。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孩子,犯错误在所难免,为学生引路,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道理就这么简单。作为教师只能是接受孩子犯错误的现实,想方设法用爱心铺就一条正道,把学生引过来。任何抱怨都是无谓和多余的。这是查处此类事件的根本前提。
二、寻找怀疑对象
1.察言观色
青少年偷窃行为由错误认识所支配,与不良情绪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动机很多,较为普遍的是为了满足物欲,有时根本不加考虑。当偷窃成功后,因为害怕被人发现,老师调查此事时,显得尤其不安;听到有关的事情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心慌、心虚、脸发红,因此察言观色是我确定对象的首要方式,充分利用被窃事件情景或物品刺激被调查对象,仔细捕捉一些细微的变化。此方法对初犯者非常适用。
案例1:新学期开学不久,某日教师开会,办公室空无一人,一教师价值800多元的MP3在办公桌上被窃。
MP3刚兴起之时,价值不菲,被人顺手牵羊的可能性较大。我校近几年,新生入学时,总要发生几起偷窃事件,新生作案的可能性较大。
我决定以安全教育为出发点,从七年级新生入手,运用案件情境刺激学生,观察学生对事件的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1、案件经过。(尽可能详细)2、案件犯案程度。(已触犯法律,可以由公安局立案调查)3、学校态度。(暂不打算报案,请全体学生提供线索,协助调查)4、事件危害。(希望全体学生洁身自好,同时做好防范工作)
一般情况下,学生听到这类事情的反应是惊讶、好奇,想知道究竟,所以肯定盯着老师,认真听。前两个班的学生反应正是如此。当到第三个班级,以同样的方式讲述时,一学生却只顾埋头写作业,从我注意到他起,一直没抬过头,而且脸发红。第四个班级也没发现异常。于是我把他找到办公室,先不急于问话,而是观察他的行为表现。当各种异常反应暴露无遗时,剩下的就是如何引导他说出实情了。
2.现场勘察
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对现场、人、物等进行仔细勘察,有助于确定对象。
案例2:某日,晚上就寝前,一学生洗漱时把衣服扔在床上,返回时发现兜里的钱不见了。到现场了解得知,当时宿舍没有离过人,有多人一直卧床看书。
我根据床铺摆放位置假设,要不被人发现触及衣服,哪个位置最容易得手?谁在此位置或谁最有可能到达此位置?再辅以“察言观色”进行判断。
案例3:德育处办公室多次现金被窃(因学生买校徽常有几元散钱)。现场勘察:门窗完好,用钥匙开门的可能性极大;钱每次都没拿完,极可能是学生所为。我费尽心思,却无处下手,多次在办公室值班到深夜,也无结果。某日又传有人进入该办公室,钱又少了几元。我再次勘察,突然发现电脑桌前一片痰迹黑(多次积累所至),打开电脑查看,发现QQ有陌生号码登录过。
至此可以设想:有学生因迷恋上网,弄到了钥匙方便进入该室,顺便拿几元钱零花,且有爱吐痰的坏习惯。
于是我以卫生检查为名到各班,注意寻找课桌旁有痰迹的,再向其他学生询问他们的QQ号码,号码对上后,找出对象,剩下的就是如何让他们说出实情了。
3.固定询问相同问题,寻找线索
对象为多人的情况下,让不同的调查对象回答相同的几个问题,从回答中辨析哪个学生的回答不真实,然后着重针对他的陈述,寻找漏洞逐一戳穿谎言,当他无法自圆其说时,趁势引导,使其说出实情。
这中间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笔录或录音:调查结束后,向学生重叙笔录,无异议要求学生签字,最好采用录音。
(2)说明调查的目的及要求:目的是为了不让同学遭受损失,也不让有偷窃行为的同学越陷越深。要求所有学生如实回答老师的问题。特别提示学生:问题都一样,如果多人的陈述相似,某人的陈述有异,这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不要企图以谎言蒙混过关,因为谎言很难说圆,越说漏洞越多,何况你们还是小孩子,根本无法做到自圆其说。
(3)隔离调查:一人一处隔离,调查期间不许相互联系。一是为了防止多人协同作案时“串供”。二是为了防止当事人听到他人提供的信息对自己构成“威胁”时,掩盖事实,给调查带来更多的麻烦。三是为了保护被调查学生的权利和隐私,防止因调查使同学之间产生矛盾。
(4)事先设计好调查内容:原则上紧绕案件,但更要设计一些无关的问题,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以便更好地“察言观色”。
(5)注意问话的方式:在没有任何证据或疑点时,采用含糊提问。含糊提问可以在多人的回答中,提炼出更多的、有利于事件切入的信息。如“今天你做了哪些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事情”“你还有事情遗漏了,因为有一位同学提到过,请你想仔细再作补充”。在证据确凿、判断准确的情况下,采取准确提问,让学生在你面前放弃“反抗”,并对你产生敬畏。如案例3中提到的,QQ号码对上的学生站在我面前时,严厉的一声“把钥匙拿来!”让学生几乎懵了,以为老师什么都清楚了。
(6)要求提供证明人:验证其所言是否属实。如某个时间段你在哪?在干什么?跟谁在一起,或谁能为你证明?
(7)防止不良影响:不管有没结论,为了防止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要求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事后不再议论此事。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回答时,他不一定明白老师调查此问题的用意,而肇事者在牵扯到与案件有关的情境时,就会出现谎言,辅以“察言观色”,在一轮问话后,就能较清晰地判别出谁的谎言较多,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可再次询问他已经回答过的、被认为有疑点的问题,并针对他陈述中存在的任何疑点提出新的问题,要求其补充说明。在同学之间不由此产生矛盾的前提下,可以当面“对质”以澄清事实,层层逼近。若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含糊不清、语无伦次,甚至否定自己之前陈述,并出现“察言观色”可发现的症状,那对象基本可以确定了。
案例4:某日,学生在打羽毛球,多人围观,一学生脱下衣服放在旁边的自行车上,过后,发现兜里的钱不见了。我确定是围观者所为,找来了所有当时在场的人,设计以下问话开展调查。
1.姓名?班级?学校食堂吃饭还满意吗?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要求?
目的: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及跟老师对话时的情绪变化。
2.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找你谈话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目的:察言观色,初步了解情况。清者都知道老师谈话的原因,而浊者却会装糊涂;清者能准确地说明是如何知道的,而浊者可能没人跟他说,却说是事后某人告诉他的,如果验证某人根本没有对他说过时,说明他在回避事实。
3.他们在玩时,你在围观。你是何时到的?当时哪些人在场?跟谁站在一起?谁离自行车最近?你何时离开的?哪些人先你离开?谁能证明你的话属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