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走出“泥屋”
作者:马际娥 刘立玲
这头被经验害死的驴子让我联想到一种有趣的鱼——肺鱼。肺鱼大多生活在美国西部人烟稀少的沼泽地带,每当旱季到来,水源枯竭的时候,肺鱼就将自己藏匿于淤泥之中。它们巧妙地在淤泥中构筑泥屋,仅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呼吸孔来使身体始终保持湿润,在泥屋中养精蓄锐。每当雨季来临,泥屋在雨水的浸润冲刷下土崩瓦解,肺鱼便重新回到有水的天地。千百年来,肺鱼就这样靠构筑泥屋成功地熬过了残酷的旱季,但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使它成为当地土著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当旱季来临时,土著人就会来到肺鱼生活的沼泽地捕捉泥屋里的肺鱼。他们捉住了肺鱼之后,总是先用一盆清水将肺鱼养几天,等体内的脏东西都吐出来了,再将肺鱼放在早就用水以及各种调料和好的面糊里,肺鱼以为旱季到了,便将面糊做成面屋将自己包裹起来。这时,土著人便可以将肺鱼连同它的“泥屋”一起烤熟后再吃。据说肺鱼自己构筑的面屋因为充分渗入了肺鱼的黏液,故而味道十分鲜美。
驴子机械地套用了过去的经验而死于非命,而肺鱼的性命则被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断送。驴子和肺鱼的教训告诉我们:生活中,前人的成功经验虽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但是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把前人的成功经验当成自己取得成功的模式。否则,我们就逃不脱失败的下场,只能给人们留下东施效颦的笑柄。
由“鱼”及“育”,反思目前的教育改革,不由想起了以下几个“借鉴成功”的教育案例:
画虎不成反类犬
师:放学回家后,谁愿意背诗给妈妈听?现在老师当妈妈。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什么?
生:《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好,我儿子真聪明!今天妈妈给你做好吃的。现在,老师扮演表哥,不过表哥爱逞强。表弟,今天老师教了什么?
生:《草》。
师:《草》呀!孟浩然写的。
生:表哥,白居易写的。
师:哦,表哥大意!看我背诗:离离原上草,后面?(老师抓耳挠腮,有意背不出)
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表弟,你真不赖!现在老师当奶奶,奶奶没文化、耳聋。小孙女,今天老师教了什么?
生:《草》。
师:为什么写草,不写花呀?你看花多美!
生:因为草顽强不屈。
……
这是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古诗《草》时指导学生背诵古诗的一个片断。高邮市青年教师晓俞在一次青优课评比中执教白居易的《暮江吟》时,照搬了这一环节:“放学回家,谁愿意背给爸爸听?现在老师做你的爸爸。”然而学生无一举手,听课教师却议论纷纷,“晓俞,你小子想占人家便宜!”遭遇了尴尬而面红耳赤的俞老师只好草草收兵,匆忙结束教学,结果这节课只得了一个三等奖。
事后,俞老师自我反思这节“青优课”的败笔,总结了自己过分地依赖于老师的教学模式,却忽视了自己的执教对象不是二年级小朋友而是五年级的“大”学生,于老师是精神矍铄的老者而自己却是一个没有结婚的毛头小伙子的实际情况,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深刻教训。在佩服俞老师敢于自我解剖的同时,他的失败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向专家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做?
你的精彩我的心痛
曾经看过一个教学案例,一位名师在公开课上遇到一位学生读错字音,教师让学生站在那里,反复纠正,达四分钟之久。人们赞赏老师的耐心,自然这个细节引来一片叫好之声。于是在许多教师的公开课上,如果有读错字音或者是读不流利的学生,这一经典情节便会作为这节课的一个生成的亮点一遍遍地呈现在听课者的眼前。尽管,我们看见没有读好的那个孩子已经尴尬地红了脸,泪水已经溢满了眼睛,将要夺眶而出……而他的尴尬被老师误读为受到赏识与激励的感动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每当看到这一情景的再现,笔者对这些教师的做法总是不以为然。因为我在为那个脸红的孩子而心痛。面对全班学生,为了自己的精彩而让这位读错字音的学生跟着老师反复吟诵,无疑是将孩子存在的个别问题大张旗鼓地公开示众,做老师的顾及孩子的尊严了吗?为纠正一位学生的一字读音,就耗费四五分钟,对其他学生公平吗?名师的示范与表演真的适应我们真实的课堂吗?
举起了左手还是举不起尊严
有一次,到一所小学听课,下课后,看见一群孩子追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喊:羞!羞!不懂装懂羞不羞!询问原因,竟然是老师借鉴了别人让学生举“左手”的做法来呵护孩子的自尊。所以,每当这个学生在课堂上举起左手之后,大家便都知道他其实是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时,孩子们便会笑他不懂装懂。从此,在课堂上看到举左手的孩子,我都会告诫执教的老师:还是想想如何让孩子高高地举起他的右手吧!因为,有时,举起了左手,并不代表举起了学生的尊严。
……
欣逢教育的盛世,各种改革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今天先学后教,明天只讲四分钟;今天让学生自学,老师答疑,明天又说要串讲……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令人目不暇接。有些“空中教授”们一个讲座讲遍大江南北;有些名师们一课走红,“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课相似”。许多教师在纷涌而来的教育思潮和流派中无枝可依,跟在一些“专家”和“名优特”教师后面亦步亦趋,把他们的做法当成了一劳永逸的教育秘笈。于是,大家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人,人云亦云、众口一词、千人一面、万众“一心”;课堂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操纵着,逐渐统一于一种“课件+合作+讨论+游戏”的模式。“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成了公开课的流行语沿用至今,“好好好!棒棒棒!”的巴掌声响彻了大江南北;一样的问题,一样的场景,一样的板书,一样的练习,一样的启发谈话……频频上演的课堂新八股让师生状若傀儡,行如机械。思维定势吞噬了教师的灵性与活力,习惯和经验成为滋长教师惰性的温床,教育的殿堂全然失去了智慧的灵性与探索的激情,从而变成了一道机械的流水线和一座麻木的加工厂。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有训语:为师者要“因材施教”,并率先垂范。让我们一起回顾孔子教人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候,子路匆匆地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就应该立刻去实行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恭,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是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
一个人重复他人是生命的迷失,重复自己就是生命的僵化。同样,教育只有相同的理念,没有相同的模式,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让我们一劳永逸。所以,我们不必如无根的浮萍一样,去追寻课改时尚的泡沫,而沦为专家和名特优教师的传声筒。让我们走出成功的“泥屋”,践行思考、探索和突破,把继承和发展、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博采众长,熔为我用,而后独辟蹊径,去演绎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又一个的“独一无二”,让教育彰显自己的个性魅力,闪耀自己的思想与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