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走出爱的误区 回归爱的本质

作者:王国莺




  最近读林崇德教授《教育的智慧》一书,对其中一节印象颇深。调查者问老师:“你爱你的学生吗?”百分之九十的老师回答:“爱。”调查者再问学生:“你感受到老师的爱了吗?”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回答:“感受到了。”
  大多数老师爱学生,然而更多的时候老师的爱只是一厢情愿,学生并不领情。为什么呢?我认为,一些老师的爱陷入了误区。走出爱的误区,回归爱的本质,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积七年的教育实践,对“师爱”的本质与表达有一些感悟,写出来与同行共享。
  
  一、提升对“师爱”本质的认识
  
  马卡连柯在概括“师爱”的本质时用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公式:“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大师的话告诉我们:爱是有原则的,尊重与要求并重。而我们现在的教育过分地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殊不知,没有原则的尊重就是放任。比如学生做错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下次注意”,会让学生误以为“原来做错事没什么大不了”。适度的惩罚也是爱的表现。“赏识”是现在炙手可热的一个名词,而过度的、流于形式的、表面的赏识,不仅容易导致学生的自我中心、自我膨胀、自我封闭和盲目的优越感,而且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独立人格”的形成。被赏识重重包围的学生会变得自负和脆弱。因此,对学生“赏识”要有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只赞美他的努力和成就,而且赞美要具体。赞美越具体,学生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我认为,疼爱而不溺爱,宽容而不放纵,严格而不苛刻,温情而不懦弱,方为真正之师爱。
  
  二、走近学生,因生施爱
  
  走近学生,意味着我们要深入理解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人的生命千姿百态,每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要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理解和关爱。比如对自卑型学生(这类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自尊心极强,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流),老师要多点耐心、多给他戴些“高帽儿”,常常告诉他:“这件事你自己能做得很棒”,“这次虽然只上升了一个名次,但也是个进步”。看到他有一点点进步都要鼓励,帮学生树立起自信。而对于“自负型”学生(这类学生多是自我感觉太好,过分自信,自我中心,看不起他人),就不能一味地表扬、赏识,有时需要给他“泼泼冷水”,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让他懂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要学会向他人学习。
  
  三、用人格魅力激发爱,让学生懂得接受爱,更懂得施爱
  
  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应注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爱。比如,上课前,整理好衣着、头发,擦亮皮鞋,关闭手机铃声,满面笑容地走进教室;上课时声音响亮,尽可能照顾到后排的学生,尽可能不把坏情绪带进课堂;下课时面带微笑,真诚地对学生说“谢谢”。力争每堂课都是一次美的展示,都是一次爱的交流。
  “爱”不是大道理,而是化雨的春风;爱的获得靠的不是灌输,而是体悟。在此,让我举两个教育实例。一天我正充满激情地讲课,一只似有灵性的鸟儿扑楞着翅膀从窗户外飞了进来。顿时,学生骚动起来,而且动静越来越大。有的学生挥舞着手臂要赶,有的学生伸手去捉。我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并面带微笑地说:“让它自由一些吧!”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乘机补充一句:“生命是平等的,是需要相互尊重的,而对生命的尊重就是在一定的原则内给予它尽可能多的自由。”此时学生好像领悟了什么,鸟儿也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后又从窗户飞了出去。后来一位学生在随笔中写了这样一句话:“语文老师的一句‘让它自由一些吧’,既解决了一个课堂意外,更让我懂得了生命是平等的,爱需要相互尊重。”还有一个例子,“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中10位人物的故事感动了我,我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爱”的教育素材,于是花了两节课让学生一起观看“颁奖晚会”。学生们看得很认真、很投入,有的学生在不停地抹眼泪。讨论中,一个女孩含着眼泪说:“华医慰让我看到了爱不是索取,而是付出,甚至是几十年如一日不求索取的付出。爱一个人就要有责任心。”一个平时话不多的男孩说:“林秀珍的善心、爱心、责任心让她坚持了30年,而我平时做事连两天都坚持不下来,看来我还缺少责任心。”两堂课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但这两堂课让学生对“爱”有了更深的感悟。
  说心里话,做老师挺难,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爱学生”的好老师更难。但我们并没有知难而退,因为我们懂得,爱需要付出,需要坚守,更需要等待。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让他们在被爱中更加懂得施爱的重要。
  
  [责任编辑:李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