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当课堂上响起歌声

作者:刘 平




  [案例]
  
  这是一节语文课,正当我讲得兴致勃勃时,耳边突然传来“悠扬”的歌声。循声望去,是他——平时表现很差的一个学生。他居然敢在老师讲课时唱歌!我顿时火冒三丈,几大步冲到他面前,用力拽他,试图将他拖到教室后面。不曾想,那学生死死抓住桌子。我使劲,他也使劲,双方像拔河一样僵持着。这下,全班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在我们这里。我感觉血直往头顶涌,既羞又恼,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无奈之下,我松开了手。教室里一片寂静……
  
  [反思]
  
  显然,这场师生“较量”的结果是我输了,而且输得很惨。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也失败了。本来,学生违纪,教师进行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年轻气盛的我由于没有注意教育策略和方法。结果把严肃的教育活动变成了一场“师生斗”。
  事后,静下心来分析失败的原因,我认识到,当时自己过于简单粗暴。其实,当课堂上响起歌声时,我完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进行教育引导:
  
  1.无言暗示
  听到歌声,我可以暂停讲课,做侧耳倾听状,直到那位学生的歌声停息。此刻,我再画龙点睛地说一句:“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获。”然后继续讲课,但歌声估计不会再有了。
  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无言的暗示还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如摸摸学生的头,帮学生把书扶端正,拍拍学生的肩,给学生一个惊讶的眼神,冲着学生微微地摇摇头或皱皱眉,等等。孩子是聪明的。他会从老师的一颦一笑中读懂老师的意图,读懂老师对他的尊重与期待、宽容与信赖。
  
  2.旁敲侧击
  听到歌声,我可以先佯装不闻,然后,冷不防地请他回答问题。答得正确,给予表扬;答错了,提醒他注意听讲。或者表扬上课专心听讲的学生,以达到激励他人、暗示“当事者”的目的。又或者悄悄走到他身旁,与他耳语:“这些天,老师一直在关注你的进步。今天,我很想看看你是否有更出色的表现。”
  没有直接点破唱歌一事,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只有真挚的关怀,诚恳的提醒。学生是懂事的,他会明白老师的一番苦心,感激老师对他的宽容。
  
  3.轻松一笑
  一些小问题,有时实在没有必要煞有介事、一本正经地去解决,常常可以在谈笑间,就使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上课时唱歌,很可能是情不自禁,并没有存心捣乱之意。退一步讲,充其量也就是恶作剧,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我轻松一笑,幽默一下:“唉,谁唱得这么动听啊,下课后唱给我听听怎么样?”一笑了之,相信那学生也就不会再唱了。幽默是师生间的润滑剂,它能在谈笑间让老师的话渗入学生的心田。我们成人喜欢与宽容大度、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人打交道,孩子更是如此。
  
  4.延迟解决
  因学生唱歌一事,我当堂发作,结果不但让自己极其狼狈,还搅乱了整个课堂秩序,影响了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我为什么不能等到课后再解决呢?课后双方再见面时,老师在课堂上产生的不良情绪会有所缓解,学生也没有因老师发火而失面子,双方在一种客观冷静的气氛中谈话,教育效果一定好于“当场发作”。“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在教育学生时需要这样的心胸。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体现了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艺术。
  当今社会提倡民主,提倡人性化。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新时代教师所应遵循的理念。“当课堂上响起歌声”时,我可以采取的策略绝不止上述几种,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遵从这一理念。这便是我从“歌声”中获得的启示。
  
  责任编辑: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