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作者:王献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我们爱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爱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
  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有这样的调查结果:问被调查的老师“你爱你的学生吗”。90%的老师回答“爱”。再问这些老师所教的学生“你感受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只有10%的学生回答“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很矛盾的结果。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没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呢?看来,我们不是不知道爱,也不是没有去爱,而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何时去爱。不懂得怎样去爱。爱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给予,但何时给、如何给、给多少,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有些爱不能明给
  
  在中国科技大学,一个学生要是在校内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也就是说每餐消费不满2.5元,这个学生就会引起校方的注意。学校会主动调阅该名学生的档案,通过与学生家乡的政府民政部门或街道居委会联系,在核实情况之后,无需学生申请,且在学生本人事先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每月就会有160元或100元的补助自动进入该学生的校园一卡通账户。通过这种“隐形资助”的形式,中国科技大学在3年时间里,为3600多人次贫困生累计发放补助近64万元。
  相反,有的学校在资助贫困生时,为了显示管理上的公开公正,常常要在学生大会上公开宣读或张榜公布受助学生的名单。还有些企事业单位或社会有识之士为了向社会彰显自己的爱心,往往让贫困学生在大众媒体前亮相,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捐助……
  学校或社会能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确实值得称道。但当我们看到受助学生公开接受捐赠时的“无地自容”,有时甚至宁愿放弃也不想暴露自己的“家长”时,我们却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是否又伤害了一颗稚嫩的心灵?
  学生的心灵是敏感的,贫困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境或身世,往往比一般学生更敏感、更脆弱。他们渴望自尊、自立、自强,不要怜悯和同情。他们期望得到与其他同学同等的尊严、同样的待遇,而不是“另眼相看”。有时我们的些许公开“照顾”,会被他们看成是一种怜悯和同情,会让他们觉得在同学面前失去尊严。因此,我们在付出爱、给予爱的时候,也要多替这些贫困的孩子想一想。要知道,这种爱不能直白、不需张扬,它需要隐形、需要隐藏。有时,默默给予的爱,也许更无私。
  
  二、有些爱不能多给
  
  一位小学班主任为了帮助一名后进生,为其开了“小灶”,每天额外给他布置15道数学题,并且每周专门辅导他2小时。此外,还安排两名学习好的同学当他的“小老师”,每天检查、指导其按时完成作业。期中考试,该同学数学考了70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但当老师要在班级当众表扬、奖励他时,他却哭着恳求老师给他解除这些“优惠”。因为老师过多的爱,已变成了他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
  凡事过犹不及,对学生的爱也是如此。也许在老师看来,我们多给学生布置作业、增加辅导,是爱学生的体现。但学生往往并不领情,有时甚至很反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智能发展是多元的。也许对于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老师多布置的作业是乐趣,可对于有些学生而言,则可能是负担。学生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学习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非生活的全部。除学习外,他们还需要游戏、运动、郊游、探险……对“后进生”而言,他们不仅像其他同学一样贪玩、好动。还渴望得到公平、平等的对待。在他们看来,教师的过度关爱不仅是负担,还会使自己被同学看成弱者、“可怜虫”。
  因此,老师对学生的爱也不是多多益善,爱也有限度,超过必要的限度,爱就变成了负担和债务。其实,“后进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关心”,他们更渴望人格的平等和心灵的关爱。在老师人性光芒的照耀下,“后进生”才能扬起自信的风帆,激发潜能。
  
  三、有些爱多少都给
  
  这是一位新班主任的真实经历:
  初为人师的激动还未完全消退,校长就交给我一项任务:组织学生向一名患白血病的学生捐款。
  为了完成校长交给我的任务,我给捐款定了个标准,每人至少捐款2元。第二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捐出自己的钱。唯独一个女生始终低着头,在座位上没有动。我走过去,叫她抬起头,那是一张天真的脸,我感觉好熟悉,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我问她为什么没有捐钱。她默默无语。班长赶紧站起来说:“老师,我替她捐。”同学们也纷纷要代她捐款。我问为什么?同学们道出了原因。原来她的父母早逝,她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
  我说老师替你捐,她很小心地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很想帮助那个生病的小朋友,可我只有一角钱。昨天我只捡到了一个矿泉水瓶。”我说一角钱也可以捐呀!此语一出,我知道我错了,都怪我定了那条标准。这时,我想起了那张熟悉的脸,昨天我拿着一个矿泉水瓶时,那双眼睛一直盯着我。当我扔出空瓶时,那个身影一晃,捡走了那个空瓶……
  爱是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往往在无形中。或是在潜意识里给爱定了标准,从而限制、束缚了我们的爱。爱学生不一定非要替他们解决多大困难,不一定非要给予多少帮助,也不需要付出多少资助。实际上。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时时处处关心学生。也许一句问候、一下爱抚、一次关注,都能似雨露、如甘霖,滋润学生心田,浸润学生心灵。可见,爱是一种给予,也是一种关注,有时哪怕一点点,只是那么一点点。
  
  四、有些爱不如不给
  
  女权主义运动领导者、作家格洛丽亚·斯坦姆在学生时代的一次地理考察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我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它趴在一段路的护堤上。它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过一段土路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它还是继续前进,随时有被汽车轧死的危险。同是地球上的生物,我觉得帮助它是责无旁贷的。于是我走上前,连拉带拽,最后总算把这只大乌龟从路障上带回岸边。这期间,它不断愤怒地想咬我一口。
  当我正要把乌龟推回河里时,地理学教授走了过来,对我说: “你知道吗,为了在路边的泥里产卵,那只乌龟可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爬上公路。结果你要把它推回河里!”
  哎,我当时懊恼极了。不过,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发现那次经历是我人生中生动的一课。它时刻提醒我不要犯主观臆断的错误。在做事关“乌龟”的决断时,不要忘记先听听乌龟的意见。
  格洛丽亚·斯坦姆从“乌龟”事件中得到了教训。作为教师,我们从她的经历中又能得到什么呢?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通行证”,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前提。可我们在爱学生时,有多少时候是设身处地为学生想过的?有多少时候真正考虑过学生的需要?又有多少时候是好心办了错事?
  看来,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有爱就好,也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有时候,老师想当然的爱、强加的爱,也许对学生反而是一种伤害。因此,爱学生就要和学生交心,就要走进学生心灵。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要。做学生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依赖的知己,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真正做到爱其所需,爱其所爱。
  总之,爱是一种给予,但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对学生,我们要多给理智的爱、博大的爱,少给狭隘的爱、过分的爱,不给糊涂的爱、强加的爱。
  让我们不再感叹:有多少爱可以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