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教会学生克服“学来的无助感”

作者:刘艳红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把一只狗锁在笼子里,并对它进行电击,狗反应很快,迅速逃窜(事实上它无法逃离紧锁的笼子)。这样反复多次后,再给狗以电击,它就一动不动,麻木地接受电击,即使把笼子打开,它也不会逃跑。通过这个实验,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当动物(甚至是人)知道无法改变所处的环境时,会产生无助感,而先前的经历会使它把这种无助感迁移到新的境遇中,使它在能够逃离的情境中屈从于无助感。后面这种无助感是学来的,因此心理学上称之为“学来的无助感”。
  在学校里,学生也常常产生“学来的无助感”,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待失败的错误态度。一些学生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不够或智力有问题,认为失败是无法克服的,成绩差是无法挽救的,遇到的困难是无法战胜的。当他们发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不能达到目标或改变境遇时,就会产生“学来的无助感”,从而导致上课听讲被动、学习成绩退步,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下,本来能解决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最终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
  老师必须教学生学习正确归因,引导学生从自身找原因,帮助那些有“无助感”的学生学会客观对待失败。
  1、帮助学生找出无助的根源
  当学生碰到困难、遭遇失败时,我们应帮助学生分析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问题,怎样才能解决此类问题。
  2、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思想
  同样半杯水,悲观者看见了会说:“噢,怎么只有半杯水!”乐观者却会说:“谢天谢地,幸亏还有半杯水!”思维模式的不同,往往决定人们对失败的看法、对生活的态度。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失败,让他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弊就有利,我们应该化不利为有利,使之成为我们努力向上、走向成功的动力。
  3、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有的学生一旦失败,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智商,当他们无法走出低谷时,就会一蹶不振。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学生讲道理,帮助他们正确归因。要告诉他们,失败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力差或智商低,而是因为近段时间努力不够或考试前准备不足,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次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4、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帮助
  一旦陷入“无助感”,学生就会因各种主观原因而不愿意寻求帮助,这时我们要帮助他们扔掉思想包袱,引导其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或者阅读相关书籍,从中汲取力量,走出困境。
  5、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其实,很多时候,困难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了心理障碍。不被过往经验所局限,我们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困难。我们可以为学生制订一个通过一定努力就能达到的近期的且是循序渐进的目标,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其有勇气、有信心战胜困难,走向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这样反复多次,学生一旦尝到战胜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就会肯定自身价值,进而克服“学来的无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