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道德长跑制:人本德育长效机制的新探索

作者:秦选强




  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在知情意行的发展征程中持之以恒,不断前行。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体育领域长跑运动的竞赛方式,施行道德长跑,以道德长跑规程的制定,进一步构建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以学生道德长跑的过程,彰显学生道德目标达成的动态过程,全面激发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德育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内需”,从而建立学校德育的长效机制。
  
  一、道德长跑制的界定
  
  所谓道德长跑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借鉴体育长跑的运动方式,自主制定道德长跑的规程及奖励办法。学生围绕规程的规定,积极开展道德长跑行动,努力达到规定的道德长跑行程,获取相应的达标奖励。教师在此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领学生主动发展。
  我们根据不同的道德行程长度,设计不同图案的“行程章”或“行程卡”。学生每达到一个德育目标,就折算成相应的长跑行程,以长跑行程的距离显性表现学生的道德成长度。长跑过程中,学生既可以自我挑战,最大限度地跑出自己理想的道德行程,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竞跑,互动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积极奋进的进取热情,增强学生道德发展的意志力和荣誉感,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晰自我的道德发展状态,从而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主动发展,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道德长跑制包含四层意思:
  1、学生道德成长的自主性。道德长跑规程及奖励办法的制定,学生自我长跑行程的确定等,都是在学生自愿的条件下主动进行的,并为学生真正接受与喜欢。
  2、学生道德成长的可持续性。借鉴长跑运动方式,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在不断的积极竞跑中奋力实现道德成长的持续性。
  3、学生之间道德成长的互动性。学生的道德长跑在两个层面上展开,既有长跑行程的自我达成,又有同学之间的互动竞争与促进。
  4、教师指导与引领的针对性。在道德长跑进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进行相应的点拨引导,可以明显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道德长跑制充分彰显了现代德育的人本理念,着力关注人的发展,使道德长跑的历程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显性过程。
  
  二、道德长跑规程的梯度建构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引自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9页)学校德育。只有激发起学生一以贯之的追求热情。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道德目标时,才能焕发活力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让学生理解并喜欢道德规范是引导学生开展道德长跑,实现自我道德成长的前提与基础。“一个人不仅因为理解某项道德规范而践行它,而且更因为他喜欢这一准则才践行它。”(引自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二题”《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2期,第20页)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围绕《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等所规定的德育目标展开讨论:哪些目标是每位学生必须达成的,哪些目标是需要弘扬和倡导的,哪些目标是我们向往追求而不必人人达到的。最后让学生体悟并明晰不同德育目标所对应的要求层次:第一层次为必须达成的层次。一般为相应年龄段学生所必须遵守的基本社会公德;第二层次为弘扬倡导的层次,主要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以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等为基本内容的德育目标;第三层次为追求向往但不要求人人达到的层次,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等为基础的德育体系。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由低到高,逐步递进。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生实际,围绕这_一个层次的德育目标,把不同的德育目标折算成相应的道德长跑行程。一般地,德育目标难度较大的,行程长度长一些;目标难度相对较小的,行程长度短一些。在道德长跑中,每位学生三个层次的目标都应有相应比例的达成要求。以此设计制定各年段的道德长跑规程,并构建三级德育目标体系。
  实践中,我们将不同的行程长度设计成不同图案的“行程章”或“行程卡”,通过颁章(卡)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长跑行动。
  
  三、基于道德长跑的德育活动设计
  
  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构建科学完善的道德长跑活动内容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乐于选择的、个性化的长跑活动内容,是开展道德长跑活动的有力支撑。我们依据三级德育目标体系,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设计相应的德育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做到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可操作性,可供学生自主选择。总体来说,应具备以下特点:
  1、活动方式多元化。活动要顾及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乐于选择的内容,乐于主动实践的方式。
  2、活动要求层次性。在同一年级,活动的要求要体现梯度层次,能顾及不同发展层面的学生。
  3、活动领域网络性。整个活动设计做到以学生的生活和交往为线路,学校、家庭、社会都有相应的内容。
  4、活动组织灵活性。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班级活动,也可以是合作小组活动、个体活动等,讲求灵活高效,因地制宜。
  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我们可以设计下列活动内容:(1)搜集阅读有关诚信的故事书籍,感悟诚信;(2)“诚信故事大家讲”,举办小小诚信故事会;(3)“诚信故事大家演”,以表演深化感悟;(4)调查社会上因不诚信而导致企业破产、事业失败的案例,感受诚信的重要;(5)学习身边的诚信榜样,见贤思齐,努力实践;(6)反思自己以往的不诚信行为,并努力改正;(7)制作诚信格言卡,时时警示自己;(8)不隐瞒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做到知错就改;(9)主动与好朋友结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10)主动请老师、家长教育督促自己提高;(11)积极自我暗示,答应别人前想一想该不该答应,答应别人后努力做到不食言;(12)尝试给自己制定诚信行动计划,并积极实践,努力实现;(13)尝试答应他人一件事,开展“一诺千金”活动;(14)坚持写诚信践行日记;(15)认真学习,积极上进,避免因犯错而导致不诚信诱因的出现;(16)答应他人后,如果因故不能做到,要提前、主动说明原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这样的设计,赋予了学生选择的权利,提供了学生广阔的实践平台,引领了学生主动发展。
  
  四、基于道德长跑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探索
  
  “教育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服务于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引自肖川,张文质:《基础德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意味着评价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它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科学的结论,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和关怀。笔者认为,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必须将教师从评价主角的位置上请下来,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促进。特别是学生的道德评价,没有物化的成果可以检测,即便是学生外显的道德行为,同样需要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学生参加道德长跑的过程就是学生道德自主成长的过程,让学生自我规划,自我评价,自我提高,以教师、家长、同学的互动评价作为补充,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服务,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同学评价重在相互比照,相互影响,互动发展;小组或班级评价重在发挥集体功能,通过构建良好的氛围,浸润熏染学生,增强学生发展的内驱力;教师评价重在发挥激励和导向功能,并为学生发展架设阶段性目标,更好地引领学生梯度发展;家长评价则重在发挥亲情魅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成长的快乐。
  作为教师,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道德长跑活动,强化学生的过程体验,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道德成长的满足,快乐地享受。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小的、特殊的世界。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发展梯度。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选择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目标,“跳一跳,摘桃子”,促使学生在梯度目标达成中不断地走向发展。特别是对于那些后进学生,更要睿智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巧妙拨动其隐藏在内心深处不易触及的“情弦”,创造性地挖掘其内隐的积极情愫,充分肯定其点滴进步,甚至小题大做,使其充分体验成功愉悦,从而自觉主动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