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育人与治病同样是一门专业技术

作者:陆少明




  医生治病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大家都这样认为。教师育人呢?一些人则不以为然了。其实,教师育人与医生治病同样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对医生而言,一种病的病因可能有许多种,因此,医生不能简单地照搬前人的药方,只有找出当前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对教师而言,学生出现同一种行为问题,其背后也有许多种起因。因此,教师绝不能简单机械地模仿他人的育人方法,而需要对出现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需要分析研究其行为问题背后的思想根源,然后因人而育,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医生需要爱心,只有同情病人的痛苦,才能摆脱各种外在利益的干扰,专心地为病人着想,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钱把病人医治好。
  教师同样需要有爱心,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站在问题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思想问题的根源,与其成为朋友,在润物无声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医生需要有钻研精神,才能掌握精湛的技术,才能深入探求并把握不同时期人们患病的特点。例如,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不为人们所了解的疾病。这就需要医生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探求并把握疾病的根源,做到对症下药。
  教师同样需要有钻研精神,才能把握当代学生身心特点,掌握恰到好处的育人方法。现在中小学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新变化,常常使我们的老师发出了“现在的学生不好教”的慨叹。其实不同时代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我们把握了这些特点就会找到有效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和途径。比如: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交往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爱心不够;由于家庭和社会都要求孩子能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因此他们的学习压力大,容易心情烦躁并产生焦虑心理;在家庭离婚率上升的状况下,一些孩子缺少家庭温暖,对老师、同学有敌意;在开放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渴望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容易自由散漫;由于物质的不断丰富,当今学生最想获得的需要已从过去物质匮乏时代的生理需要上升到精神的需要,等等。
  医生需要学习,才能及时快速地提升专业水平。学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医疗知识,包括前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二是实践中的临床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摆脱个人经验的局限,探寻医治当今病人的捷径。
  教师同样需要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育人的专业化水平。在学习中要做到两点:既要从理论经验中来,也要到实践活动中去。无论前人育人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育人实践活动则是我们育人思想、理念的来源和检验我们育人方法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
  简言之,育人的教师与看病的医生一样需要专业学习和实践感悟。如果方法不当,简单随意,不讲科学,那么,对于医生来说,就会出现医疗事故,危及病人的生命;而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甚至酿成难以挽回的教育悲剧。
  
  责任编辑 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