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扎根沃土 学做人师

作者:黄静华

笔。尽管知道他们已知错、认错,但我还是急得寝食难安。在回到上海的那天,我一下飞机,顾不上吃晚饭,就匆匆赶去超市买了三支新型、精致的笔,分别送到了三个男孩家中。孩子们见到我,一开始都很不安,低着头准备挨批评。当时我想,如果我狠狠地批评他们,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犯了错误的孩子更渴望得到成人的宽容和信任,这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我把笔递到孩子们的手里,告诉他们,以后需要什么,可以对爸爸、妈妈说,也可以对老师说,只要是合理的需求,只要在老师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我会尽量满足你们的,可千万千万不能再干这种糊涂事了。没有一句斥责,没有一句严厉的批评,三个孩子手捧着老师给的笔,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真诚唤醒了孩子们的良知。不久,其中两个孩子在路上捡到一只装有现金和重要物品的袋子,几经周折,送还失主——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家特地来到学校,一定要给每人50元的酬金。被孩子们婉言谢绝了。当我目送两个孩子搀扶着老人走出校门时,心中感慨万千:有谁会想到,这两个孩子前不久还犯了错误呢?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1999年,我被评为特级教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市领导给我颁发证书。就在我上台的那一刻,台下的学生们高高托起了一面鲜艳的红旗,上面写着几个金黄色的大字:“老师,共和国不会忘记您。”伴随着这面大旗的托起,学生们齐声高呼:“老师,共和国不会忘记您。”此情此景,让在场的人都流出了眼泪。是的,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教师们每天的平凡付出,那么每一天,我们又该为共和国、为共和国的未来再多做些什么呢?
  人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我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重要的职业,它的重要就在于我们面对的是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必须着眼于民族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学生的未来,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唯有如此,才能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无愧于我们的祖国,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
  
  创造,追求平凡的卓越
  
  面对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我们不能仅仅限于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还应该不断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富有时代气息,追求平凡中的卓越。
  我和学生们一起访劳模、学先进,寻找榜样;看展览、逛书城,汲取养料;找资料、搞调查、研究课题……我和学生们一起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下岗职工分忧,为西部开发出力,为环境保护献计……我把爱事业、爱祖国的深情默默地传递给学生。我引导学生发现人性中一切最美好的品质:热情、理智、善良、真诚、宽容……
  针对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和爱心的弱点,我在班中开展了专题系列教育活动:“不给别人添麻烦,今日我当家,七彩的午休,为爸爸妈妈分忧”“多给别人留方便”“心系西部同龄人”“每天一角钱爱心储蓄”“忘年交…献上一朵康乃馨”……在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下,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有爱心的现代文明人成了学生们的不懈追求。
  虽然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12年来,“忘年交”雏鹰假日小队的队旗始终飘扬在班上。每一届学生都郑重地从已毕业的大哥哥、大姐姐手中接过这面旗帜,坚持每周六上午到街道敬老院为爷爷奶奶送去温暖:削水果、包饺子、剪指甲、捶背、讲故事、擦窗、扫地、抹桌子、拖地板……在一次次丰富多彩的尊老敬老活动中,学生们懂得了,只有真诚地付出,才能获得快乐,人生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在服务的同时,我又引导学生针对上海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进行了《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之比较研究》《从花鸟市场看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探究型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将自己三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概括为“班主任工作八法”,即人格感染、爱心传递、契机运用、心灵相融、潜能发现、集体凝聚、家访沟通和反思升华。我深知这是集体的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是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鼓励,它将时时鞭策我认真地审视自己,不断地升华自己。
  
  学习,与学生一起前行
  
  35年与讲台晨昏为伴,35年与学生朝夕相处,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老师”这个词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在我心中,她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的角色,更不是“至理名言”的化身。老师应该是与学生一起不断学做真人、不懈探求真知的同行者与指导者。
  我坚持和学生们一样,拥有一个台灯下的学习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完成了本科的学业和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在这个世界里,我学前辈精神,“啃”教育理论,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在这个世界里,我跨出学科的门槛,拜学生为师,去追求新知:学电脑、学上网、学外语……在这个世界里,我静心反思,不断总结自己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写下了50多万字的教育随笔……台灯下的无数个不眠之夜,使我懂得了如何在学习中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懂得了只有不倦地学习,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学生俱进,才能肩负起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
  我忘不了校领导“逼”我们写班主任日记的那段日子。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校领导要求每位班主任以日记的形式留下自己工作的足迹。我也曾有过畏难情绪,每天重复着备课、上课、改作业、找学生谈话这些事儿,哪有那么多内容可写?哪有时间来写?因此,我把写日记作为一项任务来应付。校领导及时向我推荐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迷上了这本书,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在它的引领下,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养成了观察、反思和积累的习惯。我留意着身边的老教师们关爱学生的一举一动,细细地揣摩,暗暗地模仿,尝试着以“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情感去理解、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我尝试着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对工作进行思考与反思:一天中,哪些事情处理成功了,哪些事情处理失败了,原因又何在?我学着用笔记下我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和积累的过程中,我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现在,我在做班主任的同时,又承担起培养青年班主任的重任。我怀着培养出超越自己的青年班主任的心愿,与青年教师一起学前辈精神,扬高尚师德,不断提升自身良好的人格形象,争做师德、师表的最佳实践者;与青年教师一起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了解教育改革的动向,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教书育人使命的重大意义,并在实践中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规律,形成特色,求得提高。我和青年教师在学习、实践、研究中一起不懈地探求真知,不断地学做真人。
  有人这样问我:“你已经59岁了,还坚持在班主任岗位上,累不累呀?”说心里话,有时我确实感到有些累。但当我尽情欣赏自己用真爱托起的一颗颗新星的灿烂光芒时,当我用心品味自己以辛勤换来的满园春色时,我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充实,精神的富有和生命的满足与快乐。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将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同广大教师一起,牢牢扎根于班主任这片沃土,以高尚的师德支撑自己的整个人生,用真诚的心去拥抱每一位学生,踏实工作,勤奋探索,勇于创造,做一个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联系地址:上海尚文中学 200010)
  [责任编辑:李汉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