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课桌上的“三八线”
作者:翁马琴
我扫视四周,发现这样的“杰作”不止一个,这个班一直是全校小有名气的“文明中队”,怎么今天一下子不文明起来,竟有这么多学生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我的“无名火”立刻蹿了起来。在我严厉的目光中,“始作俑者”乖乖招供,“从犯”也都低下了头。这时候,下课铃声响起,我勒令几个犯错误的孩子擦去那条扎眼的分界线。
此后,我会偶尔想起这件事,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一个故事,才发现“三八线”并不是简单的一条线。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喜欢写几句小诗的14岁女孩。她的男同桌则喜欢在课桌上画各种各样的古装小人儿,骑马的、射箭的、抡刀使棒的,高兴的时候也画个顶盔贯甲的花木兰什么的。两个孩子的课桌上划了一条“三八线”,两人也总是刻意保持着距离。男孩的小人儿画得实在是好,当女孩偶尔停止她的“写作”时,眼光总是忍不住落到“三八线”那边的笔尖上。但欣赏归欣赏,女孩却将嘴撇得跟括号似的,并且装出一脸的不屑。那时候,一道粉笔划出的“三八线”并不比王母娘娘银簪划出的天河更容易渡过。每次男孩的肘尖不小心突破过来,女孩总要恶狠狠瞪上几眼或呵斥几声。尽管男孩的画上经常有女孩写的小诗,女孩写满长短句子的纸上也经常盛开着几枝铅笔涂抹出的花草,但是,他们从来不说话。
这个故事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男生同坐一张桌子的那些日子。那时的男生女生也是泾渭分明。我还记起妈妈也曾说过,她们那辈人读小学的时候也划“三八线”,还说如果不划“三八线”,不知会少了多少关于童年的有趣回忆。
为了弄清“三八线”背后的内情,我专门查阅了许多资料。心理学家研究揭示,男女生虽然表面对立,背后往往暗伏着相互间的吸引和好感。只是这种吸引和好感通过一种被称为“反向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以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女作家杨红樱在她的散文中这样描述:一位早已为人父的学兄,说自己小学时划“三八线”划得最起劲,因为“三八线”是“导火线”,这样他就有理由找同桌的女生吵架了。这位学兄就喜欢跟女同桌吵来吵去,喜欢看她生气的样子,喜欢看她用手绢抹眼泪的动作。
我恍然大悟,其实孩子们行为的异常是其心理变化的反映。自己作为老师,只是粗暴地制止他们的行为,却没有对产生这种现象的本质进行分析,更没有对他们之间正常的异性交往给予恰当的引导。我开始为自己的处理方式感到后悔。
以后,再看到那些用铅笔、粉笔或圆珠笔偷偷划在课桌上的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明或暗的“三八线”时,我的心情平和了许多。我会暗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孩子们自然心领神会,然后乖乖地把线擦得干干净净。我更会默默地关注孩子们的举动,随时准备在需要的时候像老朋友一样提醒他们一下。
【责任编辑: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