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孩子,你有权保持沉默!

作者:朱小燕




  “高峰同学,请你把这段课文读给大家听,好吗?”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满怀希望地看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学生说。
  “老师,现在我不想读!”小男孩不顾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
  果然,在后半节课中,这位学生主动请求并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赢得了听课师生的热烈掌声。
  当我在网上某教育论坛读到这个题为《新课改中的精彩对白》的帖子时,心情十分激动。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中,我有种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新”和“爱”。“老师,现在我不想读!”我首先为这位学生敢于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拍手叫好,在他身上洋溢着独特的个性。可以说,这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我,是课堂的主人,我有自主的权利。这种品质难能可贵!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执教老师更表现出超人的智慧。“你有权保持沉默”,“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我被执教老师执著、宽容、打破传统的做法深深折服。这举动完全出自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深深的爱。也正是由于老师对学生的细心呵护,宽容理解,耐心等待,才有了后面学生主动、精彩的朗读。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是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生动、真实、感人,达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试想,如果当时执教老师逼学生去朗读,学生不读,于是老师挖苦两句会有什么结果呢?我想不仅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而且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师生间形成对立情绪,学生可能从此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的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拒绝发言、保持沉默不能容忍,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学生的这种行为是对学习不负责、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现,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让老师下不来台,很尴尬。我认为,持有以上想法的教师,仍没有脱离以“教师为中心”的束缚。传统的师道尊严,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他们
  教育学生,首先应该从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人手。学生“不想读”是有原因的,可能是身体不舒服,可能是心情不好,还可能是紧张,担心会在公开课上出错。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等待,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要善于处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允许学生保持沉默,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一份期待;允许学生保持沉默,也给了学生重新思考、自我调整学习状态的机会。
  “你有权保持沉默”,在新课改的课堂上能听到这样富有智慧的话语令我们深感欣喜,但愿经常听到类似的精彩话语。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助于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课堂。
  (联系地址:江苏省金坛市汤庄中心小学 213223)
  [责任编辑: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