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中学生羞怯心理的类型及克服方法
作者:胡化清
1.自卑性羞怯。主要表现为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过分注意自己的缺点,常以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比如,自己不善言辞却偏偏与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的学生相比;自己家境贫寒却总是与家境优越的学生相比,越比越自卑,越来越心灰意冷。大多数有羞怯心理的学生都是这种情况。
2.敏感性羞怯。这样的学生自我意识强,总想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因此,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言行以及别人尤其是老师对他的评价,敏感而多疑,遇事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如临深渊。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他们常常担心被别人否定。对他们来说,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一幕幕演出。他们认为别人在一刻不停地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他们总把别人看做是自己的法官。自然,他们同周围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不自在。”
3.习惯性羞怯。由于父母管教过严或教师教育不当,或遭受过不幸经历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羞怯。比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在单、双杠周围徘徊,却从不敢跳上去一试身手。又如,一些学生因羞怯而不敢向老师反映、请教问题。
4.功利性羞怯。有些学生刻意追求某种结果,却总担心达不到,从而产生胆怯心理。比如,参加竞赛或考试时,论实力有较强优势,足以获得好成绩,可一到赛场或考场上,他就患得患失,心理紧张,影响正常发挥,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对中学生羞怯心理不能小视,必须下工夫克服。
卡耐基曾经说过:“克服羞怯心理对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极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帮助。
1.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羞怯心理,首先要拥有自信。无数事实证明,取得胜利的第一要素就是自信。面对困难,怯懦者常常担心“我能行吗”,自信者则恰恰相反,认定“我能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个消极退缩,另一个积极进取。否定自己是对潜力的扼杀,是发挥能力的障碍。
心理学家说得好,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有点愚蠢,那么,他就会表现得很愚蠢;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端庄高雅,他就会表现得端庄高雅;如果一个人有信心,他就会表现得很有信心。能改变自己的只能是自己,“相信自己能,便会攻无不克”。所以要特别注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帮他们钻出自卑之“茧”,飞向自信的蓝天。
2.以名人为榜样,向名人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名人克服羞怯心理的事例,如卡耐基和萧伯纳,他们曾经都是非常害羞的人,经过努力,不仅克服了羞怯心理,卡耐基还成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说家,萧伯纳成了著名的文学家和演说家。通过这些典型案例的学习,让学生逐步克服羞怯心理。
3.教育学生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同他人交往时,如果心里紧张,要暗示自己镇静,提醒自己不要想别的事情,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熟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朝夕相处,应该视同学为兄弟,视老师为朋友,这样就不会害羞、紧张了。心理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一个害羞的人,当他在陌生场合勇敢地说出第一句话后,随之而来的不再是新的羞怯,而很可能是滔滔不绝的演说。
4.教育学生丢下功利包袱。日本民族是世界有名的“紧张民族”,与陌生人见面,总是惶惶不安。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形成这种民族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热衷于追求功利则是最主要的原因。学生来到学校,渴望成功,追求进步,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也不要因此背上太重的思想包袱。
5.经常开展班级辩论会,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舞台。卡耐基曾经说:“征服畏惧、建立自信和克服羞怯心理最快最切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情,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开班级辩论会能给学生提供当众说话的机会,能训练学生的口才,是帮助学生消除恐惧与自卑感,克服羞怯心理的有效方法。
(联系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中山五路中山实验高级中学 528400)
[责任编辑:李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