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我和李镇西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作者:邱广欣
李镇西出版了《走进心灵》《爱心与教育》《从批判走向建设》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教育教学著作,赢得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誉,李镇西是全国著名的优秀语文教师和模范班主任;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这也是我与李镇西的差别,但还不是最大的差别。
那么,我与李镇西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
差别之一在于李镇西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而我没有。李镇西因为在学生身上付出了大爱、付出了真情、付出了深情,才成为了一个颗粒饱满、硕果累累的李镇西。《致中学生的一百封信》是当代中国学生版的心灵鸡汤,字里行间无一不是缘于爱、基于爱、为了爱的真情流露。无论是“万里的故事”,还是黄金涛的心路历程,无论是对宁玮“一路平安”的祝福和牵挂,还是对宁晓燕悲剧的自责和反思,无不折射出李镇西对教育、对学生的一片真心、满腔爱心;无论是“班级法律”的诞生,还是“未来班”的创建,无论是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探索,还是对花开声音的悉心倾听,无不昭示着李镇西的一片真诚、满腔热情。李镇西通晓“我们无缘去做大事,我们只有用大爱去做小事”的真谛,但正是这一件件的小事使李镇西走近、走进,也赢得了学生的心灵。我不知道是否还有比“亲爱的老师、朋友和父亲:我们永远爱戴您、尊敬您、感激您”的节日寄语更令人激动的挚情话语;我不知道是否还有比“镇西兄——血脉虽然不相连,心灵永远相通”更近的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育是心灵沟通的艺术。熟知这句话的人何止千万,但是真正把这句话践行得淋漓尽致的人却不是很多。李镇西便是为数不多的人中的一个。我想,这是我(也许是我们)与李镇西的最大差别之一。
差别之二在于李镇西是“风中思索的芦苇”,而我不是。一个人不一定要超越别人,但必须不断地超越自我。李镇西是一个不断反思、超越自我的人。正是在反思与超越中,李镇西才一步步地拔高着自我的立足点,升华着教育的追求。1982年至1987年的两轮“未来班”教改实验取得的成功足以令人欣喜若狂。全国著名教育报刊对李镇西教育探索的高度评价,李镇西及其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丰厚收获便是明证。但是李镇西并未满足,而是积极地进行着总结和反思,很快他便发现了“未来班”教育中重继承轻创新的教育缺陷。宁晓燕之死更是促使李镇西对自己的教育探索进行了更深刻、更犀利的剖析。《教育观念的10大碰撞》《从理想的天空到现实的大地》等一系列的反思文章,标志着李镇西从“教育的浪漫主义”走向“教育的现实主义”。1987年起实施的构建“班级法律”以法治代替人治的教育探索和对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高度关注,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因为即使在今天,青春期教育问题仍然是举步维艰,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仍然是困惑着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李镇西在十几年前的教育追求和教育实践是对其教育现实主义的积极构建。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日益高涨,李镇西又开始了以“民主、科学、个性”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想主义的追求。因此,我们说李镇西的成长历程是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这种反思的精神和超越的追求,同样是我(也许是我们)与李镇西最大的差别之一。
差别之三在于李镇西的教育“从批判走向建设”,而我没有任何走向。李镇西的反思和超越不只是在育人方面,同样也在他的语文教学中显现出来。他的语文教学专著《从批判走向建设》便是这种反思和超越在教学领域结下的硕果。无论是“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中大语文理念的构建,还是“阅读——呼唤‘人’的回归”中对人本精神的关注,也无论是“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中对人格教育的重视,还是对传统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评价的批判和建设,都体现出李镇西的教育理想、教育智慧和教育追求。纵观当代语文教学现状,谁能说清有多少语文教师(当然包括笔者在内)至今仍然在见物不见人地肢解着课文,至今仍然将视野紧紧局限在课本所界定的框框内,至今仍然毫无思想地跟随着考试的指挥棒转,至今仍然在构建着新的考试八股并以此“规范”学生的思维。尽管会有一些老师认识到现行语文教学的弊端,但是因其不能批判、不想批判也不敢批判,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而未能越雷池半步,更谈不上创新、建设了。这也是我(或者我们)与李镇西的最大差别之一。
笔者尽管在此剖析了与李镇西的一些主要差别,但很有可能,到了明天“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的生活也好、工作也好、思想也好,不会有什么新的起色、新的变化、新的突破。这也许是我和我的同行们与镇西兄的又一差别吧。
(联系地址: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100036)
【责任编辑:李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