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我教学生写“情书”

作者:吕 赟




  下课后走进办公室,解老师递给我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
  殷诗凡:
  请不要再躲避我了。
  韦家兴
  韦家兴是我们班的一个男孩子,成绩比较优秀。殷诗凡是六(2)班的班长,一个既聪明又漂亮的女孩子,很惹人喜爱。解老师微笑着轻声对我说:“小吕,你们班韦家兴老喜欢招惹我们班殷诗凡,经常向她借东西不说,走路时还总有意无意地碰撞她。今天还写了这张纸条塞到殷诗凡的书包里。这张纸条你拿去,要好好教育他,小小年纪就写情书,长大以后还得了。”
  听完解老师的“控诉”,看着纸条,我陷入了沉思:从解老师的描述及纸条的内容来看,这的确算得上是“情窦初开”的“作品”,这说明这个男孩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如果我直接进行教育,很有可能伤害他的自尊心,使他产生抵触情绪。当然,更不能让其他同学知道,因为那样,同学们会将此当作笑柄,就更容易使他受到伤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对其进行教育呢?
  中午,我将韦家兴一个人喊到操场上,把纸条交给他,小家伙的脸顿时红得像关公一样。我问他:“‘躲避’是什么意思?”“不理睬。”他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头也低下了。我接着问:“殷诗凡为什么不理睬你呢?”他沉默不语,我摸着他的头说:“她走路,你总去撞她,如果是我,我也会不理睬你了。”此时,他的头低得快要到胸脯了。我接着说:“解老师认为你写的这张纸条是情书。我认为这不是情书,这是你的‘道歉书’。但是你纸条上的内容太简单了,也难怪引起别人的误会。”这时,他抬起了头,眼睛红红的。我继续说:“向别人道歉,要写清楚自己错在哪,如何改正,态度要诚恳一点。去,重新写一份‘道歉书’,写完让我修改一下再交给殷诗凡,别再让别人误会。”听完我的话,他恭恭敬敬地向我鞠了一躬,说了一声:“谢谢吕老师!”然后转身向教室跑去……
  下午放学时,韦家兴将两张纸条夹进我的语文书里。
  一张纸条上写道:
  殷诗凡:
  对不起,我以前走路老是碰撞你,这都是我“好动”的坏习惯,请你原谅。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友爱,我今后一定会改掉这个坏习惯,希望你大人有大量,能够原谅我,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督促我,帮助我改掉这个坏习惯。
  韦家兴
  另一张纸条上写着:
  吕老师:
  谢谢您!我错了,我也懂了。谢谢您!
  韦家兴
  随后,我又与解老师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共识。第二天,解老师让我转交一张殷诗凡写给韦家兴的纸条。
  韦家兴:
  校园之内皆同学,我接受你的道歉并愿意督促你,帮助你改掉坏习惯。
  殷诗凡
  看着这张纸条,我与解老师会心地笑了。我虽然很清楚,却装“糊涂”。但是我的“糊涂”,不正是一种清楚的教育方式吗?
  
  (联系地址:江苏省镇江新区实验小学212132)
  【责任编辑: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