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责任培养源于何处

作者:刘 青




  一场倒春寒不期而至,大风把楼道的钢窗吹得咣咣作响。突然,钢窗的玻璃在刺耳的崩裂声中化为碎片。我和闻声而来的学生马上清扫了地上的碎片,并向学校主管部门做了汇报,以求尽快修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次小小的“破窗”事件的解决却演变成了一种期盼。
  破窗之处是师生进出班级的必经之路,因而成了学生们议论的话题。第二天就有学生问“玻璃几时能被安上”,第三天又有学生问“老师,怎么还不安上玻璃,风把楼道吹得很脏”。学生的语气中已少了一份耐心。随着学生们不断询问,我那有些麻木的心被“唤醒”,便让生活委员再次去问主管部门,带回的答复依然是“知道了。”听后,我内心一阵紧缩,真不知说什么才好。应该马上就能修好的,为什么一直拖着?让学生在清扫中等到何时?我有些抱怨地想着。
  “破窗”就这样一直敞开着,持续了多日,每每经过的学生也从关注、询问变为熟视无睹。在这期间,从表面看,学生对此事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从关心到漠视,从关注到淡然。然而,深层次的透视,我们教育者的行为给学生的心理还带来了什么呢?我禁不住想要找到答案。
  教育方式有言语的也有行为的,而行为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猛然间我顿悟了——教育的空乏与深刻就在言语和行为间被区分开了。平日我们总抱怨学生缺乏责任意识,总是呼唤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其实,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孕育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啊!
  美国心理学家凯琳有一个著名的“破窗理论”——一座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打坏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其他人就可能因受到某种暗示而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玻璃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 犯罪行为就会滋生。
  换句话说,当人们置身于一个地面洁净、窗明几净的优雅环境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被环境感染并得到一种暗示:这里不能扔纸屑果壳。反之,如果有人在此环境中丢了废纸,且没有及时清扫,其他人就会得到暗示:这里是可以丢弃废纸的。废纸丢得越多,此处对后来者的行为就变成了“纵容”“引导”之地了,接下来的局面可想而知。
  由“破窗理论”联想到“破窗事件”,楼道玻璃长时间得不到修复,映射到学生心灵上的是一种什么结果呢?其实,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处不在。作为一名教育者,若想得到较为理想的管理与教育效果,就决不能忽视环境育人、行为育人的作用。
  责任培养源于点滴行为之中,身教重于言传,作为人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联系地址:北京信息管理学校 100036)
  [责任编辑:周芳]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