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一个曾经“差等生”的心路历程

作者:魏中夏




  我的《一个曾经是“差等生”的独白》发表之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看着那些充满了期待、无助、悲伤与彷徨的来信,心里好沉重。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绪,唤起我的不愿想起的记忆,促使我把我的感受、我的心痛、我的抗争、我的奋斗写下来,写给自己,写给那些别人眼里所谓的“差生”朋友。
  我也曾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自从上了初三,我的数学学习越来越力不从心。木桶原理谁都懂,但有时就是无法补全那条短缺的木板。各科成绩的不平衡必定导致总体成绩的失利,那年的中考我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走进了一所普通中学。我一直抱有希望或者说幻想,以为只要自己下了工夫成绩就会有所好转。但是,不得不承认,高中的课程尤其是数理化,不是一味的、不得法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有兴趣和技巧的。
  记得第一次考试我的数学只考了27分。天啊!可怜的27分,不要说父母不相信,就连自己都无法面对。闭上眼睛懵一下ABCD都可以考上27分的,可是雪白的试卷上确实就只有那么可怜的27分。这难道就是每晚学到12点的结果?轮到谁也接受不了啊!我捧着试卷泣不成声,有委屈,有害怕,有无助。父母除了沉默就是叹气,大家都希望这只是一个意外,下次会好起来的。
  寒假的期末考试我的数学考了38分,父母再也不能不怀疑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态度了。从满怀希望和幻想到鲜红的像血一样的38分,我崩溃了。父母的话一天比一天难听,我内心的愧疚也与日俱增。我怎么对得起妈妈每天早上5点起来为我准备的早餐?我怎么对得起爸爸给我买的那些参考书?我怎么对得起自己每晚熬夜学习?我是个不孝顺的孩子,让父母失望,让父母为我操心。我也恨我自己,恨自己那么的不争气。我想到死,想用死来解脱自己。但当我拿起刀片放在自己手腕上的时候,我退缩了。我不是怕疼,一个人绝望到极点只求一死的时候,连死都不畏惧了,是不会惧怕疼的。我只是忽然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是爱我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比他们更爱我了!我是他们唯一的女儿,我这样不负责任地选择死亡,选择逃离,太自私了。我哭着把刀片放下了。
  我把自己的心关起来,和父母的关系依然很糟糕,没有沟通交流,更谈不上理解了。我怕亲戚朋友问起我的成绩,我怕听见父母的嘲讽和叹气。那个时候的我只要一提起学习成绩,心都在颤抖,只想给自己挖个洞钻进去,永远不要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我遇见了爸爸朋友家的一个哥哥。他是爸爸邀来帮我补习数学的。可能年龄相仿,所以很谈得来。在他面前,我无所顾忌地把心里的委屈、无助、悲哀、彷徨说了出来。倾诉,也是一个人发泄的一种方式吧。
  那个时候的我,喜欢对着镜子喃喃自语,喜欢看着窗外并不皎洁的月光,憧憬着自己遥不可及的幻梦。不可思议地爱上了下雨,常常在雨中发泄自己内心的痛楚,常常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写着日记,流着眼泪。
  为了补习功课,我走进了那所久负盛名的学校。没有一个差生是上天注定的,没有一个差生一无是处、无可救药,没有一个差生能够心安理得、快乐地生活。其实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种渴望优秀、渴望成功的力量。
  第一天,我就被“老班”叫到办公室,当时我很紧张,以为又要说我没希望赶紧随便找个破学校走了算了。但是我想错了。“老班”很友善地鼓励我,他说很佩服我选择复习的勇气。他很坦白地告诉我,学习非常好的同学,复习提高不了多少分,只是一个巩固的过程,保持就是进步,提高就是奇迹;成绩一般的同学只有一两门课拉分,只要重点补习就可以了;而我应该是全方位的提高,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改变现状。当初绝望地选择了放弃,现在想再拿起来就很有难度了,也正因为分数偏低,所以比别人更容易提高成绩。他叫我不要为难自己,不要和别的好同学比,只要自己尽了力就不后悔。那次在“老班”面前,我哭了。几乎已经习惯接受打击和冷淡,很久没有一个老师这样心平气和地开导和鼓励我了。其他各科老师也开始针对我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我记得校长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差生,我们会针对每个同学的特长和理想为你们创造一个广大的空间。”他们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差生不可悲,差生不能自怨自艾,更不该选择放弃,我一直记得父亲的一句话“天助自助者!如果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么还有谁可以看得起你?”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退学不是改变现状的办法,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每天早晨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也许我们没有和好学生一样的天分,但是笨鸟先飞,只要用心地去做每一件事情,力求做到最好,我们就已经拥有了比别人更好的“天分”。
  最后,我想把我曾经写在参考书扉页的那首诗送给大家,送给和我一样有过痛苦、绝望、无助、彷徨的“差生”朋友。
  做一个卓越的你/别妒忌那属于别人的机遇/别在乎今天还没成功的你/别放弃你从未停止过的努力/别让你的信念休息/别怪没有和别人一样的好运气/别怕你的道路坎坷泥泞/希望和成功不会遥遥无期/勇者在沉默中奋起/机会在艰难中孕育/泰然也是道风景/理想永不放弃/做一个卓越的你!
  (联系地址: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0408信箱0408班 041000)
  [责任编辑:赵敏霞]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