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教室里的“小丑”

作者:肯尼斯·斯多(美)




  杨晨光编译
  
  几乎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个“小丑”——一个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不惜肆意胡说(或胡闹)的学生。他渴望着别人的注意,决心成为教室中的“焦点”,于是不断地卖弄着俏皮话、小花招。在最糟的情况下,他的行为甚至会鼓励其他学生模仿他的滑稽言行。
  也许,孩子们会认为班级中的“小丑”是有趣的(他们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行为),但教师可不认为这是件可笑的事。因为“小丑”经常会破坏班级纪律并影响教学质量。他已经习惯于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为此会妨碍其他同学专心于课业,他自己的作业当然也经常无法完成。
  教师的批评对于“小丑”常常是毫无作用的。事实上,即便得到的评价是负面的,他仍会因吸引他人的注意而感到兴奋。虽然对他的一些小把戏可以装作视而不见,但当“小丑”的行为已经分散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的时候,教师的确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那么,究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1.与问题学生单独对话
  让学生坐在你的身旁,以一种平和的、中立的态度,让他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挖苦或斥责,建立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随着学生的思想延伸话题,而不要简单、粗暴地要求他的顺从。让学生理解他已经干扰了你的教学工作,并让他知道在某些场合和时间,是不适宜开玩笑的。
  2.建立非言语信号
  建立一个非言语信号,以便警告言行出格的学生。在学习自我控制和适时停止的过程中,问题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引——一种非言语信号。单独和他谈一谈,确定一个发现他犯错误时会发出的信号:讲授中的突然停顿,或者抬一下眉毛,或者一个眼神。有时候,你也许要在发出信号前叫一下他的名字,以便引起他的注意。但不要为了批评学生而停止讲课。这个方法可以提醒问题学生,但不会打断正常的教学活动。
  3.让“观众”们消失
  要是一个问题学生成功地吸引了其他学生的注意,他就会继续这种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如果其他学生能够与你配合,对他的“表演”装作视而不见,他的行为就可能弱化。找一个问题学生不在教室的时间,与其他学生作一个约定——装作看不到“小丑”的“表演”。如果学生们能够合作,那么在每次上课前要强化学生们的合作行为。
  4.靠近学生
  如果问题学生突然打断了你的教学,在继续教学的同时向他走近。站在他的旁边,直视他的眼睛一到两分钟。你的行为可能会有效地让他安静下来。一般来说,在教学中来回走动是一种实用的维护教学秩序的手段。
  5.强化问题学生的正面行为
  要是你能肯定问题学生希望得到你和同学的注意,那么就给他一个机会。当他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时候,在班级里公开表扬他,这会让他感到并不一定非要用不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此外,为他的独特能力和表演天赋找到合适的展示舞台——比如学校的大型演出等。
  6.建立行为训练系统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把一套3×5的拼图卡片分装在十个盒子里,并把这些盒子放在问题学生的书桌上。在早上为计时器设置30分钟的时间。如果在30分钟内,问题学生表现良好,则打开其中的一个盒子,并为计时器重设30分钟的时间。如果问题学生犯了错误,则马上重新开始记时,但不收回卡片。当十个盒子都被打开之后,奖励给学生事先承诺的奖品或特权。可以根据问题学生的年龄、情况的严重程度,调整时间的长短、盒子的个数以及相应的奖品。
  7.找到问题根源
  观察问题学生的行为环境。注意在问题学生发生错误行为之前或之后,周围是否发生了什么。观察问题学生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容易发生错误行为。你可能会发现在一天的某一时间段里,问题学生表现得较差,也可能会了解到他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以吸引你的注意力。也许他觉得功课较难或枯燥无味,也许他因无事可做而感到无聊,也许在这一段时间里他难以集中注意力。找到问题的根源将有助于调整功课的难易程度、学习活动的持续时间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8.适当的处罚
  如果问题仍然出现,可以对问题学生警告一到两次后进行适当的处罚。可行的处罚措施包括:缩短问题学生的休息时间,放学后留校,降低其在班级中的权限,以及将其错误行为通知给家长等等,中肯、切实地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将引起怎样的后果。如果问题学生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秩序,可以考虑将他的座位远离其他同学,告诉他可以听课,但并不能参与其中。但如果他准备改正自己的错误,他可以回到同学中去。
  (联系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勋业一路九巷1号 沈阳市铁西区重工三校 110024)
  [责任编辑:赵敏霞]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