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让游戏回归队员的生活

作者:王春生




  《辞海》中对游戏的定义是:“体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娱乐的一种。有智力游戏(如下棋、积木、填字),活动性。游戏(如捉迷藏、搬运接力),竞技性游戏(如足球、乒乓球)。游戏一般都有规则,对发展智力和体力有一定作用。”笔者认为,现实中游戏与队员的生活越来越远了,渐渐变成孩子们的一种奢求,而一些单调、功利性的活动却充斥着队员的课余时间,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为了解队员们课间活动的真实状况及其对课余活动的看法,以便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我们于2005年10月19日对山东庄小学的部分队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并在课间进行了实地观察。
  
  一、队员的课余生活亟待关注
  
  (一)队员的愿望与现实反差很大
  调查显示,队员在课余时间最想做的事,前三位是:①和同伴一起玩游戏;②外出旅游;③参加体育活动。而现实中他们最经常做的事情则依次是:①看课外书;②睡觉;③看电视。由此可见,队员的愿望与现实的反差极大。
  (二)课余生活单调,游戏内容单一
  调查结果表明:83.9%的,队员回家后还要做家庭作业,完成作业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34分钟。11岁女孩小雅说:“晚上写完家庭作业,做好预习和复习差不多就8点了,想找同学去玩,天黑了怎么去呀?即使我有了自由时间,身边的朋友都不出来,我一个人怎么玩集体游戏?”反映出队员课余生活的单调。
  队员们的游戏内容单一,经常玩的游戏就是跳绳、踢毽子、跳皮筋三样。一位教师曾经鼓励队员们说,在课间活动时想玩什么都可以,看谁玩得科学、吸引人。结果,大家面面相觑了半天,仍然还是玩那有限的几样。教师不由得感叹道:现在的孩子就是给他玩的时间,他们也不会玩了!从樊笼里解脱出来的小鸟,面对广阔的天空竟然无法展开翅膀飞翔,这难道不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悲哀吗?
  (三)游戏时间总量明显不足
  调查统计发现,一天中累计平均游戏时间在60分钟左右的队员占65.2%,还有12.4%的队员游戏时间在40—60分钟之间,更有12.4%的队员游戏时间只有30分钟。虽然队员自己在统计时可能会有误差,但这些数据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队员的游戏时间少得可怜。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乍听不少,但队员每天要上6—7节课,每节课后都有10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也就是说,有相当多队员的游戏时间只是在校的课间活动,而有些教师连这点时间也不放过,在问及队员最反感的教师行为时,“拖堂”竟然名列第三。
  (四)教师和家长参与、指导不够
  在调查“当你提出要玩会儿时,教师和家长经常说的话”,排名前三位的是:①你作业做完了吗?把作业写完再玩;②就知道玩,你就不能干点别的;③要注意安全。在不少家长和教师心目中,游戏就等于浪费时间,不是一件正经的事情。所以当孩子提出游戏要求时,得到的回答经常是阻拦性的。并且,即使允许孩子去玩,成人基本上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更不会去指导。在调查“经常和你一起游戏的人?”时,排名第一的是同班同学,占68.2%;第二是邻居小伙伴,占24.6%;第三是教师,占7.2%;而家长参与的则是0。为何参与率这么低?除去忙于繁杂事务的原因外,家长和教师对游戏的认识和观念有待更新。
  
  二、如何让游戏回归队员的生活
  
  有专家曾指出:游戏活动就是教育与指导孩子的最有效的方法。游戏能调动孩子的所有感官,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随着各种游戏的进行,孩子从感觉到认识,从智能到体能,从语言表达到情感交流,都会得到极大的促进,从中还可以逐步塑造孩子的性格与品德、意志与才能。所以,我们应正确认识游戏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只有对游戏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从观念上有所改变,在行动上有所刮正。那么,应如何让游戏回归队员的生活呢?
  (一)寓教于游戏,使队员能玩、会玩、快乐地玩
  1.快乐课间我做主
  以各小队为活动单位组织“快乐课间我做主”竞赛活动。由轮值的小队组织一天的课间活动,活动方式由小队集体商议,然后组织全中队开展多种娱乐性的游戏。如利用沙包、皮球、手绢等让课间活动活跃起来,并力求做到天天有新意,堂堂都快乐。引进奖励机制,由全体队员对每周小队的游戏组织情况进行点评,评选最佳组织奖、最佳游戏奖、积极参与奖等奖项,并由最佳游戏小队获得下周课间组织游戏的优先权。
  2.快乐游戏大家玩
  重玩父辈的老游戏。以探访长辈小时候玩的游戏为主要内容,通过走访,搜集整理父母和爷爷奶奶曾经玩过的老游戏,如跳房子、抓拐、丢沙包等。通过和父母一起玩,重温他们童年的快乐,体验当年的困苦生活和现在的进步与发展。
  创编新时期的新游戏。以创新和改良为根本,创编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新游戏。如可以将新童谣、古诗文诵读内容与跳绳、跳皮筋结合,让唱着健康童谣的花式皮筋玩起来;还可以将高尔夫球缩小,用乒乓球开展室内的手掷高尔夫等。
  开展农娃的特色游戏。充分挖掘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小型的科学探索和创造游戏为主,玩出科学性,玩出创造性。如采摘颜色绚丽的树叶进行树叶画创作;利用遍地的野草进行编织;还可以搜集具有特点的金海石创作奇妙的石头画等,让每一名队员在动手动脑中,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
  3.快乐游戏大家赛
  少先大队在各中队、小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快乐游戏大家赛”活动,让它成为队员们玩的节日,游戏的盛会。
  各展所长,最佳游戏评选。为充分展示每个中队、小队有特色、有创造性、有趣味的游戏方式,依据创编游戏、竞技游戏、科技游戏、创新游戏等进行评比。让队员们比一比,看谁的游戏好玩、人气盛,谁的游戏花样新、有创意。
  勇攀高峰,争当游戏擂主。组织竞技类的游戏项目一棋类、跳绳、踢毽、成语接龙等,开展“校内吉尼斯”打擂活动。由擂主接受队员的轮番挑战,对最终能够常胜不败的队员授予此项目擂主称号。
  (二)加强培训,提高相关人员辅导游戏的技巧和能力
  让辅导员亲身体验游戏的快乐。每个队员内心都渴望游戏,因此可借鉴历奇训练中的游戏,组织所有辅导员体验一下游戏带给人的快乐。通过“多样排队”“颠气球”来热身,以增加相互了解;通过“注视传递信息”“伸手指表情达意”,学会正确对待伙伴以增加交流的机会;用“盲人走路”“共过人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通过这些体验,帮助辅导员加深对游戏及其教育意义的认识。
  加大辅导员与教师对游戏的辅导和指导力度。将如何组织游戏活动作为辅导员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游戏的专项竞赛展示辅导员的真实能力。开展游戏的专项研讨交流,分析共性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强化游戏的教育功效。在游戏中要及时发现队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设计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寓教于游戏之中,让队员在游戏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下发《游戏集》的形式,丰富辅导员组织活动的内容,让健康有序的活动在各个中队蓬勃开展起来。
  创设宽松的氛围,便于游戏的开展。学校领导和教师、甚至家长要齐动员,将观念转化为减轻队员负担的切实行动。教师要做到不拖堂、最大限度地减轻队员课余作业的压力, 削减队员在校学习时间,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开展自主的游戏,真正让队员在童年快乐的游戏中成长。与此同时,也要指导家长多和孩子游戏、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等等。
  总之,不要忘了,我们的队员们都还是孩子,而孩子是需要游戏的。让游戏回归队员的生活吧。
  (联系地址: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学区 101211)
  [责任编辑: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