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班主任应善于写教育反思

作者:张 锐




  当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变化的需要。尽管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很多,但比较快捷、有效的一条途径是写教育反思。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笔者发现,不少班主任经常遇到可以反思的教育教学事件,但由于缺少反思的习惯或找不到有效的切入点.而没能写出来,确实让人遗憾。那么,应该怎样才能写好教育反思呢?
  
  一、多读书,积淀深厚的教育理念
  
  一个好的反思往往是对教育教学事件的深入分析,传递给人们一种价值选择,以期引起自己或他人的思考,其背后都有着较强的教育理念支撑。一些教师之所以写不好反思,关键是缺少深层的教育理念。就教师而言,提升个人教育理念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两点是可行的,一是坚持读书,二是经常思考。朱永新教授认为,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个阅读者,但不少教师对一些教育名著、教育家的重要观点几乎一无所知。如果能形成日常的阅读习惯,思想会更深刻,语言表达也会更加顺畅。目前有关部门已建议教师要在六年内读完100本书。朱教授还建议教师每天写千字的教育随笔。他表示, 坚持写教育随笔的老师,三年内就能小有成就。
  从理论上讲,教师大量的阅读能够快速提升教育理念。但对班主任来说,要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还要管理好班级,要求他们抽出大量的时间广泛地涉猎各种理论是不现实的。况且,大量的图书报刊以及网络中的信息,给教师的选择带来了困难,也难以形成个人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的读书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就是要围绕个人承担的课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撰写的教育反思内容选择书目。在读书的方式上,应习惯于使用卡片,这种做法有利于加深对所读重点内容的理解。对于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句子,还可以利用书边的空白记录自己的思考。这些记录既可以作为以后写作的点,也可以作为个人教育反思的重要论据。
  我曾读到这样一句话:“现代科学技术毫不谦让地长驱直入人们的情感生活,使得原本真切、实在的情感交流开始缺失人情味了,甚至使众多人发生了悄然变化。”随着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这种由现代技术来替代教师情感的现象,势必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这其中就有需要反思的内容。后来,我发现网上评语软件1.0版本,有软件功能和使用方法的介绍,还有很多新颖的评语范例,其功能之全、操作之简便、评语之新颖,连我这个写了多年评语的教师都自愧不如。我感到欣喜,教师的工作量这么大,利用评语软件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量。但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不大认可。结合前面读到的那段话,我开始反思,用评语软件到底能代替什么?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我选用了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批改试卷时看到学生做错了题,她随手在错题处写了“哎呀”一词。没想到,学生却从中体会到了教师的关爱之情,看到了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从而自信心大增,进步很快。表面看,此评语虽不正规,也无华丽的辞藻,更无充满激励性的词语,然而,由于它是教师在批改试卷一瞬间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因而短短两个字却向学生传达了诸多信息,并被学生接收到了,因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确实辛苦,利用评语软件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可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成长中的个体。虽然利用软件的操作可以写出措辞新颖的评语,但从青少年的成长来看,他们离不开教师的直接指导,教师本人的作用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教师的言传身教、真情实感所起的感化、陶冶作用是任何先进的教学仪器都代替不了的。可见,重要的不在于我们说了些什么,而是学生看到评语后想到了什么,从评语中接受了什么。最后,我写出了《评语软件能代替什么?》这个反思。在这个反思中,我最后阐述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情感的流失,让教育多一点情感,少一点程式吧!
  
  二、罗思考,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长期的教育影响使得很多老师习惯于专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想,领导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做。确实,这样做出不了什么大问题,所写的反思也容易被人接受。但我认为,如果只是习惯于这种思考方式,缺少了批判性的思考,不利于写出比较深刻的反思。仔细想一想,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教育方式、教育思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流行的教育方式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可以使我们看到其中的不足,从而加以完善和改进;对人们有疑义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可以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内容,从而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写教育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建立起批判性的思维,以独特的视角分析、反思我们以往看似正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写出能引起人们心灵触动、改变教育行为的深层次的反思。
  在班级管理中,我曾制定过很细的量化标准,但有时效果不理想,对此我很困惑。问题出在哪里?我们需要反思些什么?后来,我听到这样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就想,过细的量化也许会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于是,我反复观察与思考,最后以《试论班级量化管理的模糊性》为题写了反思。内容包括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过细的量化管理往往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精确的量化会导致学生的多重人格;过细的量化使学生失去了发展创造力的空间,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等四个方面。
  
  三、罗观察,发现需要反思的教育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教育教学事件。教师需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通过写反思,不仅能够分析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能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从而提高个人的理论和认识水平。当前,新课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如何去落实,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课程理念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做些什么等等。这样的反思会使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在课堂上真正得到体现和落实。
  我曾听过二年级的一节课——《我要的是葫芦》。那节课上,老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带来的葫芦进行实际观察。观察讨论的结果是,学生掌握了葫芦和叶子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葫芦的可爱。如果单从教学的角度去评价,应该说这是一节不错的课。但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