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一道美丽的缝隙
作者:程建华
敬业精神是人的一大优点,而在费德曼的悲剧中却成了致命的弱点,由可贵的敬业精神导致悲剧。联想起教育,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是否也存在费德曼式的敬业精神呢?教师们在坚持强烈的敬业精神的同时,是否也在不经意间制造了“费德曼式的悲剧”呢?
回答是肯定的。尽管新课程改革的触角已延伸至教育的每个角落,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但“费德曼式的悲剧”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上演着。
课堂上教师担心学生读得不流利,好心地早早把生字词障碍帮学生扫清;担心学生理解得不到位、表达得不周全,便急忙把答案完整地灌输给学生。结果教师讲得越是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越是安静……怀着对知识不容亵渎的职业神圣感的教师,把课堂变成了演绎精美答案的舞台,学生成了一种装饰、一种陪衬、一种点缀。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容忍学生出丝毫的差错。而避免出错的最好办法便是教师事无巨细都要事必躬亲。学生还未上路,老师就先大喝一声:别出错了脚!结果学生走起路来小心翼翼、亦步亦趋。有着强烈的敬业精神的教师,费心劳神地呵护学生,却使学生滋生了过度依赖的坏毛病,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却总也不见增长。
不容亵渎的职业神圣感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却换来了教育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期望值过高的教师总是希望竭力做好每件事,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怎能达到那种完满境界?目睹了几次失败后,强烈的敬业精神让教师再无耐心容忍那些粗糙和失败,于是便越俎代庖。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特别保护”下,孩子们似乎得到了很多——标准答案、不犯过失的表扬……但是在得到的同时孩子们却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独立、失去了质疑和批判的能力、失去了自主探究的品质……从而孩子也就失去了成长必须打下的精神底色,失去了幸福人生。必须奠定的宝贵经验。这一切仅仅缘于教师好心的、可贵的“费德曼式的敬业精神”。
真正的智慧应介于完满与不完满之间。高明的木工在装修时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这种暂时的不完满恰恰预示着今后的完满。若木工过于追求完满,则地板开裂或因挤压而拱起的现象就会经常发生。情同此理,若教师过于追求完满,则再好的出发点有时也会以尴尬收场。孩子只有经历不完满才能走向完满,只有亲历挫折才能迎来辉煌。敬劝那些孜孜以求完满的教师,不妨给自己的教育留存一道缝隙!那一道缝隙就是大度的宽容,就是美丽的期待,就是丰厚的睿智。
(联系地址:江苏省金坛市尧塘中心小学 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