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小学生五种攻击性行为的纠正策略
作者:周健华
那么,如何纠正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呢?笔者经过实践,对小学生五种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及纠正策略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不满性攻击行为及纠正策略
小学生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的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常常因受尊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发。如某学生因为妈妈是环卫工人而常被同学笑话,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只要同学一提起环卫、扫地的事,他就以拳相对。这种攻击行为我们称之为不满性攻击行为。
纠正这种攻击性行为,首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比如,老师可以请他的妈妈到班上来向同学们介绍环卫工作的意义,让学生了解环卫工人的高尚,老师对他的妈妈表现出充分的尊重,让该学生得到尊重的满足,以此减少他的攻击性行为。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延迟满足需求”的能力。所谓“延迟满足需求”,就是当自己的需求暂时得不到满足时,能控制自己,延缓这方面的需求。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对7至9岁的小学生进行训练,每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便引导他们同其他小朋友协作绘画或解答难题,以此延缓满足需求的欲望。结果,经过训练的孩子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因此,当学生发生不满性攻击行为时,可以引导他们做其他的事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延缓他们的需求欲望。
二、取乐性攻击行为及纠正策略
这种攻击行为的目的是使自己获得愉快体验。如,一群一年级的学生走到培智班门口,便模仿有智力障碍、身体障碍的学生说话、走路的样子,这就是取乐性攻击行为。又如五年级小学生,以逗低年级小朋友哭为乐,这也是取乐性攻击行为。那么,小学生发生取乐性攻击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发生取乐性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小学生共感能力较低。所谓共感能力是指从他人的观点感知某种现象或体验他人感情的能力。要提高小学生的共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为了纠正小学生的取乐性攻击行为,可以引导他们开展“假如我是残疾人”、“我们是大哥哥、大姐姐”等活动,组织他们慰问、帮助残疾人,关心爱护比他们年纪小的小朋友。这些都有利于小学生共感能力的培养。
三、迁怒性攻击行为及纠正策略
小学生的攻击行为,有时并不指向于直接刺激自己的对象,而是把脾气、怒气发泄到没有与其发生直接关系的另一对象身上。如某个小学生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挨了老师的批评,他可能将这种怒气迁移到课外,并用身体或言语去攻击其他同学,他会抱怨其他人:“就是因为你,老师才批评我”。如何纠正这种迁怒性攻击行为呢?笔者认为可以做好以下两点:
1.在“源头”上下功夫。就刚才那个事例,“源头”是老师当众的批评。为此,老师要避免在课堂公开批评学生,改用课堂提醒或课后谈话较为妥当。
2.开辟情绪发泄道。如为了让学生的情绪得到宣泄,可以开辟“心里话我想说”、“我的心情”等交流活动;可以在班里建立“心情角”,开辟“心事点点栏”,让学生把自己的心事、感受写下来张贴出来,既让他的情绪得到发泄,又让其他人来关心、理解他。
四、模仿性攻击行为及纠正策略
心理学家班杜拉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儿童观察成人对塑料大玩偶一边大声臭骂,一边拳打脚踢。然后给儿童玩这些大玩偶,发现许多儿童模仿成人的攻击行为,对玩偶施行攻击。现实生活中,电影、电视、他人等所表现出来的攻击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小学生的模仿。如有一次,一个小学生模仿电视剧中的武术动作,把同学的牙齿打掉了两颗。其实,这个学生主观上并非有意去伤害他人,可是客观上他确实造成了伤害他人的严重后果,这就是小学生模仿攻击行为所导致的。
纠正小学生模仿性攻击行为,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放任孩子的
兴趣。现在,很多动画片、电视剧都有武打和攻击性内容,这些内容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这类电视剧看多了,攻击性行为也随之增多。为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指导孩子有选择地观看一些电视剧,指导孩子对好坏、美丑做对比性评价,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要让学生知道,学武术,首先要学武德;练拳脚,尤其要练意志和毅力。
五、受诱惑性攻击行为及纠正策略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当外界事物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比较容易受其诱惑,进而产生攻击性行为。如一学生带来一本非常好看的连环画,另一学生非常想看,急切的心情导致他产生攻击行为。
如何纠正受诱惑性攻击行为?笔者认为,创设情境,进行移情训练,可以降低受诱惑性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在移情反应中,学生不仅可以觉察出他人的情感,还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产生与他人相同的心情。比如,在角色游戏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玩游戏,可以选一位平时较多去攻击别人的学生扮演一个受人攻击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了解被别人攻击时的心理感受,知道攻击性行为给别的小朋友带来的伤害,使这位经常攻击别人的小朋友在以后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能自觉地抑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进而改掉自己的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在小学生身上是经常发生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这种行为,切不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教师应当运用教育的艺术去帮助学生纠正这种不良行为。
(联系地址:江苏省昆山市正仪中心校21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