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情理交融 化解阻力

作者:徐吴英




  
  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表现为对一切外力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教育心理学家把逆反心理描述为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势与特定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矛盾,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必须把握:
  第一,逆反心理不等于逆反行为。逆反心理虽然可能与一定行为相联系,但不能将两者简单地对应起来。性格内倾的人善于克制自己,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情绪,即便在特定的情景刺激下产生了逆反心理,很多情况下并未转化为外显行为;此外,逆反心理虽然必须在一定的情景压力下产生,但是,若外界压力过分强大,已经形成禁令条规等明文规定,或者化为有效的社会反对势力,逆反心理也不易外显。
  第二,逆反的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心理学界将逆反心理称为“心理上的抗拒”,指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方面享有的自由被剥夺时,自身激发出的一种抗拒心理。目的是想确保行动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对个人来说越重要,则心理上的抗拒越大。
  
  二、逆反心理在小学生中的表现
  
  第一,超限逆反。当客观要求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就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他们会执意地表现出与施教者要求相反的言行。比如:家长反复地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教师不分学生的层次或问题的性质,一概过高地“上纲上线”“恨铁不成钢”,学生就容易持“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甚至会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情境逆反。当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学生就自然地会产生逆反心理。比如:下课了,老师如果一拖再拖,那么,即便你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也会心不在焉,甚至做其他事情,如皱眉头,和同桌讲话,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第三,禁果逆反。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强,越是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我们一再强调不要到校门口的小摊上去买东西,可是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挤在那里;我们三令五申地告诫他们不能玩电子游戏,但是他们仍然会偷偷摸摸地玩得不亦乐乎。
  第四,信度逆反。表现为学生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产生怀疑。如:家长自己整天迷恋电视,却不准孩子看任何电视节目,孩子就容易“以下犯上”出言不逊;对于一个经常出尔反尔的老师,学生也常常会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三、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从主观上看,人的心理现象不仅依赖于主体与周围客观条件的对立统一,而且最终要通过主体活动表现出来。逆反心理,其实就是在客观环境要求与主观需要、情感、认识不相符合时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出主体强烈的抵触情绪。例如,某位学生因助人为乐而上学迟到了,如果老师不问缘由,一味地谴责其迟到的违纪行为,就会形成学生对老师从需要到情感、认识上的复合逆反。从客观上看,主要是受到以下四方面的影响:
  第一,家庭因素影响。家庭是小学生生长的基本环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长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言行对子女品德的塑造、人格的完善等极为重要,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采取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孩子便可能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学校因素影响。学校作为小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其存在的一些不良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表现在:1.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个别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只要完成施教任务就行等应付差事的想法,不认真探索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2.一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因而导致某些学生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3.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分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揪着不放,使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已失去信心,因而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第三,同辈群体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人或相近年龄人组成的群体。在同辈群体中,因为大家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因此彼此之间容易认同,并且相互转化与感染。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学生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相反,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会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受到影响而进行模仿。
  第四,大众文化影响。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当代小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由于其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它对学生的影响也表现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并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减少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第一,尊重学生。教师、家长要学点心理学知识,只有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谈得上教育。一些家长和教师总是喜欢在孩子面前摆架子,习惯于训斥、支配,甚至体罚孩子。时间一长,即使父母、教师的话再正确,他们也会把它当作“耳边风”。因此,父母与教师在教育孩子时,要不摆架子,平等相待,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第二,情理交融,化解阻力。理与情要共进、交融,才能有效地克服逆反心理。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只有感到你与他心心相印,情感交融,他才可能接受你的教育。
  第三,疏导为主,多用“冷处理”。一旦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往往来势凶猛,特别是外向型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攻击行为”,进行公开抗拒和吵闹。如果这时教师实行“关、卡、压”式的堵,反而会适得其反,助长逆反者的对立心境。这时教师不能急躁,不能以任性对任性。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理”:1.要摸清情况,了解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2.要结合环境和学生本人的特点,寻找适当的教育方式;3.要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
  第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逆反心理”在思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相似点,其中包含了某些独立思考的积极倾向。所以教师要从孩子的言行中寻找闪光点,发现孩子智力素质方面的优势,作为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的依据。
  (联系地址:浙江省温州龙港文卫路220号3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