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道德信念及其培养

作者:李 健




  
  一、道德信念的含义及作用
  
  道德信念即“深刻的道德认识与强烈的道德情感的有机结合,与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道德观。”(见《教育大辞典》)道德信念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道德概念是学生所掌握的道德知识以及规范自己言行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就是系统的道德知识和道德概念。与一般形态的道德概念相比较,道德信念是一种与学生的道德需要紧密相连,并伴随着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的道德概念。如,学生甲和学生乙在集市上看到小偷行窃。当然他们知道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但是,见到街上其他人怕惹事,对小偷的行为熟视无睹,他们也没有挺身而出抓小偷。学生甲想的是,别人都不敢抓小偷,我也随大流,“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因此,他感到心安理得。而学生乙却感到很不安,因为他觉得自己这种袖手旁观的行为不符合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准则,自己的胆小怕事的行为没有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所以,他对自己产生了否定的道德情感体验,他感到愧疚,痛恨自己的软弱,良心上受到了谴责。分析甲、乙两学生的行为,可以说学生甲所掌握的见义勇为的道德准则还只是一般形态的道德概念,而学生乙所掌握的见义勇为的道德概念已经开始转化为道德信念。因为学生乙的道德概念已与道德需要、道德情感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但这种能够激发道德情感,与道德需要的满足与否相关的道德概念还只是道德信念的低级形态,还只能称作准道德信念。因为它还不能产生道德动机,指导道德行为。因此只有当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开始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强大的内驱作用,道德概念已经成为学生坚信不疑并得到道德意志支持的、能够付诸行动的行为准则时,道德概念才能转化为真正的道德信念。
  评价一个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水平,关键是要考察他的道德行为。道德信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道德动机的最高形态,它能够把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意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而我们学校教育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所掌握的道德知识,道德概念较为牢固,如同学们都能说出《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内容,但是却不能自觉地把这些概念、准则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又如,一个小学生已经掌握了偷盗无耻的道德概念,但是他还是禁不住诱惑而偷了同学的文具,说明这个学生只是理解了这个概念,并没有认同、信服这个概念。由此可见,在道德概念、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转化中,还存在着一个“信”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坚定的道德信念,那么,他们所掌握的道德概念、道德观念都是苍白无力的,很难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指导作用。虽然在某些道德情境因素的刺激下,一些没有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的学生,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道德行为,但这些道德行为是不稳定、不持久的。由于学生的道德信念是产生道德行为的最强大的道德动机,是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成分,所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是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
  
  二、道德信念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思维能力发展了,道德实践经验丰富了,因此,大部分学生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信念。在此阶段,教师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
  首先,要注意协调来自学生周围的道德影响,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构成道德概念是价值的判断,是对善恶的判断。由于人们在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道德规范、道德评价上,人们的观点也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而学生掌握道德概念过程的复杂性,要求广大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概念形成道德信念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一些学生之所以对教师教给他们的某些道德概念采取不相信、不认同的态度,就是因为他们通过其它途径接受了一些相反的道德概念。如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老师教导他要大公无私、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但在家里,父母告诉他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又如,本学期我校调入邻村的3名学生,家长害怕孩子受气,就告诉他们谁打你,你就咬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学生很难认同教师教给他的那些正确的道德概念,更难以在认同和信服的基础上转化为正确的道德信念。因此我们必须协调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各个方面的影响,为学生营造一个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的道德氛围。
  其次,教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科学素质的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道德素质的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果教师不能以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来感染学生和影响学生,学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的良好人品不仅体现在言论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为上。如一个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从不迟到早退的教师,和一个缺乏敬业精神,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教师,都批评了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学生会对前者的批评心服口服,但对后者的批评则很可能拒绝接受。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教给学生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之所以没有被学生认同、信服,没有上升为道德信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教师口头上的教导和自身行为上的示范相互矛盾不无关系。一个没有良好人品的教师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
  再次,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广泛地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来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只有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置身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中,学生所掌握的道德概念才会引起道德需要,由此而激发道德情感,出现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如,一个五年级学生不慎受伤,在家休息,班主任号召全班学生帮助这位受伤同学,以免他在学习上掉队。在班主任创设的这种道德情境中,学生所掌握的助人为乐的道德概念激发了他们的道德需要。一个住在受伤同学附近的学生,每天放学后都主动来到受伤同学家里,为他补习功课。在这位同学的帮助下,受伤学生虽然缺课多日,但学习成绩没有受到影响。老师、同学和家长都高度赞扬了帮助人的同学,他也深深地体会到一种助人成功的愉悦和快乐,他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肯定的道德情感体验,因为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所掌握的道德观念,满足了自己的道德需要。由于他在助人的过程中的的确确获得了乐趣,因此,他对于助人为乐的道德准则深信不疑。在每天坚持不懈地为同学补课的过程中,他的道德意志也得到了锻炼。在这种满足了道德需要,丰富了道德情感,磨练了道德意志的基础上,这个学生的助人为乐的道德概念在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中,转化为坚定的道德信念。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信念的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道德概念的灌输和道德知识的接受,更多的是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广泛地参加道德实践活动,让他们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在道德实践中转化为坚定而又正确的道德信念。
  (联系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码头镇 06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