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教育不同于种养

作者:裴重生




  前不久,我参观了几个单位,感慨颇深。
  先是参观一座现代化农场。在塑膜大棚里,500株哈蜜瓜秧齐唰唰挂着1000多只哈蜜瓜,凭肉眼区分不出它们的大小。听场长说已与外商签了合同,80天后摘瓜,到那时每个长到3800克左右,大小相差不许超过20克。听其言,我不禁为这农场的科技成果而啧啧惊叹。
  接着参观一家养鸡场。畜牧师指着一批即将出售的3000多只肉鸡说:“这些肉鸡通过科学喂养,每只都在2180克左右,相差不过30克。”他说着就让人随便选出6只鸡,一过秤,最重的2187克,最轻的2173克,相差15克。
  最后参观的是几所中小学。 在与学校领导、教师交谈时,他们非常自豪地说学校的管理如何如何严格,他们用得最多的词是“一律、都要”。如: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一律不准看电视;每人都要学会演奏一种乐器;女生头发一律不准长过耳垂;体育课一律要穿白袜白布鞋;每人每天都要把新单词读10遍写5遍;每人每周都要做一件好事 。他们说这话时,脸上充满了责任感和自豪感。而我,却不禁黯然伤心。
  瓜果鸡鸭是食物,人们为了好吃、为了好卖,规定统一的标准是必要的;且在种苗相同的条件下,给予同量的光照、温度、水份、肥料、饲料,生产出质量基本一致的产品也是可能的。而学生是人,他们来自千差万别的家庭,有的喜欢数学,有的喜欢生物,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体育,有的好静,有的爱动,有的健谈,有的内向,有的粗心,有的谨慎,对这样各不相同的学生,企图采用“一律、都要”等机械方法把他们都培养成“优等生”,其实是做不到的。
  教育学生不同于种瓜养鸡。瓜、鸡成熟后是供人吃的,而学生毕业后要奔赴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因而不需要具有同样的爱好、同样的技能和同样的知识,也不需要用“一律”的方法去加以锻造。所以,明智的教育者,要依据学生的智力基础、性格和爱好去制定目标,发挥他们的特长;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其接受能力之高低,运用适宜的方法,该严则严,该慈则慈,有的用诱导,有的用激励,等等。只有如此,学生们才能学得开心,学有所获,将来才能派得上用场。
  我想,这才是因材施教,这才是素质教育。
  (联系地址:广州体育西路 天河北街 1号604号 51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