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德育呼唤活动课程

作者:孔 庆




  活动课程对于德育有它独到的价值。研究和实施好德育活动课程,对于改进目前的德育状况,逐步建立新的德育模式,使德育真正科学、有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德育现状、德育活动课程的历史、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和内容等方面发表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般地说,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系统道德知识的学习、行为规范的训练、教育者人格示范和现实生活中榜样示范、集体影响和舆论扬抑以及奖惩措施强化等方法。其核心是道德规范的识记、模仿和训练,它们强调道德的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注重他律。这些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在某一静态时空条件下的良好品德的表现有一定作用。但是,从德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活动理论的角度来看,它们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首先,传统的德育虽然在内容上顾及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做到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但是在方式、方法上却忽视了学生品德的心理发展特点。就拿道德规范或知识的学习来说,儿童在道德思维发展的初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性思维,人际交往范围小。这时,直接向儿童传授具体的行为规范,也许有一定作用。但是,当儿童成长到一定年龄、逻辑思维开始发达、与外界社会交流增多时,再单纯地进行灌输,就容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导致其道德价值观的混乱,进而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道德教育产生反感。
  其次是传统德育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特有的心理倾向。对上一代人极为有效的方法,对下一代则可能收效甚微。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如果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单调、枯燥、无味、陈旧,其效益必然递减。
  第三是传统德育忽视了道德的内化过程。道德知识、是非观念只有通过个体的道德实践活动、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如果学生没有机会实践道德知识,就无法形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正如杜威所说的,“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活动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
  第四是传统德育忽视道德教育的形式和本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教育形式或教育方法只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手段。活动一定要和必要的道德诱导和启发密切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时,有的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做好事,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没有帮助学生去正确认识学雷锋活动的实质。还有些教师,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的情感作用,没有运用情绪和情感的感染性功能、弥散性功能、激励性功能和动力性功能,来促进学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认同。
  第五是传统德育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到了一定年龄,会逐步形成自我评价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逐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自我评价逐步成为他们行为的主要调节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个性品质中的优缺点,加强自制力,推动他们的自我道德的发展和完善。
  德育本质呼唤新的德育途径和模式。德育的本质是育“德”,其作用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以此为内容的德育就必须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来进行,即以实践性的活动为主要途径,并以此为中心构建新的科学有效的德育模式。
  活动课程是由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应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知识和经验。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本能,以儿童的兴趣和当前的需要来组织课程。
  杜威的理论虽有偏颇之处,但他所提倡的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发展儿童的主体性、尊重儿童的愿望的思想,对我们的德育改革有一定的启发。
  德育活动课程有深刻的哲学依据和心理学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活动学说是德育活动课程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显现,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是德育活动课程的心理学依据。皮亚杰认为,在道德领域中,活动特别是协作(活动)能够促进道德的发展,主要在于通过协作发展了儿童相互了解、相互评价的能力,在互惠的基础上发展了相互尊敬、公正感,培养起了“批判态度、客观性和推理思考的行为形式”,从而使其能够逐渐摆脱成人和外在的强制,真正执行通过协作得来的规则。
  一般来讲,德育活动课程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若干子类型。
  第一种类型:常规德育活动课程。
  1.以养成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程。学校的一些常规活动,如升旗仪式、班队活动、体卫活动等,目标是养成教育。在这些活动中融合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感、责任感、自尊感等高级社会情感以及谦虚、进取、自爱等优良品质。
  2.以认知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程。如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科技活动、辩论活动、宣传活动等,以人的认知为导向。通过这些活动融合德育,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体验并形成理性认识,发展各种认知能力。
  3.以情感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程。如学校中的书画活动、文娱活动、游戏活动等,以陶冶人的情感为主旨。在这些活动中融合德育,符合学生的天性,在自然、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易于激发学生求美的心向,发展美感和审美能力。
  4.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程。如学校组织的社会生产与服务性活动、社会调查与参观活动、野外游览活动等,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相应地形成分析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5.以模拟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程。如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在模拟性活动中融合德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感知能力,尤其是各种器官的协同性机能,同时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创新性的人格特质。
  第二类:专题德育活动课程。
  1.以人生课题为基础组织的专题德育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内容涉及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自我完善等诸多方面,组织方式灵活多样、针对性强。
  2.以心理结构为基础组织的专题德育活动课程。如:认知训练、情感培育、意志锻炼、性格塑造等,这类活动课程基本上是以心理学揭示的青少年心理结构为依据来组织相应的活动,有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3.以年龄特征为基础组织的德育活动课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的德育活动针对性强,容易得到学生的接纳和认同。
  4.以个别现象为突破口组织的专题德育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组织的切入口较小,易于操作,也易于深入,如:“自信心的培育”、“学会关心”等。
  第三类:学科德育活动课程。
  这类课程是以学科为组织形式的德育活动课程。这种形态的学科课程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相比已产生了重大变化,它并不严格按学科的结构来组织,也不是以传递知识为宗旨,而是通过“学科活动”的方式组织实施。学科德育活动课程是具有双重性质的课程,一方面学科活动应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学科德育活动又具有活动课程的结构和运作的程序,具有活动课程的某些特征。
  在新的课程计划中,德育活动在活动课程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反映了国内教育界已认识到德育活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实践来看,活动课程的引入不仅为那些早已在实行但又无法正常纳入到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活动提供了一种使其系统化、正规化的结构框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打破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学科化德育模式带来了希望。
  参考资料:
  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戚万学主编:《活动道德教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侯怀银:《杜威的课程观述评》1999年。
  5.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实验区试行)》。
  (联系地址:安徽省淮南市龙湖中学 23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