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2期

那一场歌咏比赛

作者:杨丽华




  怎么也没想到,“班班有歌声”的歌咏比赛上我们班会输,并且输得一塌糊涂!
  “A班有什么好的?凭什么得奖?”
  “我们唱得那么好,裁判好像根本看不见,怎么评的?黑哨!”
  “哼,早知如此,还不如乱唱一气,应付应付算了!”
  望着神情激动的学生,我也是心潮起伏。直到宣布名次的前一刻,我们还一直认为有夺魁的希望,因为大家进行了如此精心的组织与安排。不料,初赛就被淘汰出局!
  “同学们,同学们—”其实,我也觉得不满,失望至极,但我是班主任!我竭力克制住情绪,硬挤出些笑容,说了一通劝慰、鼓励的话……
  后来的几天,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回避着歌咏比赛这个话题。我也难于释怀。我们真唱得那么糟糕?裁判真是评得不公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借来歌咏比赛的实况录像后,我看着,听着。答案终于一点点浮出水面。可是,分析学生们的得失并不难,但若要细说原委,便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自己的失误。我犹豫了,我怎么开口呢?
  那天中午,广播里正宣读着歌咏比赛的得奖名单,而教室里却传来此起彼伏的叫声:“关掉!关掉!”只见小陈快步上前,一把拔掉了电线插头,电视立刻“啪”的一声变成了黑屏,电线如折断的翅膀在半空中晃晃荡荡,顿时一阵嘘声四起。小陈转身看见了刚站到门口的我,有些尴尬,“噢,大家自修啦、自修啦—”说完,他急忙跑回座位。教室里又立刻安静了下来。
  教室里不寻常的沉默与外面传来的广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确,歌咏比赛的失利形成了一个心结缠绕着学生。看着他们被一种懒散消沉的情绪所左右,我的心越发不安了。苍白的安慰本来就无法平复那受挫的委屈和不满,自己平日里不是一直在教导学生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吗?难道事到临头自己就束手无策,就消极逃避了?不,我必须做些什么,我也确实想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切。
  我终于下定了决心。
  “来来来,我们重新给歌咏比赛打个分数吧!”我提议道。
  “老师,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了吧!”有人看看我,摇头。
  “大势已去,还有什么意思呢?”有人低头做着作业,冷冷地抛出一句。
  “我不甘心,你们甘心吗?”
  “当然不甘心了!”
  班会课上,歌咏比赛录像的播放还是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他们一个个抬起头,睁大了眼睛,仔细地观看着,聆听着,议论纷纷—
  “我们当然是第一!看,我们的表演形式整体感强又富于变化。”
  “就是,我们融洽和谐的团队精神,哪个班比得上!”
  不知谁低低地冒出一句:“哎呀,清唱时你好像有点走音嘛……”
  “他们的服装是借来的,要是我们的服装再整齐一点就更好了。”
  渐渐地,开始有人肯定A班的声音整齐嘹亮,B班的服装整齐,C班的指挥投入,D班的艺术处理到位……
  “那我们究竟能得第几呢?”小陈自言自语道,“至少最佳创意奖非我们莫属。”他的话立刻引来了一阵轻松的笑声。“没错!”
  我仔细地听着学生们的议论,特意在黑板的中央划了一条直线。直线的左边写下我们班具有的优点,直线的右边写下兄弟班级的长处。学生们看看左边,再看看右边。我深深吸了口气,满怀诚恳地说道:“老师也有责任,一心想着要超越其他班级,过分注重了形式上的别出心裁,而指导时忽视了最基本的唱功;也没有提醒大家根据临场情况在队形上做好应变准备,这些都影响了比赛的结果……”多日埋藏于内心深处的话终于说出来了,我仿佛卸下了一肩沉重的负荷,心里不觉一阵轻松,许多话情不自禁地一涌而出。我信心十足地告诉学生:最可贵的是热爱集体、珍视集体荣誉的那份感情。我们虽然输掉了一场比赛,但最终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长短之处;我们不自高自大,也不自怨自艾。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成功定会属于我们!
  这年元旦,学生们早早准备了迎新晚会,却一再声称具体内容要“保密”。直到我和其他任课教师走进教室才发现,墙上整齐地贴着学生们经过努力得来的一张张奖状,黑板上漂亮地写着两行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周围是全班学生的签名,而小洪、小方正微笑着走上前:“也许是一种缘分,我们走到了一起,组成了这个集体。我们勤学、守纪,我们积极向上,我们团结,我们友爱,我们在一起就是高二(3)班!”全班的歌声又融合在一起,响亮、和谐而动听:“点亮你的心,写下你的梦,每一次呼唤都是我最真的呼唤,再大的风雨,让我们一起走过……”欢笑在每个人脸上洋溢。学生们重复着歌咏比赛上说过的话,唱过的歌,却没有了埋怨与失望。歌声中充满了青春的自信与自豪;歌声中,我满怀着信心与坦然,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细想起来,我们班曾经输掉了一场歌咏比赛,但我们最终还是赢得了一场对自己的比赛。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如此。
  (联系地址:上海市青云路323号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 2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