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1期
学生给我起“外号”
作者:张锦芸
去年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我一进教室,就听到有人小声嘀咕:“又是一个‘肥婆’,那么胖,肯定很呆板。”我装作没听见,微微一笑,说:“各位好!今年由我,张锦芸老师来和五(1)班的同学交朋友,担任大家的班主任兼任教语文,希望大家喜欢我!”
他们一听这独特的开场白,来了精神。我接着说:“大家玩了一个暑假,开学第一天,你们就坐得这么好,这么专心听我讲话,我就用故事来表扬你们对我的尊重吧!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说开了:
从前,有一个年轻媳妇想回娘家,就向家婆请假。古时家婆在家里权力很大,那时的媳妇没你们的妈妈这么自由。她家婆沉吟半晌才说:“去吧!可要初一去初一归,要拿‘有节空心、无节空心、纸包火’回来,最后得解带宽衣来见我。”那媳妇听到如此苛刻的条件,只好暗自垂着泪上路。搭渡时,泪珠随着船的摇晃滴下河里,船上一位秀才见状询问,那媳妇就把家婆的话一五一十地讲了,秀才听后说:“娘子你莫哭呀!你家婆是叫你本月初一去,下月初一归。那四样东西分别是……”那媳妇一听,马上破涕为笑,安心地回娘家了。
“同学们,你们猜得出秀才说的那四样东西是什么吗?我给大家一点提示,这四样东西都是好吃的,你们都吃过。今天的作业就猜这东西,明天早上看谁猜的对。”
后来我听家长说,孩子们绞尽脑汁,问了家人又打电话问亲友,可只猜对“空心菜、葱、蛋”。第二天我告诉他们第四样是粽子。我的幽默与风趣,使他们一下就喜欢我了。
我经常给学生讲故事、猜谜语,用这些来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改变“呆板语文婆”的形象,甚至用这些来教育他们。比如字谜“有女无处嫁,嫁到山脚下,天天和鬼睡,问你怕不怕。”(“巍”字)“二月相挨,莫作朋字猜。”(“用”字)“因火成烟夕夕多,此木为柴山山出”,“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糕分客,下七刀上八刀”。这些生动的组字对联使他们一下记住了“烟、多、柴、出、冻、洒、切、分”等字。我就用这些故事、谜语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使他们越来越爱好语文。
有一次,我讲课时提问李大明同学,可他回答问题的声音比蚊子还小,我听不清楚,就马上停止讲课,出了一个字谜让他们猜:“日月一齐来,不作明字猜”。当他们猜出“胆”字,我就借“字”发挥:“我说呀,做人要有个胆量,该大声回答就要响亮。以后你们大学毕业到社会上工作,这么小声与老板说话,还不遭辞退?胆量是练出来的,我提问大家就是训练大家的胆量。希望大家以后响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不会答,没关系,但要响亮地回答:‘我不会!’李大明,希望你以后练成李大胆。”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我的教育。从此,他们都响亮地回答问题。
老实说,我的学生虽然已经十多岁了,可自理能力却很差。我经常给他们布置这样的作业:洗菜、洗碗、扫地、煎荷包蛋、煮饭等。为了完成这些“作业”,他们认真地跟家长学,真的学会了很多生活的能力。据家长们反映,现在大人不在家,他们能做点简单的饭菜吃,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不过,最好笑的是我在教室举行的“剥花生比赛”。我示范时食指和拇指一夹,“啪”的一声,花生仁儿蹦出来,看着多容易!学生跃跃欲试。可是轮到他们剥的时候,用拳捶、用手拍,那龇牙咧嘴的滑稽样,让人忍俊不禁!当他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剥好那袋花生时,我笑着逗他们:“各位小公子、小公主,还得继续学习生活的本领,加强锻炼自理能力。今天的作业写以剥花生为内容的日记,明天早餐等着吃花生,我把花生放到微波炉里弄熟带来,日记换花生!一百个字换一汤匙花生!记住哦!不写就吃花生壳。”他们全笑了。
第二天,学校的早餐是稀饭和杂锦菜,可他们只吃昨天剥的花生,那杂锦菜一点没动。班长就问:“老师,杂锦菜没人吃,怎么办?”我说不能浪费,叫班长每人分一点带回家吃。
我的名字有个锦字,还叫他们把一小勺杂锦菜带回家吃,所以,他们就在背后叫我作“杂锦菜”老师。这是班长说给我听的。后来,一个学生偷偷告诉我:“杂锦老师,不,张老师,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你教语文的方式多样、生动有趣,挺像多色彩的杂锦菜,所以我们……”
嗨,这班“鬼”学生!
(联系地址:广东省阳春市春城镇第四小学 52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