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班主任工作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探索

作者:李 凤 黄庆斌 董红华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更深层次地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任务。在这种形势下,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研究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管理方法。以下是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一、树立合作教育意识,开展多方合作
  
  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的合作教育就是要求把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使教育更好地与社会、家庭融合。
  1.与家长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者,也是最直接、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对于走读生,其放学后的情况和结交的朋友,家长比班主任更了解;对于迷恋于网吧与电子游戏的学生,光靠班主任的教育,收效甚微。因此,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股合力,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争取家庭合作教育的方式很多,随着通讯方式的发展,与家长取得联系很容易,所以不少老师采取了电话联系的方式。但电话联系受时间的限制,且难以实现情感交融,而有效的家访则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三者的沟通,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家庭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此,这种方式也为不少学校所提倡。另外,有些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可以随堂听课,并广泛与教师交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家长监督学校工作,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从 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
  2.与社会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点。
  社会是一所广阔的学校,主要从物质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三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以,要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社会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学校与社会的合作,至少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净化校园的周边环境,争取有关部门配合对校园周边的网吧、书店、音像店等做彻底整顿,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同时,也要做好周边治安工作,确保学生有比较安全的周边环境。二是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学校教育,如与区老年大学、驻地部队、村居委会等结为共建单位,共同组织文娱、体育、讲座、参观、游览、军训活动等。三是让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
  3.与学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作为班主任,应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角,而班主任只是指导者。因此,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协助管理的合作关系是合作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如我们开展的班干部竞选演说活动,既有利于教师和同学之间加深了解,也有利于全班同学对班干部的监督。再如“学生值周创新制”,值周班长除完成常规工作外,还要力求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另外,在美化宿舍和教室的活动中,注意给全班学生以机会,充分开发学生潜能。
  班主任的合作教育还要包括与科任教师的合作,与同校其他教师的合作,与管理者的合作等。教育事业是一项集体的事业,应该在合作中展示力量,体现效果。
  
  二、探索与新课程标准配套的工作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教材呈现方式上改变了把事实和原理全部直接呈现的方法,给教材的阅读者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的空间;要求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呈现作为结论的知识,更要注意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过程,力求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注意体现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探究活动的规律和技能技巧。在教学设计上,要求使学生的行为、心理、感情全面投入。作为班主任,其工作对于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的方法、看待社会的角度及世界观的形成等起着关键和直接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工作应与此相配套,形成与新课程标准相对应的教育与管理方法。
  1.新课程标准下班主任的“管”。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则说:“管是为了不管”。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管”不是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更不是充当“管家”“警察”或“保姆”;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具体而言,班主任“管”的方面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做好思想工作,抓两头带中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要大胆放手,分工授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责任明确、层次分明的班级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明纪律,做到“依法治班”,公平公正。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检查和指导,并在指导中尽量不直接表达怎样做,而是把要讲的内容设计成问题,如“可能的途径”“怎样做才好”“你怎样看这个问题”等,并把讨论与评价的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思维的过程,感受事物的情理原由。最后,班主任再根据讨论情况进行综述、点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新课程标准下班主任的“导”。
  为了避免学生受到校外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或班级采取“全封闭”管理的方式,并制定出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控制学生。笔者认为,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这样做可能对形成“小气候”和“不出乱子”等有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采用隔离、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表面上班级可能“平安无事”,但实际上引发的问题却不少。因此,班级管理应以“导”为主。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即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顺应改革的发展趋势,班主任要解放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按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努力开展探索和实践,不断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联系地址:云南玉溪四中、玉溪师范学院 653100,墨江碧溪完小 65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