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素质教育呼唤班级管理科学化

作者:刘 建




  所谓“班级管理科学化”,是指班主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步骤,科学有效地组织全班学生,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使班级形成自动运转的有机整体,从而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进步,最终实现教育目标。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内涵:
  
  一、班级管理科学化就是要追求管理的大效益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一个学生将来是顺从被动还是独立自主,是封闭畏缩还是开放进取,是偏执独断还是公允民主,是自私自利还是乐于奉献,是墨守成规还是勇于创造,这不仅与他的科学文化学习有关,更与他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尤其是班级生活密切相关。我国学生普遍缺少独立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缺乏独特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的能力,缺少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在学校里长期接受的服从式教育和保姆式管理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班级管理科学化就是要强调班级工作的着力点绝不能局限在常规纪律的层面上,而必须着眼于学生作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上(如社会责任感、革新精神、独立精神、团队精神、规则意识、诚信精神及开放的胸怀等);绝不能被动地局限在对琐碎事务的处理上,而必须着眼于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动营构上;绝不能只着眼于班级小集体的眼前利益上,而必须着眼于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长远利益上。一句话,班级管理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体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要立足于班级,着眼于社会;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要通过管理来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其对学生产生尽可能大而深的良性影响,从而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促使学生早日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符合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班级管理科学化就是要讲求管理的高效率
  
  班级管理的大效益来自于管理过程的高效率。班级管理的过程实质是班主任对各种资源的利用过程,是对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过程,是对班级日常事务的处理过程,是对教育活动的营构和实施过程,是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过程。所有这些过程都必须重视提高效率。提高效率就是要善于对班级可用资源(人、财、物、信息、思想、文化、时间、精力等)进行充分的挖掘,特别要重视对人力资源(班委、团支部、科代表、小组长等)的培训,以增强他们的管理能力。要关注投入资源与产出效益的比例关系,追求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
  
  三、班级管理科学化的基本途径是建立科学有序的管理模式
  
  任何高效的管理都离不开恰当的运作模式,班级管理也不例外。诚然,任何班级管理总免不了带上班主任及班内学生的个性色彩,要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或模式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班级管理既然作为一门科学,其中必然具有可以遵循的规律。笔者以为,一方面班级管理并不需要某种一成不变的模式,但另一方面所有的管理模式都应当具备如下构成要素:
  首先是民主。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而“民主治班”则是以人为本的前提,也可以说是任何成功管理的第一步。正如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说:“独裁、一言堂、个人迷信是愚昧、落后时代的产物,靠这些管理愚昧落后时代的团体会有一定的成效,但管理文明进步时代的团体就非失败不可。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时代的选择,大团体如此,小的团体—班级也是如此。”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而自我教育和主动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学生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民主权利的获得。民主治班的根本内涵在于让学生树立民主观念,行使民主权利,学会自我(既指学生的个体自我,也指学生的群体自我)尊重,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选择,自我督促,自我修正,最终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班级管理的第一要素便是民主意识的启蒙教育和管理权利的果断下放。
  其次是规则。“游戏规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而规则意识则是每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文明素养。班级是社会的缩影,班级管理应当高度重视“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并为之服务。魏书生老师曾精辟地指出:“科学管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要研究规律而后制定制度,制定‘班规’、‘班法’,从而使班级摆脱‘人治’的不规则轨道而走上‘法治’的轨道。‘法治’既可以避免班主任的失误,也可以避免学生因认识、情感的不稳定、不持久、不正确而导致的行为偏差。” 当年魏书生老师所带的班级都是“以法治班”的成功典范。
  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规则”并非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规范,而是指包括行为规范在内的一切能促使班级得以正常、高效和有序运转的制度、原则及程序。规则的制定要做到全面周密,小如值日分工、一日常规,大到机构设置、干部任免、职责划分、办事程序等都要一一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制定规则的意义,一在于规范行为,既规范学生的行为,也规范班主任的行为。二是明确权责,保障权益。班级的最高权威不是班主任,而是规章制度(如笔者班级的最高权威是班级“宪法”—《班级民主管理章程》),班内强调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照章办事。三是提高效率,严密的规则使班级运转有章有序,从而极大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第三是机制。现代教育呼唤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的重要标志是具备健全的管理机制。班级是一个有机体,班级管理也要重视“机制建设”。班级管理的“机制”,既指班级内部的“组织机构”及其内在关系和运作方式,也包括一切能促进班级健康运行的成套措施。“管理机制”是游戏规则的高级形式。如果说班级是一台机器,那么班中的每一位成员就是一个相互独立的零部件。班级组建之初,每个零部件彼此之间几乎不发生作用,班级这台机器无法运转。只有当一个个独立的零部件被恰当地组合,各个承担一定的功能,并能彼此紧紧“咬合”或“铰接”成整体,才能密切互动,高效运转,有所作为。许多班主任沿用了几十年的管理模式几乎是无机制可言的,班级内部结构松散,难以形成真正的有机整体,致使管理效率低下。再则,不少班级缺少系统的内部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致使班级缺少活力,难以形成蓬勃向上的风气。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视机制建设。
  笔者曾尝试通过5个步骤来加强班级内部的机制建设:
  第一步,班级“立宪”。班级通过召开班会,民主拟定《班级民主管理章程》,明确“班会”为班级的最高权力机构,“班级民主管理委员会”(简称“民管会”)为班级管理的最高(一级)管理机构,并具体明确“民管会”的成员设置、组织原则、权利和义务等。《章程》便是班级的“宪法”,班级的一切管理都要以它为准绳。
  第二步,组建班级的一级管理机构。根据《章程》的规定,民主选举“民管会”成员,并完成内部分工,遵循《章程》开展工作。
  第三步,组建二级管理机构。在“民管会”的组织下,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部,这些部一方面是班级的一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管理班级的学习、宣传、文娱、劳动卫生、体育、纪律监督、纪律保障、组织联络等工作;另一方面每一个部又是班级大集体中的一个小集体,在部长的领导下实行内部民主管理,各个部之间开展竞争,共同进步。
  第四步,完善制度建设。“民管会”协同各部制定班规,明确全班同学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同时建立成套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并明确奖惩措施。
  第五步,建立保障机制。“民管会”协同纪律监督部和纪律保障部建立“班级仲裁会制度”,负责调解或处理班级违纪行为和内部纠纷。
  机制建设完成后,班级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管理网络,看似臃肿复杂,实则简单有序。班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人人都在为集体付出,人人又都从集体中获益。在这种机制下,班级原来的许多痼疾逐渐得到解决,良好的学习气氛逐渐形成,班级整体风貌出现良好势头。
  必须指出,班级管理与其他管理有很大不同,班级管理所面对的是不成熟的、个体差异大却又可塑性极强的特殊团体,班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自始至终渗透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管理的效益和效率与此紧密相关。它要求严格周密的“管”必须要与循循善诱的“导”密切结合起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务必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引导、心理问题的疏导及科学精神(尤其是创新精神)的诱导,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联系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九峰实验学校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