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8期

关注学生互动 优化班级管理

作者:洪 伟




  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学习,尤其是社会文化的学习(包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等的学习)必须借助于群体生活环境来完成,班级正是为学生提供的一种群体生活的基本环境。而要充分发挥班级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对班级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互动,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并根据班级学生交往与互动的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策略。
  
  一、学生互动的教育性意义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是人们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它不仅是行为上的互动,更包括人们心理上的相互影响。人们通常把社会互动规定为“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①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交往与互动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发展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②当代西方哲学家哈贝马斯指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没有内外制约的情况下进行双向理解、讨论达到共识的过程。” ③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互动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个体成长及发展的基本途径。历史上很早就有教育家对教育中的交往与互动进行过论述。我国大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学生之间交往的作用,他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非常重视班集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他提出的“平行教育原则”,就是对教育中的交往与互动作用的一种阐释。他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种影响必定同时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人的教育。” ④当代西方有些学者从互动理论出发,对班级学生互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有关班级管理的模式和策略。
  随着社会互动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互动理论解释教育领域中的问题,在重视师生交往与互动作用的同时,也对学生同辈群体的交往与互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人们意识到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影响学生良好学习行为方式的形成,影响学校的正规教育效果,影响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与互动中获得同伴的期待和强化,彼此发生着直接的行为方式影响和思想交流,从而使他们形成各种各样、彼此相异的社会行为、观点和态度。在学校教育改革中,注重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加强师生和生生的合作学习,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要“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学校的教育功能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应该提供和创造有利于学生交往与互动的场所,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关注学生互动,形成班级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是对班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个班级学生的互动状况怎样,能够反映出一个班级管理和教育水平的高低。然而在现实中,学生互动大多数处于自发状态,没有被当成一种教育资源来充分利用。
  
  二、班级学生互动分析
  
  班级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需要。那么,班级学生互动具有哪些特点?制约学生互动的因素有哪些方面呢?
  1.学生互动是以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而发生的。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这种心理关系主要包括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认识是指人们的相互感知和理解,人在交往过程中如果能相互理解,就易于形成协调、和谐的关系。情感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联系。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情投意合,感情融洽,则易于达到关系和谐,团结合作,反之,则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矛盾冲突。行为指人的言谈举止。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在交往中常常起直接的作用。
  从班级学生交往来看,在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中,情感是最有影响的因素,一般表现为学生年龄越小情感因素的作用越重要,其对交往与互动的影响越明显。而从班级组织来看,在正式群体中,行为起主要作用;在非正式群体中,情感则起主要作用。
  2.学生互动表现为行为互动和心理互动。
  从本质上讲,互动是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影响。班级中学生的相互影响首先表现在行为上。根据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在一个学生群体中,学生通过交往必然会形成一种合乎群体需求的行为方式,学生个体的行为必须适应这种共同的方式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才能被这个群体所接纳,所以学生个体总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得到所在群体其他人的赞许。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互动更多、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心理的互动上,因为学生互动更多地受到性别、个性和在群体中的角色地位的影响。行为的互动往往是心理互动的反映。
  3.学生互动在正式群体中与非正式群体中的表现和强度不同。
  班级是学生的群体。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可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类。“正式群体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且扮演一定的角色的群体。”⑤“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⑥ 在作为正式群体的班级中,由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受班级规章制度、发展目标以及群体规范的规定,而这些规定更多的是来自学生群体的外部作用,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之间形成的互动更多地表现在形式上或行为上,互动的强度和持久度是有限的。相反,非正式群体基本上是学生“在没有内外制约的情况下进行双向理解、讨论达到共识的过程”(哈贝马斯语)中形成的,在这个群体中所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非正式的互动与交往,因此,在这样的群体中,个体之间有着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显示出较强的凝聚力。
  4.学习过程中的课内互动和课外互动相互补充。
  学生互动存在于一切共同活动中。从学习过程来看,可分为有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和没有教师参与的课外学习两种情况。作为学校正式课程的课堂学习活动是由教师组织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样的学习活动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交往和情感的需要,学生互动受到制约。尽管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注意发挥交往与互动的作用,但更多的只是把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学生互动仍然受到限制。相反,在课外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能够自由地选择学习伙伴,在互相交流与合作中共同提高,从而使课外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学习过程。因此,从学生互动角度来看,学生的课外互动与课内互动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过程。
  5.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中会产生“从众效应”。
  在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个体不仅仅感受着来自其他个体的影响,发生个体间的互动,而且会更强烈地感受到来自班级学生群体的一种影响力。按照团体动力学理论,群体会创造出一种“心理动力”而影响个人的行为。这种影响力存在的心理基础是个体对群体的归属需要和交往需要等。因此,班级对每个学生的行为、态度和信念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可以产生心理上的“从众效应”。一个班级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动力”又是受班级中的每个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个体的年龄、性格、情感以及言论等因素的影响。
  
  三、对班级管理策略的思考
  
  上述关于学生互动教育性意义的认识和学生互动特点的分析,对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选择什么类型的管理方法,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良好互动的班级氛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以良好的师生互动促成积极的学生互动。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关系,教师和班主任如何认识和处理这对关系,取决于他们的教育观和学生观。长期以来,教师是以一个知识的权威者、社会道德的示范者的形象充当着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看成是有待自己去塑造的“材料”,而不是一个个具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人。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不少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倾向于选择专制型和命令式的方法,较多地体现出一种管理主义倾向。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等人就团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和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过大量研究,并提出团体动力学理论。他们认为在一个专制领导下的团体中,成员更多地趋向于顺从和依赖,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一个民主的领导作风可促进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发挥团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给自己和学生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从而以良好的师生互动来促成积极的学生互动的实现。
  2.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学生的互动是在学生之间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并在不断地交往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而当代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一客观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代中学生缺少交往技能和合作意识。1982年,美国公共资源中心公布的一份题为《美国劳动大军的基本技能》的全国性调查报告中提到,被调查到的被解雇者中有90℅的人是因为态度不好,人际关系不好和行为不恰当而被解雇的,而因为缺乏基本技术和技能而被解雇的很少见。⑦ 由此看来,教育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合作,提高学生人际沟通的技能以及对社会和各种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教育学生养成豁达大度、谦和热情、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品质;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别人的态度和能力。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开展集体活动,给学生提供实际交往的机会,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真正感受乐趣,加深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获得交往技能,增强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重视学生互动的班级管理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的思想,确立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提高自律能力,形成应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感。“学生有选择的自由,但他们对自己和对学校也要承担某些责任,这两方面是并行不悖的。我们必须鼓励他们从小就参加学校组织生活。他们应该有权讨论那些支配他们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则。”⑧ 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常常忽视学生这种管理的主体性,班主任习惯于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行动,把管理手段变成目的。这种教育中的管理主义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甚至抑制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各种广泛的交往和互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我们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大力提倡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能力。当然,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引导,努力形成自觉、自律、自强、自理的班级风气。
  4.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学校的班级是“一群人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和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⑨ 班级理应也当然能够发挥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作用。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等人的团体动力学理论,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的行为和个体独处时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团体通过创造一种心理动力而影响和改变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要改变个体,应该先使其所属团体发生变化,这远比直接改变个体来得容易。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提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著名原理,认为集体是教育的手段,教育者不仅要研究个体发展的规律,而且要探索集体发展的规律,进而从整体上把握集体中个体发展的规律,一旦真正的教育集体形成,个人的培养就获得了新的解决条件。
  以上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或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进行个别教育就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必须从集体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在集体中,通过集体来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注释: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第303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③ 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第1—70页,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④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第7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⑤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第47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⑥ 同上。
  ⑦ 冯大鸣:《合作学习述评》,《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⑧ 《学会生存》,第263页。
  ⑨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版,第490页。
  (联系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503号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 200231)